华前程 赵春生
摘要: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地质测量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保障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步骤,对地质测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地质测量工作;步骤;问题;策略
一、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步骤
(一)收集相关资料。在开展具体地质测量工作前,充分收集测量区域内已有的交通、地质等方面的测量资料,并对测量区域进行实地勘察,这就需要工作者查阅相关原始资料,并整理研究成果,从而为有效开展测量工作作出铺垫。
(二)编写测量计划书。地质测量前,工作人员应根据测量范围内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编写测量设计书,从而为开展测量工作提供前提。具体内容包括:已存在的技术资料、地质测量技术执行标准、地质测量技术路线与方法、测量质量控制措施、成果资料与数据资料。这就要求在制定计划书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测量区域内的矿产概况、自然状况与地质性质,从而使地质测量工作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开展野外测量工作。工作人员以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工程量的布置图,对所用仪器进行检定,对通讯、后勤、交通灯进行检查。同时按照最佳技术线路,开展野外测量工作,从而获取实测地点的地形、剖面、地质等相关数据。
(四)整理测量结果。工作人员在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过程中,阶段性整理所获取的测量结果,并依据收集的野外原始地质测量数据,制作出测量结果图件与图表。同时及时检查、补充原纪录中存在测量数据不完整等问题。此外工作人员还要遵从标准化较强的作业流程,并將其与质量管理规范贯穿于地质测量工作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地质测量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地质测量: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测前方案设计问题。在进行地质测量工作时,首先做的就是得制定相应的详细测量方案,对于工作中的测量方法,测量步骤和应该注意的事项都有详细编制,有助于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测前方案设计是测量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对于测量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假如未详细的测前设计,很有可能就会给测量工作带来一系列麻烦。(3)地质水下数据获取问题。水下测量的测深数据会出现粗差的概率大于陆地,且进行重复测量的难度非常大,并缺乏一个必要的几何图形检核条件,进而就会给粗差的处理增加了难度。按照现今的技术水平还不能真正的实现水下数据的完全获取。目前常用的获取方法有两种,一°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导航软件对水深数据进行记录,结合平面坐标得出水下数据;二是利用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与测探仪相组合。用以上方法测得的结果均属于侧面数据,有效性、准确性也是比较差。所以需要技术创新,保障地质测量工作质量。(3)地下数据获取误差问题。对于地下数据的欠准确性,是我们国家测量技术的一个短柄,现今,其获取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平面控制测通常有交会法定点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与三角测量法,通过使用精密方法与精密仪器测量出控制点间的角度、距离要素,并且还得依据已知点的方位角、平面坐标计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但是对于地下数据的获取则有些鞭长莫及,测量的数据准确度一般都不高。地下数据的获取存在很大难度,其原因就是:第一、通常没有自然光,测量条件差,对于人员以及机械的干扰性大;第二、测量控制点的埋设受到空间与环境的制约作用,测量网形受到限制;第三、需要实时监测结果,给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地下数据的准确度不高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工程进度与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测量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做好地质测量工作的策略
(一)做好测前方案设计工作。测量对象、测量任务、测量精度确定之后,必须依据合同的文件,严格的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进行编制测量的方案。其设计的原则就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不但得照顾眼前的利益,还得要兼顾后续的发展;在充分的满足工程要求的根本前提之下,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实现社会效益;细致的考察作业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的踏勘调查,充分的掌握地理地质条件,选择出来一个最佳方案,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经济效益;对于已有的资料和产品充分利用,对新工艺、新技术要积极采纳。
(二)科学获取水下数据。GPS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GPS差分技术,它是利用已知精确三维坐标的差分GPS基准台,求得伪距修正量或位置修正量,再将这个修正量实时或者是事后发送给GPS导航仪,对用户的测量数据进行及时的修正,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GPS定位精度,精度比较高,但是测程有限制通常是在10km之内。GPS-RTD(伪距差分),精度可以满足水下地形测量的需要,测程可达300km。水下地形分析是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获取了大量数据之后,得针对这部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有用的信息,也就是水下地形分析。水下地形测量常做的数据分析有:模拟水下飞行、任意剖面线生成、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利用DEM进行冲淤分析、工程计算、数字高程模型建立、等值线生成等。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在工程量计算、水库淹没分析等应用中十分关键。一般采用的是近似方法计算体积,利用GIS平台软件,结合已有的数据可以实现指定区域土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对“孤点”的判定往往采用的是测线法,用于比较被检测点与其相邻的点的高差或者坡度。例如,某点与其相邻点的高差符号相反且大于一定的值,或两个相邻的坡度符号相反且大于阈值,可判断此点为异常点而剔除。
(三)提高地下数据精确度。首先进行导线计算,做好各方面的精度设计,设计好测量关键点,并且把这些关键点都标示在被测量物平面图上,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提高地下数据的精确度,从而保障地下数据准确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发展,提高了地质测量技术水平,同时拓宽了其服务领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地质测量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保障地质测量工作质量,必须加强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钱颖.浅谈地质测量新技术的应用[D.建筑与发展,2012.
[2]方擎.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3]朱丽丽.地质测量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环球市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