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大型活动的前期搭建,最少都要提前24小时开始忙碌,如果是在酒店举办,往往还要凌晨开工;而每一个富丽堂皇的精美场景,也势必要经历一场凌乱不堪的嘈杂过程。
从12月8日午夜时分,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的大宴会厅门口就堆满了木质板材、金属框架,十几个小时之后,“2018第五届家族企业传承主题论坛”就要在厚重红木大门里开启。一个数米宽、侧开口的大集装箱最先被搭建完成,路过的酒店工作人员都不禁猜测,“听说是个大论坛,门口搭个箱子要摆什么?”有人猜测是要做个汽车展示空间,不成想,话音未落一辆捷豹已经被指引着停到了几米外的展示区。那要做什么?
答案并为空悬许久。还未至9日凌晨,已经有工人师傅开始往集装箱的“地面”部分刷胶,随后一种在上世纪80年代人儿时再熟悉不过的“花砖地板革”被一层层铺开。“地面”尚未完全成型,即将填充进这间集装箱房屋的物件也陆续登场:斑驳的老式五屉柜和双门大衣柜、弹簧沙发和木茶几、双卡录音机和磁带、黑白电视、拔盘电话、铁皮玩具、二八自行车……在几个匆匆赶来的年轻人手中,不到两个小时,一个略显拥挤,叉一应俱全、细节充实的小客厅被组建在了这个不久前还略显荒蛮的集装箱里。
面對着90后的好奇目光,70、80后的熟识惊叹,60后的回味静默,“时光照相馆”几个字被挂在“客厅”的一侧,扑面而来的不是怀旧的气息,而是真实、自然,曾经存在过的点滴过往。当整场论坛的展示区搭建完成时,主办方的设计灵感自然显现,致敬改革开放40年的主题下,这间20世纪70、80年代常见于胡同、小巷中的温馨一隅,契合主题又恬静融入。这间在论坛间歇从未断了有人争相留影的客厅,来自“goodone旧物仓”(以下简称:旧物仓)。
记忆的价值
2012年,旧物仓创始人杨函憬把经营5年的十余栋老别墅逐一清退,这些老物业曾经被杨函憬改造成了咖啡馆、民宿、葡萄洒馆等20余种商业业态,进行场景化经营的尝试。彼时数万件老家具、旧花砖无处存放,于是清仓变卖,此时杨函憬发现了二手旧物的美学和商业价值。数年后,他把收集而来的旧物从库房搬到了厦门华美文创园,经过室内设计、业态规划和场景布置后,一个3000多平米的“复古美学生活方式体验空间”诞生。
这座扎根在城市记忆中的复古生活美学综合空间,历经6年的生长,从厦门走出,来到广州、珠海,再到北京。四座城市,四座旧物仓,希冀带领每一位擦肩而过的人“穿越回过去的时光”。2018年10月,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旧物仓与众多时光小伙伴,在北京三里屯用红色集装箱搭建了一座“时光博物馆”,集装箱里是用老物件复原的70年代前后的家庭生活场景。该展出装置5天内吸引到上万人参观,在社交媒体引爆后,汇集全网总讨论量近30亿,随后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展”。旧物仓也没有预料到,这些老物件会吸引这么多的关注。
在杨函憬构建的整体复古美学平台上,为了便于复制,其空间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包括五个大类内容:旧物仓,把近百年历史的旧物做场景化陈列;中古厨房,共享厨房和风物食材店;生活美学院,开展系统课程、讲座;时光花园,售卖茶饮;另外还有复古市集。与此前经营老别墅的经验相顺承,杨函憬规划了一个集中化的平台,在一个实体空间里,场景化再现城市记忆和二手物品的价值。
旧物仓自2012年创建以来,一直持续致力于旧物的收集与对于城市记忆的相关保护。至今旧物仓收集了上万件近100年间的日常生活旧物,涵盖食器、花艺、家具、工具、各类装饰品和中古电器,同时旧物仓也回收并利用老建材点缀展出装置,如花砖、床板、铁艺窗格等方方面面。
在旧物仓多年的老物件收集过程中,最大规模采集的是老花砖。2014年,厦门地铁开建,无数老花砖正在沿线拆迁的老社区里“粉身碎骨”。痴迷花砖的旧物仓疯狂收砖,一辆接一辆卡车,将人工撬起的老花砖,从城市各个角落汇集到旧物仓里。时至今日,竟然收了几十万片、上百吨的老水泥花砖。
而为了能让旧物重新回归生活,旧物仓也对于老物件进行了改造与再利用。从拆迁区捡回的破柜子,变成了艺术装置中的“穿越门”;一家即将被拆迁的“如意综合商店”的玻璃窗和门头,被原样拆下,变成了风物商店的入口;拆下的房梁,改造成了旧物仓里的长椅……
除了采集已被人遗弃的旧物,旧物仓还发起了“记忆交换商店”的活动,用生活新物换取人们20年以上的旧物,让大家舍不得丢弃却又没有用处的旧物和他们的故事,重新有了意义。复古美学的生活方式
旧物不止带来了城市记忆的回归,同时也是复古生活美学回归的核心。从实体旧物的城市记忆,到“再现计划”的复古产品,再到一种复古生活方式的集成提供商,旧物仓致力于将复古的生活态度,通过从旧到新的产品体系渗透到日常的衣食住行。
事实上,经过6年的规模化运用,旧物仓也已成为集旧物的采集、展示、创意再造、流通的一体化平台,成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旧物循环平台,和每一座城市的城市记忆的守护者及运营商。
过往的美好,都带着被这个时代忽略的价值。从2014年起,旧物仓就开始从百年旧物的生活记忆中提取经典再现,形成从家具到家居的复古体系化产品。特别在旧物仓·北京仓内,有一条专为复古生活道具而生的街道,这里集合了40余家原生的生活品牌I p,售卖跟复古生活有关的一切。如日本杂货品牌PUEBCO、国棉壹厂、自然家、卜1ido ri、树可、山舍、见南花、马歇尔HarshaII、印物所、明白生活、猫王MAO KlNG、山隐造物等等。
杨函憬逐步构建出的五大场景,都是从旧物仓中先后成立,而最初的创意原点同样来自与这些老物件频繁打交道的过程。因旧物仓在持续的回收中,在所难免地囤积了一些旧食器,由此,2014年旧物仓里建造了中古厨房。它致力于原产地风物食材的探寻,应用体验,评测及推荐,并主张身土不二的饮食回归态度,以旧物再造厨房场景,形成国内首个共享厨房及第三方食材独立评测,也同步形成食器及原产地食材的产品集成,完成复古味觉体系产品补充。
而因想要修补破损的老家具,2015年,旧物仓的生活美学院诞生了。三年来,生活美学院开设了80多次课程,涵盖了20多个手工艺的领域,从老手工艺课程的开设到各类美学课程,展览活动的召集,从而实现美学教育的知识付费。
刚刚谈到的,旧物仓最多的收集品是老花砖,现今这一品类已经蜕变为“花砖Ip”,逐渐成长为独立的核心产品线,形成了独立且活化的识别体系,并与“goodoneB寸光花园”内的咖啡及红茶形成复合经营,并形成综合空间的基础体验价值转化。在时光花园里,老花砖被巧妙应用在空间的每个角落,在这里,手冲精品咖啡、世界红茶,花砖及衍生品,以及手作甜品,甚而你所落坐的桌椅家具及所使用的杯盘器物,都是可以贩售的生活美物。
旧物仓正通过复古的场景及空间营造,连接城市记忆及社群,形成最具差异化的文化竞争力。通过对生活美学的场景式的置入体验,推动复古系生活美学产品的线上及线下零售。藉此,完成从场景到体验,从体验到零售,从零售到社群服务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