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关键词:青少年;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心理监控
一、引言
在竞技运动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训练计划安排愈来愈系统化、科学化,凡是按体重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赛前就免不了降体重这一事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把体重降到理想的级别上,同时又不影响运动员的战斗力,使其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是广大教练员亟待解决的问题[1]。跆拳道是按不同体重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之一。赛前减体重是跆拳道运动员为选择参赛的体重级别常用的备战方法。降体重主要是减少身体组织中多余的脂肪和水分,尽可能保留去脂体重[2]。减少多余的脂肪和水分,一般不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的稳定平衡。但不合理的降重会导致细胞内结合水分丧失,使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某些内环境的功能紊乱,运动员会出现精神不振、心理波动大,身体机能状况下降等[3],最终影响运动成绩的发挥。因此,运动员降体重期间的心理状态监控极为重要。本研究以2名优秀青少年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赛前降体重期间实施心理状态监控,旨在明确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心理状况,为运动员科学合理降体重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名优秀青少年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均为江苏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冠军选
手,身高170±4.24(cm),年龄14±1.41(周岁)。基本情况简介:运动员初始体重
分别为49.5kg、58.7kg,目标体重为44kg、54kg,在正常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额外有氧运动干预,并配合饮食控制和营养品补充,采用慢降法进行为期1个月的降重后均达到目标体重。具体如下:
1.减重计划
研究表明[2],每周减重1~1.5 kg一般不影响身体机能状态,因此本研究根据每周减体重1~1.5kg制定减重计划(周期);
2.运动干预方案
由于运动员存在个体差异,运动干预方案的确立需根据个体作出不同的方案。对各被试进行VO2max测试,再根据VO2max计算目标心率{=(VO2max时心率-基础心率)*65%+基础心率},依照目标心率确立运动量,进行有氧运动(跑台运动,环境33℃,60%湿度,每周5次,每次1小时);
3.膳食安排
首先根据公式,间接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4.186(kJ)*24(小时)*体重(kg),再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及减重需求由运动员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配制而成;
4.营养品补充方案
清晨补充浓缩乳清蛋白粉(30g于180ml的温水或脱脂牛奶冲服),减少肌肉组织破坏,加速肌肉合成;正常训练中葡萄糖复合固体饮料1袋(冲500ml水),补充糖、电解质;额外有氧运动干预前30min补充左旋肉碱1粒,加速脂肪的分解;运动后补充谷氨酰胺(一勺冲300ml水),促进机体的恢复;晚上睡觉前服用玛卡压片糖果(一次2粒),缓解运动疲劳。
(二)研究方法
采用POMS(心境状态测量问卷)量表对2名被试降重前、中、后期进行心理监控。POMS(心境状态测量问卷)是一种研究情绪状态及情绪与运动效能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工具[4],包括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精力和自尊7个指标,其中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和慌乱为消极情绪指标,精力和自尊为积极情绪指标。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降重前2名被试积极情绪指标评分较高,消极情绪指标评分相对较低,心境状态良好;随着降重计划的进行,2名被试心境状态发生很大波动,消极情绪指标评分逐渐上升,积极情绪指标评分下降;到了降重后期,2名被试心境状态逐渐恢复,消极情绪不断下降,积极情绪上升,并优于降重前。队员在降重期间的心境状态波动呈抛物状。
四、结论
运动员降重期间的心境状态波动呈抛物状,降重前心境状态良好,随着减重的进行心理波动很大,消极情绪上升,积极情绪下降,但后期逐渐恢复正常甚至优于降重前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则宜,焦颖.运动员减、控体重的科学方法及减体重后比赛期的特殊营养补充[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5):35-37.
[2]张锡顺,刘凯.少年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98-99.
[3]文弢,陈绍林.血红蛋白与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4,3 (2):36-37.
[4]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