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因达农与戴资颖的前场技术分析

2019-09-10 14:50刘淑芳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戴资颖羽毛球

刘淑芳

摘 要:在羽毛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代表人物,但在不同时期的技战术运用均有差异。伴随着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战术的发展,网前控制越发受到重视,前场也成为选手的重要得分点。本文通过分析因达农和戴资颖在比赛中所选择的不同的网前技术,发现其前场球的技术特征、前场球的组合情况及得分情况,为今后教学过程中羽毛球训练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羽毛球女子单打前场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因达农;戴资颖;羽毛球;前场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089-02

1研究对象

以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因达农与戴资颖的前场技战术运用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双方各项技术和前场线路的运用、得分及失误等方面。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及国家图书馆查找、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广泛阅读有关书籍文献,查找有关羽毛球技战术文件,了解女单技战术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录像观察法

观看赛事录像,对因达农和戴资颖的前场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全面地、客观地研究和分析。

2.3对比分析法

对因达农和戴资颖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出她们的前场各技术的使用率、得失分情况、常用线路的差异以及前场各技术的使用效果。

2.4数理统计法

通过整理数据,统计因达农和戴资颖在比赛中网前各项技术的使用次数、得失分情况以及线路,用EXCEL对因达农和戴资颖的前场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相关的结果。

3结果与分析

3.1说明

表格效果一栏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1-直接得分;2-受迫下网;3-受迫界外;4-非受迫下网;5-非受迫界外;6-主动下网;7-主动界外;0-无主被动关系,2到7都属于失误。

3.2因达农和戴资颖的前场个人技术的使用情况分析(表1)

表1中,因达农的推挑使用率占前场使用率的一半,戴资颖也达到了41.35%;其次是搓放,戴资颖的搓放相对因达农较高,为35.45%。前场技术除了扑球外,其他使用都较为均衡,表明戴资颖的前场技术细腻多变,而因达农的前场技术使用相对较多,但比较偏重推挑,后场主要通过搓球迫使对手起球获得进攻机会,或运用推球快速调动对手退回后场使其被动。从中可以看出两者都比较注重网前技战术,同时也在制造机会为创造后场进攻优势作准备,但因达农在注重前场的同时会压制对手的后场。

3.3因达农与戴资颖的前场各技术的使用线路分析(表2)

表2中,两名运动员直线的使用率最高,小对角线使用率次之。因达农在击球时直线球最多,百分比为36.32%,其次是小对角为33.72%,然后是大对角为22.11%;戴资颖直线球百分比为47.01%,小对角为27.61%,大对角为17.56%。通过对比分析两名运动员的前场击球路线发现,戴资颖的直线球较多,缺少线路的变化,缺乏对对手的左右调动,这也是受限于对手和自身的技战术能力,在一定情况下直线距离更短、速度更快也会给对手造成压迫。

3.4因达农与戴资颖的前场技术得失分对比分析(表3、表4)

表3中,因达农前场技术中得分率最高的为勾球,为33.09%,失分率最高同样是勾球;其中扑球得分率为31.62%,失分率最低;搓放得分率最低为11.76%。主动失误中,主动下网最多为139,主动界外次之为91,受迫性失误较少为80。从以上数据得知因达农的扑球较为稳定,但主要得分技术失误也较高,要加强稳定性,减少主动球的失误,尤其是减少勾对角和搓放失误,提高其主动情况下的击球能力。

表4中,戴资颖前场技术中得分率差距不大,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搓放为27.16%,而同样搓球的失分率也是最高的,达到了43.40%,勾球得分率相对较低,而失分率中最低的是扑球。在前场失误中受迫失误个数最多为196,主动失误为157,非受迫失误为78,戴资颖要减少推挑和搓放失误,提高其受迫情况下的击球能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前场技术使用方面

因达农侧重运用前场推挑球技术,而戴资颖前场技术使用较为均衡且灵活多变。在整体技术运用方面,因达农和戴资颖都以运用搓放和推挑结合为主,但戴资颖前场稳定性比因达农强。

4.1.2前场线路使用方面

通过因达农与戴资颖对比分析发现,因达農前场斜线的使用率略多于直线的使用率,在前场左手区斜线勾对角和右手区搓放比较多,扑球直线和斜线比例差别不大,将球击向左右两边的比例高于其他三位选手,线路变化相对来说较多。

4.1.3得失分方面

双方主动得分差别较大,因达农主动得分能力较弱,只有戴资颖的一半,且主动得分主要以勾球和扑球为主。因达农主动失误在勾球,戴资颖则是在搓放;从失误的技术运用来看,两者的推挑失误率都较高,需要加强稳定性。

4.2建议

4.2.1因达农的前场技术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快速启动能力、主动攻击意识、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前场细腻多变的手法训练;戴资颖要提高网前受迫情况下的击球稳定性,减少推挑以及搓放等技术的失误。

4.2.2女单选手在训练时可以加强前场两点稳定性以及线路的变化训练,增加抢搓网前使用率,降低挑球使用率,同时加强前场勾对角和推球的训练,丰富前场手段,分散对手注意力,确定前场优势。

4.2.3在追求主动进攻的同时需要加强技术的稳定性训练,提高多元得分和多拍稳定的能力,有效减少主动失误。

参考文献:

[1]李瑞媛.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前场技术特征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8):1-2.

[2]候峰.卡罗琳娜马琳与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技战术应用的比较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3]袁国强.浅析羽毛球比赛中的失误[J].人文论坛.2010 (03):1-2.

[4]张固.2013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4):137-138.

猜你喜欢
戴资颖羽毛球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我学会了打羽毛球
打羽毛球
智取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