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华
雕刻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玉上雕刻,更显功夫。玉石经过反复加工打磨、抛光等工序后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才被称之为玉雕。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色、自然形,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雕刻,才能达到造型与颜色完美结合的艺术效果。这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一双妙手,把玉石的灵魂复活。雕刻的动物、植物、人物、花鸟、山水等万物以最逼真的艺术效果,活灵活现地呈现。这实乃是真功夫,也只有真功夫才可以称之为玉雕大师。这其中,深圳市珠宝专业专家谭卫强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谭卫强,广东深圳人,1988年于职业高中美工专业毕业后就从事玉石雕刻工作,師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志涛。
谭卫强秉承中国古老的玉雕传统,多年来潜心于创作,专事各类人物、杂件、花鸟的摆件、手玩件及挂件。综合性和逼真性是他玉雕的最大特色。风格空明淡远,诗情画意,脱俗纳新,将艺术之工巧与美玉之天成融为一体,不着一丝刻画痕迹,似是天工造设。他的玉雕既有生动传神的雕琢形体,又具备了绘画艺术精华和丰富的内涵,小中见大,大中见深,颇具巧斧神功之力。
谭卫强的作品根植于传统,无论是题材,还是立意都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大宅门》中的厚重与沧桑见证着岁月的痕迹。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悬挂,雌雄狮子把门,半开的红门里走出来的古人,笑意盈盈,和睦拱手在欢迎你的光临,一串铜钱穿在臂弯,显示出富裕的生活。身后庭院深深不知处,肯定有一些故事等你去寻。时光里,让你穿越古今,甚至忘记这是红尘还是梦境?
有人说,一件玉雕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艺”是灵魂的部分,“术”是技巧的部分。是啊,一件玉雕是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结合,再加上慧眼“相玉”的“火眼金睛”缺一不可。谭卫强与玉结缘,练就了一双慧眼,也使他与玉产生了一种很深的情感和认知,这种情感和认知给他的玉雕生涯带来了很大收获和很高的境界。例如,作品《天籁之音》,透过玉雕,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空灵秀润的仙人,把古架琴置于幽静洞口的石头上,自顾自弹一曲绝唱。面对山水,背对利欲纷争,灯红酒绿。飘逸的长发,跪拜的姿势,专注的神态,纤指拨动的仿佛不是琴弦而是心弦。高山遇到流水了,他遇到了知音,而你呢?是不是遇到了一幅空灵的诗画,高贵的意境?
这种以人物为题材的玉雕作品,灵性是它的生命。寥寥几笔,无需繁杂,大部分的留白,更让观者富于想象,领会贯通玉雕艺术的魅力,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如果你被谭卫强的玉雕人物迷住,接下来就会让你惊讶谭卫强的多才多艺。一幅《荷塘情趣之久利》,是于细微处见精神的代表。但凡荷塘都是美的,譬如朱白清的《荷塘月色》,再譬如凤凰传奇的歌《荷塘月色》。而谭卫强的荷塘却是另一种美的极致,抽象的,富有精神的含义——锦鲤戏莲图。大小不一的荷叶亭亭,盛开的莲花斗妍,半熟的莲蓬摇曳,各种姿态的肥鲤倾情跳跃,它们在方寸之地组成了莲莲鱼戏报丰年的画卷。自然景物的渲染,营造的层次感,让一块石头熠熠生辉,富有了诗情画意和美好的精神寄托。由此,《荷塘情趣之久利》荣获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从学徒到大师,到后来慢慢办成了玉雕厂,再到成为技师和专家,谭卫强一步一个脚印,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潜心学习和摸索研究,谭卫强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让人赞叹不已。
王者归来。
正如其作品《王者归来》获得2018年中国玉器“百工奖”金奖一样,谭卫强在时代的玉雕之路上王者归来,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做好自己,做好品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奇绝的玉雕献给大家。
谭卫强
广东深圳人,职业高中美工专业,现为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单位会员,深圳市龙岗区三联水晶玉石协会会员。所创作品多次获奖。自1988年起从事玉石雕刻工作,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志涛,雕刻作品有各类人物、杂件、花鸟的摆件、手玩件及挂件。1995年,创办新福德玉器加工厂;2000年,在冯志文先生的玉唐工艺部担任技师,2007年,创立泽福玉器工作室至今;2010年,设立深圳柏林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泽福玉器销售部;2018年,成立泽福珠宝有限公司;2018年,设立深圳翠竹玉器批发市场泽福玉器销售部;2018年,深圳市科迪技工学校特聘为珠宝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