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基础体能特征分析

2019-09-10 07:22:44蒋鹏
体育风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特征

蒋鹏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员;基础体能;特征

一、前言

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决定运动员掌握技术、战术,发展心理品质的基础[1]。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和柔韧等运动素质体现出来的”[2]。专项体能则是基于一般体能基础,在“动作技术结构”、“动作结构时空特征”、“能量供应方式”、“动作节奏”、“肌肉用力方式”和“完成练习的目的与专项关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而基础体能是专项体能训练的职称和保障。

二、身体机能特征

跆拳道是一个高强度高对抗的项目,能量消耗非常大,因此有氧代谢能力对跆拳道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方面主要选择与有氧供能系统有关的几个指标进行测量,氧运输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以及反应时。具体的机能指标包括心率、血压、肺活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以及红细胞压积指标。

目前大多数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平均在5.75升/分,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保持在3.6升/分[3]。目前体育界的專家普遍认同最大摄氧量在一定范围内越高的运动员,其运动成绩也会较优秀,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李剑芳等在研究中提到当男子血红蛋白在180克/升以上,女子血红蛋白在170克/以上时反而不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从研究中可以看出[4],目前我国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平均值还是低于国际参考指标的,这在某一方面可以说明现役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有待提高,因此需要科学的调整,减少身体的疲劳程度,适当的调解训练量。

红细胞主要功能就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动员的红细胞含量相对于普通人要较高。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红细胞含量男子在422~510万/立方毫米范围内,女子红细胞含量在418~482万/立方毫米。红细胞的携氧运氧的能力对于运动员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红细胞压积指红细胞在每升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红细胞的高低决定于红细胞的数量和大小,另外,血液的浓缩度也会影响到红细胞压积的大小。跆拳道运动中通过检测运动员的红细胞压积来判断运动员是否脱水以及脱水的严重程度,当红细胞压积值增大时,说明运动员体内红细胞绝对值增高。体育专家研究得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红细胞压积男子在44.38±3.18范围内,不超过50%,女子红细胞压积范围为42.14±4.3,不超过48%。

三、运动素质特征

(一)专项素质的确定及其内容

为了掌握与确定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尤其是专项力量、速度和耐力等专项素质,通过对专家的调查,结合文献,本研究确定了对抗力量、弹跳力量、移速速度、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为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专项素质。

对抗力量。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进攻和防守动作,因此,双方队员为了阻止对方队员得分,与对方队员进行身体接触。此时,在肢体对抗过程中,运动员的腰、腿等要具备优秀的对抗力量,此时双方队员还会进行耐力的对抗。因此,要求运动员要提高可承受的最大抵抗力,这就是专项力量。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运动员要注重腰腿和全身部位对力量的对抗,提高在比赛中的胜算。

弹跳力量。在一场跆拳道对抗赛中,运动员不但需要出色的弹跳力,同时需要连续的弹跳能力,即对于肌肉的力量的耐力要求较高。由于弹跳的目的的不同,运动员起跳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原地起跳、单脚起跳或者向前、向上或者向侧方跳跃。因此,运动员在训练时要加强弹跳的训练,保证具备优秀的起跳能力以及正确掌握各个不同跳跃所需的力度及正确姿势。

速度素质。跆拳道运动中需要具备快速移动的能力,这里的速度素质不单单指运动员快速移动,还包括完成动作的速度以及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同样,位移速度也尤为重要。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通常需要移动的位移小而次数多,并且方向和次数变化也是多样的。因此,跆拳道运动员的短距离快速移动能力对比赛有重要的意义。

动作速度。动作速度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有进攻和防守情况下,除了上半身的运动,运动员的双脚也要配合一定的快速移动来完成进攻和防守动作的转换。

耐力素质。跆拳道运动不仅要速度快,还要求有强有力的耐力支撑。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根据比赛的进攻、防守等改变运动状态。如果运动员没有进行充分的休息而要继续保持长时间激烈的活动时,就要凭借耐力支撑。

反应速度。顾名思义就是需要运动员对所有情况做出迅速且准确的应对,同时也包括运动员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跆拳道运动员需要根据对手的运动以及比赛的进行一些躲闪、转身等动作,要是没有良好的灵敏素质,不但比赛胜算变小,运动员也容易受伤。

(二)运动素质主要特点

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趋于并接近欧洲队员,总体水平优越于日韩队员基本平均水平。但我国的跆拳道竞技水平始终达不到欧洲乃至亚洲的一流水平,周江[5]等研究认为在强对抗中合理运用基本技术能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能力差是制约我国跆拳道运动训练水平的因素;基本身体素质条件是制约的主导因素,我国高大跆拳道运动员中的相当一部分或缺乏力量,或缺乏灵活和柔韧性,难以满足现代跆拳道运动的发展需求,很多跆拳道运动员是跨项选材而来,在基本技术能力和基本素质方面存在欠缺。

从以上基本素质指标综合分析来看,在我国,相关研究显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力量素质方面较差,协调性较好。因此于婷婷[6]等选用14个基本的体能测试项目来研究了我国优秀跆拳道优秀运动员,通过测试比较研究9项指标(侧跨台阶、背力、变向跑、100 m 跑、引体向上、1500m 跑、柔韧、握力和跳远),研究发现跆拳道运动员一般敏捷性强,肌肉力量、耐力方面较差。这些结果表明,力量较差成为影响跆拳道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通过训练干预来改善运动员的力量及相关素质指标,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基础体能指标的选择

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项目的运动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根据生理特点,选择能体现专项素质水平能力的指标。对指标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实用性进行分析研究。跆拳道比赛对于速度的要求尤为重要,所以在进行速度指标的选择是,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绝对速度、速度耐力、起动速度的考察,同时,必须兼顾有氧耐力水平的考察。所以我们选择了速度测试指标如:10米起跑、30米冲刺跑、5*25折返跑;力量测试方面,我们选择的指标是深蹲、卧推,主要考察和评价运动员的下肢和上肢的基础力量能力;腿部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的考察,我们主要以一步助跑摸高,即能反映出运动员的起动能力,又能很好的评价运动员的腿部爆发力,而15秒下蹲测试,很好的评价了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和肌肉耐力水平;坐位体前屈测试用于评价柔韧性,闭眼单脚站立用以评价平衡能力,仰卧起坐用以评价腰腹肌肌肉耐力水平,之所以选择以上几个指标,因为这样的考察方法简单切易于操作评价。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7:78.

[2]熊焰,王平.竞技教练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47.

[3]刘红星,杨永红,严华瑾.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监控和训练特征探索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2):52+54.

[4]刘楠.瑜伽恢复性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的影响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8.

[5]周江.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3):202-205.

[6]于婷婷.跆拳道运动员专项体能测试指标与评价标准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

猜你喜欢
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中等数学(2019年8期)2019-11-25 01:38:14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詈语的文化蕴含与现代特征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24
抓住特征巧观察
基于特征筛选的模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