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达
摘要:衣食住行,是人生活的根本,也是每一个时期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作为大学生,终有一天都要用实际行动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租房还是买房,人们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也不可能有定论,哪个划算,相信没人能够算得清,每个大学生的需求不同,购买力不同,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大学生需要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本文将探讨大学毕业生时会如何做出住房选择,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浅谈。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住房;选择
对于那些在毕业后返乡的大学生来说,租房还是买房往往不是大多数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高素质的大学生流动人口。2018年1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15年份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而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超过六成,主体为80后和90后。总的来说,我国流动人口基数大,大学生流动人口多,大学生住房需求大,大学生毕业后的住房选择意向值得关注。
影响人们选择租房或者买房的因素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其中宏观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微观因素则涉及房产本身、家庭收入状况、个人职业发展情况、购房者偏好、金融机构的影响等。
从宏观方面来看,房地产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自1998年至今,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20年的快速发展中功不可没,而相较于债市、股市和商品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惯性更大。自从房地产市场放开以来,房价一路走高,近期局部出现下滑,但并不影响其总体上涨的大趋势。我国持续走高房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通货膨胀率分別为7.5%、12.8%、8.5%、7.5%,通货膨胀导致的房价上涨也是必然趋势。由于国家的土地政策以及地方土地财政收入的现实情况,土地成本成为导致高房价的首要因素。从供求关系来看,我国房地产建筑用地资源有限,而随着城镇化进程住房需求会增加,部分购房者出于投资目的也导致房产市场紧张。然而,多重因素作用下持续走高的房地产,给中国经济带来隐忧的同时,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政府近几年不断地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抑制房地产泡沫。这一定位的明确,显示出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忧虑及保持其健康发展的决心。在对购房出台各种限购政策的同时,国家出台鼓励购租并举政策。当前我国地方在需求端继续深化调控的同时,愈加注重强化市场监管,坚决遏制投机炒房,保证合理住房需求。在供给端则发力住房供给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共有产权住房等保障性安居住房,增加有效供给比重。在国家趋紧的调控政策下,2018年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基本延续了2017年平稳运行的态势。然而目前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中美贸易摩擦使我国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强,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未来我国房地产的发展依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买房还是租房,绝不仅仅要考虑国家住房政策以及房地产行业状况、市场经济状况等宏观因素,还要切实落到实地,从涉及个人自身的方方面面去考虑,充分考虑不同人的不同情况。
对于大学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在不考虑家庭因素的情况下,短期来看,大学生毕业生经济能力不强,高昂的房价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以负担的。从就业状况来说,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短期内尚且不够稳定,工作流动性相对较强,且大学生可能并不具备稳定支付房款的能力,因而大学生并不适合马上买房,而租房尤其是合租则更为划算。当然,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优渥足以轻松买房,那么买房对于喜欢安定生活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选择,抑或是不介意父母亲人的帮助,或对未来的高房价存在担忧甚至恐慌心理,或希望追求稳定生活选择买房等,都是出于各自的合理选择。
房地产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房地产行业发展必将遵循着稳中求进的步伐,国家政策不会也不能使房价骤然下降,且由于高土地成本、通货膨胀、供求关系等因素,人们可以相信房价会保持上涨趋势。如果说高房价为大学生设置了第一道高门槛,那么不断上涨的房价则催生了购房的渴望。从当前来看,租房要比买房实惠,但房价的上涨不可避免的带来房租上涨的隐忧,且我国房价上涨率偏高,购房既是刚需,也是一个稳妥的长期投资选择。尤其是当前虽然我国在不断的完善相关租房制度,出台各项便利举措,各种租房APP也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但是租房市场依然不够发达,市场监管也不完善,二房东等各种问题存在的现实情况也让人难以踏实,而买房后在多年以后会有一套房产,会比较有归属感,而租房却永远都难以安定下来。
然而,现实中,虽然大多数人想要买房,但是对于不同城市、不同就业和家庭情况的人来说会不同的选择。一二线城市中的大多数人个人收入情况很难支撑起房价,而对于三四线城市则相对容易一些。已有研究表明无论哪一类型城市,流动范围越远、不具有长期居留意愿、流动时间短和非家庭化迁移的人群更倾向于也更适合租房解决住房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租房是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这部分人一旦有机会就会尽全力进行买房。但也有部分人主动选择租房,主要是不愿被房贷束缚,想要享受当下,享受自由生活,且部分城市的租房制度不断改善,长期租房的出现使这部分人相信这样更加方便实惠,国家政策的鼓励无疑也给这部分人极大地信心。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未来到一二线城市工作,绝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租房,因为一二线城市租房市场相对更加发达,各项政策也在不断跟进;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工作,绝大多数会在有一定实力后选择买房。
参考文献
[1]李海.中国房地产市场2017总结&2018展望[J].商业观察,2018(01):23-26.
[2]唐红.兰州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6.
[3]国家卫健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