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的现实意味解读

2019-09-10 01:32姜初阳
大东方 2019年10期
关键词:漂流记鲁滨逊荒岛

姜初阳

《鲁滨逊漂流记》长期以来作为青少年读本,甚至于儿童读本被人们广泛熟知着,而其背后蕴藏的巨大社会意义则鲜为人知。

本书创作于斯图亚特王朝完全覆灭后资产阶级趋于完善巩固的阶段,也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这一时期,这一阶段还是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增长的时期,更是地理大发现后一段时期。工商业蓬勃兴起,海上贸易发展掀起了殖民热潮;人文主义兴起并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小说中的鲁滨逊便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孕育出的集多种时代特征为一体的代表人物,可以说,他个人的复杂性恰恰体现了他的时代性,研究了一个鲁滨逊,等于研究了一个时代。

本书以鲁滨逊的第一人称叙述。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体面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舒适可以说没有什么忧虑,按照他的父亲的说法便是:“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同样会碰到生活中的苦恼和不幸;而处于中间地位的人就很少有这些灾难,同时也不会像上层社会或下层社会那样在生活上忽起忽落,变化无常”;但鲁滨逊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并不能安于平淡舒适的生活而对冒险刺激有着持续且强烈的愿望,在遇到家人反对后仍坚定自己的理想,私自出海。冒险精神与独立观念真实的反映了那一时期年轻人向往开辟更广阔土地,探索未知领域,在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并且有着独立自主的观念去顺从自己的内心从事,敢于违抗有着政治意味的“父权”,对于封建窠臼有着自己的反抗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鲁滨逊的商业才能是杰出的,他的清晰地经济头脑使他不论在何处都能走向富有,但他却也不是为了财富而出海,他在乎的更多是新奇与探索,这里体现的更多是自由主义精神。

卢梭所提倡的“自然状态”鲁滨逊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理性精神对启蒙运动有一定启发。死里逃生只身流落荒岛后鲁滨逊在意识到了处境后首先的举措便是“用自己遭遇中值得庆幸的事把自己安慰了一番”,没有沉溺于不安与惶恐,而是思考了今后的境况与搜寻了破损的大船与周边环境,统计了物资及数量并且为日后生活做了安排与规划。可以说,鲁滨逊是拥有绝对理性的,独身于荒岛,更多的不是可见的恐惧,而是来自未知的恐惧。而鲁滨逊尽力地克服着这些恐惧充分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如康德所说: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理性,有无限勇气去运用理智。流落至荒岛时鲁滨逊一穷二白,每当想到今后将要在这片荒岛上度过余生都倍感绝望泪流满面,感到万分痛苦,但是并没有为此消沉,而是随后利用理智完善了“自己的手段和力量”,在现有条件下创造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将一寸寸未知的领域变为已知,提高了自己对环境的熟悉度与了解程度进而提高了应对信心,而生产资料与物质的生产增加了孤岛生活的舒适性。可以说鲁宾逊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非凡的,从种植到畜牧他均有涉猎。鲁滨逊对于神原本是无所谓的态度,但是流落至荒岛他将精神寄托在了《圣经》之上。在几乎使他丧命的疟疾的患病期,他进行了第一次严肃意义上的祈祷,这也是他从内心开始真正接纳现实处境并准备接受荒岛的孤独生涯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在此之前,“可怜的鲁滨逊”是鲁宾逊在岛上和鹦鹉进行唯一的交流。祈祷为鲁滨逊的生活提供了心灵寄托,为理性劳动者提供了一种内心的舒适感。类似于中国哲人所阐述的“此心安处是吾乡”鲁滨逊接受了现实逐渐习惯了孤独并体会了更深层次的孤独,最后明白,“孤独不是世界上逼不得已的处境,而是一种需要特定能力、技艺甚至德性的生活方式。按照《自然社会》中所阐述的,对鲁滨逊来说,荒岛生活之所以称得上是舒适,并不是仅仅因为他放弃浮华的社会欲望回到朴素的自然需要,从而将生活还原到简单的自然基础,还因为在孤独中他不得不为满足自然需要的理性劳动建立一个超自然的生活方向和存在基础,他必须“顺从上帝之一,将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神来处置”。另外在接受了神意时,实际上是承认了奥古斯丁的原罪论,自始至终每当鲁滨逊在遭遇险情时都会表达对违反家人旨意的懊悔,表达对咎由自取悲惨命运的忏悔。在劳动方面,鲁滨逊在孤岛的劳动引入了许多工业技艺。由这些情况来看,鲁滨逊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制造人”或“经济人”的代表而存在的。而这种劳动,作者所认为的终极目的是创造私人占有的财富,其动机是个人主义的。

毫无疑问,鲁滨逊将资本主义的一套模式带入了荒岛。在岛上,他自称国王,将小岛的全部视为私有财产,可见私有财产在他的心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可以看出启蒙运动中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有很明显的渊源的。并不止一次地宣告了主权,他曾在桌前用餐时“我是整个岛的君主陛下和主宰;我属下臣民的生死存亡,完全由我可以把它们吊死,开膛破肚,可以给它们自由,也可以剥夺它们性命,而且我的臣民没有一个谋反的”;星期五可以说是鲁滨逊王国的第一位人类臣民,是建立在对星期五的救命恩情与热兵器的震慑之上的,服从也是通过了对于基督教的一定开化,而投射到现实——新式武器和基督教文化正是当时殖民者用來征服殖民地土人的物质与精神武器。作为星期五的父亲般的存在无疑也是有一定政治含义的,虽然说星期五和鲁滨逊是一定有着深厚感情的,但不可否认主仆关系一定在鲁的心里占据主要地位。从这一方面来说鲁滨逊有着很强的殖民色彩。在要离开岛时他也对西班牙人与英国人做了明确的主权宣告与日后的制度安排,同时体现了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由此,鲁滨逊便是那一时代的缩影,这样的《鲁滨逊漂流记》不失为成人世界中一种别样的解读。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漂流记鲁滨逊荒岛
勇闯荒岛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十八)荒岛上的呼唤
荒岛求生记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
枧潭漂流记
荒岛培训班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