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因与防控

2019-09-10 21:13胡丹华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诊断防控

摘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自2018年在我国流行,出现了大小100多起疫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该文根据我国的发病情况,分析了此病发生的原因,并对流行特点、病状、病理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早期诊断方法,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原因;病状;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0.059

0引言

非洲猪瘟自1910年在肯尼亚发现后,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期间意大利、西班牙、巴西、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我国2018年8月在沈阳首次暴发了非洲猪瘟疫情,很快在全国30多个省份传播流行。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以及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都很快给出了应急措施,到目前已基本得到控制。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引进病毒,但对病毒的来源进行追溯很不容易。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为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敲响了警钟,如何应对和防控重大疫情,成为要解决的新课题。

1 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是诱发非洲猪瘟的病原微生物,此病毒形状为球形,是一种大型的双股线状DNA病毒。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器官、组织以及体液中,病猪通过排泄物或者分泌物向外排毒,污染周围的环境和用具,引起健康猪发病。病愈后的猪长期带毒,成为危险的传染源。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比较容易扩散传播。对脂溶性和常用的消毒剂比较敏感,经过消毒,可以将其杀死。

2 病因

引起非洲猪瘟暴发的因素很多,如流通领域的扩大,外来品种引进的数量增多,国内各地生猪以及猪肉制品流通频繁,疫病防控意识不强,检疫检测不到位等都可以引起此病。

2.1 从境外传入非洲猪瘟病毒(强毒株)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大国,生猪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猪肉的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养猪业有悠久历史,也有很多的优良地方品种,但我国大多数地方品种多为脂肪型或者兼用型,瘦肉率不高,于是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如长白猪、大约克夏、皮特兰等和本地品种进行杂交来培育优良品种,生产商品肉猪,因而在猪种的引进中,有可能会把病毒引进来,造成疫病的流行和传播。另外,我国的生猪养殖虽然数量很多,但仍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需要进口猪肉制品。在引进猪肉产品中,也有可能带进病毒,引起疫病流行。

2.2 国内生猪频繁调运

健康猪感染发病主要是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了病毒而引起[1]。健康猪接触了病猪的血液、粪便,或者是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用具、饲料、饮水等,或者在被病毒污染的环境中,感染发病的机会就很高。其中引起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就是生猪的调运。我国南方地区生猪养殖数量少,主要依靠北方提供猪源,这就给疫病在南北方流行提供了机会。非洲猪瘟的流行,给依靠生猪外调来供给当地消费的省或地区,敲响了警钟。沈阳首次暴发疫情后,河南因引进东北的生猪也相继引发疫情。非洲猪瘟发生以后,农业农村部颁发了禁止部分省份生猪调运的法令,有效的切断了非洲猪瘟在各省份、各地区之间的传播途径。

2.3 从业人员防控意识薄弱

非洲猪瘟之所以在我国造成大面积的流行,这和从业人员的防控意识较差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养殖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稍落后,规模化的养殖场所占比例较少,主要以中小型养殖户为主,这部分养猪户大都是农民,技术水平较低,对疫病的防控意识较差,同时由于过度降低养殖成本,追求利润,经常使用附近饭店等场所的剩菜剩饭作为生猪的饲料,这就增加了患病的几率。

2.4 非洲猪瘟感染特性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但是在发病的初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很长,经常在病毒感染后的2-3周才会出现死亡,而且病状和猪瘟很相似,经常容易混淆[2]。目前,没有研制出有效的疫苗防控,也没有特效药对发病猪进行治疗,只能通过扑杀病猪、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及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此病的传播。

2.5 疫病防控存在漏洞

非洲猪瘟白发病以来,全国上下就全力以赴,加强防控,卫生防疫、检验检疫、交通、出入境、公安等部门联合防控,在疫区、受威胁区以及周边的地区设立检疫站和消毒站,对运输的车辆进行筛查、消毒。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有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尤其是在生猪的流通和转运方面,个别疫区的生猪调运到了低风险区,引起疫病的蔓延。

3.诊断

3.1 与猪瘟的鉴别

非洲猪瘟和猪瘟的病状很相似,非常容易混淆,造成误诊。发病后一定要仔细鉴别,两者不同点见表1。

3.2 实验室检测

对于已做过猪瘟免疫的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疑似病例,很难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生理变化上做出诊断,必须做实验室检测才可以确诊。实验室可用红细胞吸附试验来进行诊断,把感染非洲猪瘟的病猪血液和脾脏乳剂接种于猪的白细胞培养基上,经过24 - 48 h的培养后,加入猪的红细胞,病毒增殖后的白细胞表面吸附红细胞,这种红细胞吸附试验是诊断2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免疫荧光试验、动物接种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都可用于确诊该病。

4 防控措施

4.1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以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应对发生的重大疫情,并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对策,2019年1月24日,农业农村部在原来的《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和《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基础上,制定了《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对疫区、疫点的封锁以及解除封锁的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严禁病猪以及带毒猪等传染源向其他地方扩散,切断了疫病的传播途径[3]。

4.2 做好边境检疫工作

非洲猪瘟是一种引进病毒,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保续指出:我国与发生非洲猪瘟国家人员交流、货物贸易往来频繁;猪肉价格高于周边国家,走私活动屡打不绝;边境地区野猪数量和种群密度持续增加等都是诱发非洲猪瘟传播的因素,因此,边境的检疫T作尤其重要,对猪肉、猪肉制品要进行严查,以免带入非洲猪瘟病毒。

4.3 强化检疫力度

猪肉以及猪肉制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要进行规范管理,尤其要做好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等,特别要对运输过程加强管理,因为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猪长距离调运,以及运输车辆不符合防疫要求,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在省级动物检查站与重要的公路段建立白动化消毒措施,严防病毒的傳播。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5 结束语

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很大危害,目前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但还不能掉以轻心,诱发非洲猪瘟的因素非常复杂,防控此病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对非洲猪瘟进行全面了解,增强防疫意识,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净化工作。

参考文献

[l]史春蓉.浅析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 (4):107

[2]何述辉,郑群,刘博,等.非洲猪瘟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2):ll.

[3] 尚红梅,吴旭锦,朱小甫.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 (2):23-24.

作者简介:胡丹华(1983-),女,河南漯河人,本科,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诊断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