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书笔记

2019-09-10 16:09李航宇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读后感

李航宇

[摘  要:《南渡北归》是纪实作家岳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因为抗战迁往西南之地,抗战胜利后再回归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约半个世纪,从追忆抗战前大师们的活动一直写到了“反右”和“文革”。其中很多段落,话中有话,引人深思。现将读后感分享如下。

关键词:岳南;《南渡北归》;读后感]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魂魅力却不是时光可以抹杀的。大师还有,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师精神,更需我们传承。

一、关于《南渡北归》的简单介绍

这部作品长达百万字,承载着长约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大师们的担当、坚持甚至是遗憾。那些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师们的经历,直到今天也有很深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二、关于《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1.知识分子应有的样子

《南渡北归》第一部中,岳南先生用大量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知识分子的担当。其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在那些颠沛流离的艰苦岁月里,那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们从未中断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进程,在战火纷飞中为国家和民族争取荣誉。在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甚嚣尘上的时候,梁思永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傅斯年在《东北史纲》中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在北京城涌出的逃难人群中,物理学家赵忠尧衣衫褴褛,手中的咸菜坛子中装着珍贵的50毫克成品镭;在前往联合大学的长途跋涉中,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结合湘西黔东地形地貌,讲解河流、岩石的构造形成;闻一多先生指导学生收集当地民歌、民谣,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对风土人情进行写生;在战事连绵、人心惶惶,日军飞机时时在空中盘旋,轰炸越来越密集的日子里,陶孟和冒着生命危险,带队在各地调查,完成了重达数麻袋的抗战损失报告……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学术成就,将真正知识分子应有的样子展现的淋漓尽致。

2.恃才狂妄不可取

社会是很现实的,并不会像唐玄宗对李白那样,因为你有才,就不伤害你,将你“赐金放还”。對于此点感悟,一些不会处事的大师用自己悲惨的后半生作了注解:刘文典自恃才高,与西南联大中文系众教授不和,最后在学校解散时被众教授借机解聘,不得北返,留于云南大学,最后在“反右”运动中孤独死去;素与众教授不和的吴宓也被踢出,到西南师范学院任教,在“文革”中饱受批判,于一九七八年去世……。谦虚有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传,任何时候切不可仗着自己的长处目中无人,任性胡来,即使才华横溢,也需谦虚慎言。

3.知识分子的风骨

当作品来到第三部,行文风格开始变得沉重。同样是政治运动,不同的知识分子展现了不同的风貌。

在“无产阶级专政”之下,在铺天盖地的空洞口号之下,在“上行下效”的政风风气之下,在“人民拥护”的虚无之中,某些良知泯灭的知识分子,在“反右运动”和“十年文革”中以“无产阶级的一员”自况,奉着所谓的“最高指示”,罔顾学术事实,将自己的老师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押上批判台,拳打脚踢;同时对某些领导人歌功颂德,极尽谄媚之能事……。但以马寅初和陶孟和为代表的少数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明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没能得到贯彻落实,发表不同意见可能招致迫害,却毅然从尊重事实的角度出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同样的时代,同样是知识分子,这样的对比,将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展现无余。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作者在封面上写的这句震撼人心的话,可以视为一种友善的提醒。其实远去的不是大师,学术的大师哪个时代都有,但那样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具有国家、民族、社会强烈责任心,愿意“铁肩担道义”的大师,却寥若晨星了。史坛名宿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一句引起很大争议的话:“中国人下愚而上诈”,我不知道这话的论断是否正确,但我想,如果真是那样,那么,真正的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知识分子,包括大师们,就是其中的粘合剂,用自己的知识,承担着让“下不愚”和“上不诈”的重任。要改变周国平先生在北大的演讲中所指出的“中国人轻视精神价值而重实用价值……,大部分知识分子缺乏一种对现实的承担现象。要改变王开岭先生在《精神自治》一书中写道的“和欧美相比,中国更多的是政治话题和世俗的物用精神。”的现象,就不能噤若寒蝉、冷漠不语,更不能钻进故纸堆里用古代文化的甜汁麻木自己。“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句话很残酷,也很现实,那些“位卑不敢忘国忧”的知识分子,那些在高堂之中与高层领导人据理力争的知识分子,那些准备好了棺木再进北京的知识分子,不能远去。

三、结语

《南渡北归》这部几百万字的著作,需要细细的品读才能悟透书中表达的意思。因我是在高一的假期中抽空阅读的,很多地方都有囫囵吞枣之意,但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却像一缕阳光直射于我的心上。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并且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希望“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成为知识分子的内核,更希望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我们,能有更多人写出来、说出来、站出来,用自己的努力,引领国家的未来。

猜你喜欢
读后感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蓝石头》读后感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读后感的套路你还在用吗
《阿甘正传》读后感
如何写读后感
头疼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