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芳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改革日新月异,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中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作为中职科目中较难的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并重,对于如何提升现阶段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电子技术教学存在以下三点不足:首先,当今中职院校的教材落后,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其次,教学设备较为落后,设施陈旧,经费不足是当今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条件就使得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亲身锻炼的机会;最后,中职学生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其自身知识面较窄,基础知识严重不足,学习难度更大。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教学;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1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背景
现在大多数中职院校已经配备有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并且学校上课一般都使用计算机教学,所以中职院校是有条件进行仿真软件实践教学的;同时,中职院校一般会在二年级安排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Windows经验,对Windows下的软件操作有所熟悉,这样仿真软件学习起来更为简单;除此之外,仿真软件因为其独特的功能、适用范围广、界面直观简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同时,使用计算机创建电路可以直接从元件库中选取合适的元器件以及测试仪表,并且测试仪器的虚拟操作面板同实验室仪器的真实面板相差无几,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软件,该软件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电子系统的设计仿真和目标芯片的编写任务,并且界面直观、操作方便,方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加形象的了解熟悉元件。另外,实验结束后还可以直接从计算机上打印出实验结果(电路原理、元件清单等),所有显示的图形均不会有软件限制,各类微软常用办公软件均可以打开图形。因此,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必然会直接改善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为社会人才培养建设提供极其深远的影响。
2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减轻中职电子技术任课教师的教学负担
虚拟仿真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活动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模拟性等特点,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合理使用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是实现中职电子技术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原有中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以纯理论式、讲解式以及灌输式等教育方式为主,许多任课教师会按照专门教材上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依次讲解,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氛围的沉闷压抑。加之,电子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难懂性以及空洞复杂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并且还有一些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实践课课时数量比较少,造成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的严重失衡,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不高的结局。虚拟仿真技术将中职电子技术知识进行相应的转化,比如将电子技术空洞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具体简单,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减轻了任课教师的教学压力,让任课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创新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方案,对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环节的创新性等都产生积极影响。
2.2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电子技术学习效果
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是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初衷与目的。大多数中职学生各学科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学习内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也不明确,这也是导致了中职学生电子技术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和自主学习意识较为薄弱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既不能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技术知识的热情,更不能满足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的基本诉求。因此,通过合理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途径来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提高电子技术教学活动对中职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另外,任课老师也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来组织开展情景教学活动、模拟教学活动等等,对锻炼中职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等具有促进作用。中职学生通过电子技术实践课来检验自身电子技术理论知识体系存在的漏洞,提高了他们未来电子技术学习活动与学习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课中的应用
3.1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有电脑,即使部分没有电脑的学生也可以使用学校电脑完成课前预习这一步骤。众所周知,Multisim是一个不受地域、时间限制,随时可以使用的虚拟仿真软件,并且配备有几千种电子元器件。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自己进行电路设计,在虚拟软件上进行模拟,然后在进入实验室操作,这时学生对仪器的使用已经比较熟练了,可以有效缩短实验时间。例如在进行滤波器实验时,电阻和电容的容量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如果学生事先在虚拟软件上调试,实际实验时只需稍加调整就可以得出正确数据。
3.2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完成较为复杂的实验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的电子技术实验基本在集成实验箱上完成,并且实验设备有固定的参数设定,同时该集成实验箱由于使用的时间较长,部分元器件已经损坏,容易产生实验故障。尤其是在较为复杂的实验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很难使用损坏的元件完成实验。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在试验中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既能满足实验要求,又达到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对于示波器验证差动放大电路特征的实验,由于要求电路完全对称,而实际元器件因为损坏并不能完全对称,所以实际测量结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如果使用虚拟仿真电路进行实验,不仅能够满足实验需求,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一举两得。
3.3虚拟仿真技术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能力中的运用
中职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促使中职院校转变电子技术教育目标,在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锻炼。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了中职学生学习平台的无限扩大,为中职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提供了条件,拓宽了他们解决其在电子技术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的途径,培养了他们不断探索与寻求真相的精神。任课教师在帮助学生完善电子技术知识体系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电子技术实际操作的技巧,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进而促进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以及人生目標。
4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符合中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满足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电子专业人才的要求,对锻炼中职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实现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等产生了积极影响。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推动了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加强虚拟仿真技术与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的融合,进一步强化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霞.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2):80-81.
[2]陈通.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才智,2018(29):65.
[3]陈丽.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5):59-60.
[4]陆国基.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