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立
摘 要:以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依据,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内容。作为初中学校,要积极打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帮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加强形象化教学,使学生接受得了,记得牢。同时要注意打造良好的学校与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体育;24式简化太极拳;兴趣;氛围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优秀体育文化遗产。将简化太极拳引入初中体育课,既是对中华传统体育的 传承,同时也能够促进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笔者以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依据,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内容,作为校本课教材。针对学生对学习太极拳兴趣不浓的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太极拳的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并在初中整个年段体育课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打造氛围,导学怡情
学习任何新技能最忌一曝十寒,太极拳的学习也同样。如果初中学校只是为了作秀与好看,那笔者建议不要去让学生耗费精力学习比较难掌握的太极拳,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作用也不会很大,至少其作用是短暂的。我是具有社会性的高级动物,在城市的公园,每天早上总会有一群人围着学习太极拳,而如果没有团队的作用,个人学习太极拳往往难以形成良好的兴趣与积极的态度,所以打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对太极拳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素质状况也不容乐观,不少教师由于长期伏案产生了颈椎病,有的教师由于缺少运动作息没有规律导致三高、痛风之类的疾病,有极个别教师在还没有退休的年龄就告别了人世。在目前的情形下,参加健身训练已经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迫切愿望,所以学校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关系教师的健康,带动全体教师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与健康。太极拳教学以其训练强度较小,健身效果较好而普遍受到青睐。教师的参与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是具大的。
没有效果没有发言权,笔者曾在室内体育课时间给学生做了一项实验,我把全班分为两组,A组学生在一边做自行安排任务,可以观看,也可以读书报,B组同学在一边完整做一边24式简化太极拳,然后给全班同学十分钟时间,指定完成语文教师刚布置的古诗背诵任务。结果B组同学的完成率为96%,而A组同学仅完成64%。这让大家大为惊奇,所边的总结就交给学生去体验了。这样的实验对学生增强太极拳训练的自觉性非常有帮助。学习太极拳理论,了解其健身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循序渐进,形象教学
简化太极拳虽然有 24 个动作,但每一个动作又包含有好几个单个动作,并且单个动作又有好多手型、步型和身法的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顾了上肢顾不了下肢,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完整演练整个动作,让学生对其有一个表象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把整套动作分解开来,先教上肢动作,然后教下肢动作,最后完整细抠动作,让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有一个泛化—分化—自动化的过程。如,以“左揽雀尾”为例,可以分为 10 个动作:①转腰分手;②抱手收脚;③转腰向前上步;④弓步棚手;⑤转腰摆臂;⑥坐腿转腰后捋;⑦转身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坐腿引手;⑩弓步前按。这样动作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分解动作。
教师可以应用形象的语言来启发学生, 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生动形象。如,“手挥琵琶”就像两手弹琵琶一样,“白鹤亮翅”就似白鹤展开翅膀;还有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行云流水”,这些形象化的语言都能加深学生理解动作的特点,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者,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动作的攻防含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练太极拳的过程中,音乐不能过早的运用。在音乐的选择上应该选取适合太极拳节奏的音乐,比如“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音乐”、“牧羊曲”、“高山流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利用音乐旋律配合太极拳教学,通过其旋律、节奏、速度,体现太极拳柔和、圆润、连贯,来提高太极拳的运动技术水平。
三、加强记忆,简洁明了
初学太极拳的学生,常常在學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了前面忘了后面,复习了后面又忘记了前面。在这种情况下,大 部分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我 们通过二十四史简化太极拳歌诀加以记忆。歌诀如下:起势分鬃及亮翅,拗步琵琶倒卷肱。雀尾单鞭加云手,探马蹬腿贯耳捶。下势穿梭捞海底,闪通转身搬拦锤。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方向要记清。
学生对整套太极拳的动作就有了一个清 楚的认识,练习也就顺畅了许多,对动作的掌握和提高就比 较明显了。当然每一式的训练过程中都可以穿插歌诀来帮助记忆。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自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帮助学生增进记忆,减轻学习负担。
四、形成机制,以观长效
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感觉 练习太极拳套路单调,产生厌倦的心理。如果这时候适当地 开展体育课上小组与小组的比赛、课外活动班与班的比赛和年级与年级的比赛,这样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巩固太极拳技术动作。
随着学生对动作掌握的熟练化,可以引导家长也参与进来,现在的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加强交流,学习太极拳不但是亲子交流的好时机,也是全家提高身体素质的极好机会,最主要的,这将有助打造家校合作的氛围,让太极拳影响孩子的一生。
大量的实践证明,太极拳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更应该练习太极拳,只要长期坚持练习,可以收到强身益智的效果,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智水平,从而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去,促使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秀华.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配合教学“三要”[J]. 体育教学. 2002(04)
[2] 肖嘉昀. 太极拳在校园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高考.2019(31)
[3] 马叶超.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