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慧
摘 要: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实际生活,课上灵活利用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可以创设、延伸、模拟有趣的生活情境,同时利用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趣味性,达到主动探究新知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生活 ;联系 ;理解
小学低段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期,更是后续深化学习数学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如果在低年级能掌握好数学知识,思维得到较好地发展,对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有巨大推动作用。这个学段的学生性格活泼,思维主要依赖具体事物,抽象思维有待进一步发展,基于这个方面的考虑,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直观思维,紧密联系生活情境,课上灵活利用实际生活,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識。下面我将依据自己比较浅薄的教学经验,浅谈小学低段数学如何将生活应用于教学。
(一)创设贴近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贴近生活情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氛围踏上未知之旅。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
如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时,因为它是乘法的起始课,学生要在学习加法的基础上,发现和学习用乘法解决一共“几个几”的问题,对于他们的认知思维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教学导入时,活用教材的游乐园主题图,创设贴近他们熟悉的游玩情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愉悦地进入乘法学习的状态。
相应地,在学习除法时,创设生活中常见的“平均分”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灵活用自己的经验或想法,激发乐于探索学习除法的状态。
延伸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有人说数学课没有语文课有趣,因为语文课上可以读一读优美的文章,听一听有趣的故事,聊一聊自己的想法……其实数学课也可以变得有趣!我们可以试着将有趣的生活情境延伸到课堂上。
如在学生学会用“多得多”“少得少”“多一些”“少一些”基础上,课上可以激励学生竞猜游戏,如教师可以带着将一个不透明的瓶子里装上一些糖,让学生猜一猜有多少,规则:根据老师提示,逐步猜,猜对的可以得到一颗。这个小游戏不仅可以课上气氛,而且在无意中让学生学会利用上述描述多少的词进行思考,做出合理推测!
在教学估算解决问题时,将购物情境延伸到课堂,体会只需估算物品大致的总价,判断出钱够不够,激发学生多种方法思考,可以思考同时买两样物品的钱够不够,也可以先购买一样再看剩下的钱是否够买另一样。
(二)利用生活经验,渗透数学方法。
我们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千变万化的,同样,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中有些是相似的,只要掌握到了方法,同一类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板块内容的时候,联系实际生活,要做新校服,讨论选用哪一种颜色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展开辩论,得出结论:要选喜欢的人数较多的颜色才合理,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投票的重要性,数据分析合理性,达到渗透数学方法的效果。模拟有趣的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三)模拟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解决数学问题。
低年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喜欢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单调乏味的学习氛围令他们有些难以适应,课上模拟一些有趣的生活情境,是学生喜爱的方式,使他们的经历体验过程,促使能自主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在已知商品的价格情况下,解决数学问题如购买哪些商品一共需要付多少钱,根据实际付的钱、应付的钱、能算出应找回多少钱。
我在执教这节课时,亲自扮演售货员,在服装店工作,请学生当小顾客带上真钞票购买衣服,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将课外的生活经验用于课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总结出用加法或减法算一算。
(四)依托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依托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知识看待问题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接触到钟表,甚至有部分学生能根据钟表指针指向准确认读出时间。所以,在教学认识整时时,依托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7:00起床,过一段时间后上学、吃午饭等实际生活情境,体会认识整时的意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广泛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建立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善于将生活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在低段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在轻松熟悉的情境中自主探索新知,获取新知,并理解新知,继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体现学习的价值,把握好将生活实践应用于数学理论知识学习,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指导后续的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1] 曹青.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14).
[2] 沈晖.浅谈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