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情趣飞扬

2019-09-10 01:32:40许盛文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兴趣生活化初中语文

许盛文

摘  要:疑问式对生活进行记录、描述并采用文化传承的方式在生活中得以应用的重要途径。因此生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阵地,同时也确保可语文可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美国教育家华特曾指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的主要功能使利用文字符号和语音摹写生活,对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记录,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没有生活的支撑,语文就只有空洞的理论,只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才可以确保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运用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排斥语文学科的学习,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借助生活化教学,可以把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感悟到语文知识,这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首先应将传统的课本和现实生活相分离的错误观念舍弃掉,将课文当中所描绘出来的事件作为实际的生活场景来开展教学活动。教材当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均属于有关专家通过严格筛选之后的佳作,文中描寫的人物、景观以及故事等具备的特征极其的显著,能够有效的让学生进行联想,并和作者在情感方面实现共鸣。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许多内容均和实际生活相关,教师需深入挖掘与生活存在联系的内容,并将其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1]。

例如在,在教学《背影》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需将作者怀念自己父亲的情感当成切入点,引导学生回想父母做过的让自己十分感动的事情,并让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一直不敢想父母表达出来的话语,调动学生的感恩之情。此时,教师就可以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能够回归到课文当中,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思考,体会作者看到父亲背影时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让学生将课文当中的感情脉络梳理清楚,体会作者对自己父亲的思念,并明白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学会回报他们。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充满生活气息、和学生认识相贴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从生活情境中而来的问题,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其智力保持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和语文知识,进而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语文的习惯得到培养。

以《老王》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关注何种人呢?”大部分学生会说道明星、家人等,然后教师再提出:“明星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我们身边有没有值得我们关注的平凡且伟大的人呢?”学生立足于教师的提问自然而然地想到和本课主题有关的人,最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把和课文相关的老王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要求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阐述自己对该人物的印象,以此来紧密联系课文学习和生活实际,使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问题生活化

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在生活当中对语文进行学习和对知识进行探索,结合语文知识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属于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主要途径,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实践当中包含着许许多多和语文有关的知识,让问题实现生活化,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属于增强其学习语文兴趣的重点,并且还可以对学生思维予以有效的拓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十分的重要,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对课文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挖掘,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教学为学生进行展示。

以《社戏》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会发现,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一些句子产生疑惑,凭借学生在社会方面的阅历无法准确的将句子含义掌握住,例如“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学生很可能难以理解到这句话,山怎么会跑呢?并且还和兽脊一般?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去寻找参照物,这样就能够明白山其实是参展物,在“跑”的并非为山,而是船,理解作者是通过“快”与“慢”看似矛盾的描述来将自己内心的焦虑展现出来。

四、实践活动生活化

教学部应将课程看作为一种既定的文本,其应是需要师生共同建立和开发的学习资源[2]。给予学生鼓励,让其自主参与到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之中。比如展开新闻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身边的新闻进行写作。教师还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方式,组织相应的有价值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悟美。

以《春》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加深学生对文章中所描写的优美景象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和感想写下来。这些“走出去”的实际活动,将会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宽阔的自我发展和语文学习的天地。通过这些时间活动,他们讲学会倾听、观察和交流,把人机沟通和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到,从而促进自己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结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方法和新课改的要求恰好相符,既能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同时还能对语文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最佳化的语文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立巍. 推进课堂教学生活化 走出初中语文教学困境[J]. 中华少年, 2017(36):73-73.

[2]吴再勇. 试谈启智学校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4).

(作者单位:田林县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兴趣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