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逸钧 尹词
1.电子竞技进亚运会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引入了电子竞技项目表演赛,具体项目包括《英雄联盟》《实况足球2018》《星际争霸》《炉石传说》《皇室战争》《王者荣耀》(海外版)。中国在《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海外版)两个项目中获得冠军。这也是电子竞技第一次进入世界范围的大型体育运动会。
“电子竞技”不同于“电子游戏”,它非常接近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对抗性和竞技性,以及可定量、可重复、精确比较的体育比赛特征。电子竞技有统一的规则和相同的技术手段,这与体育比赛中的技战术完全一样。如今,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电子竞技,各大学府也纷纷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并分离出专业的解说系和竞技系。随着电竞职业道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电子竞技将成为被所有人接受的体育项目。但值得注意的是,“电竞”和“游戏”是有天壤之别的,“游戏”只应该是人们空闲时间的一种消遣而已。
2.全民转发“锦鲤”
2018年的“锦鲤热”,源自支付宝的一次抽奖活动。支付宝通过官方微博发出了一条名为“祝你成为中国锦鲤”的微博。活动规则很简单,只要转发这条微博,就有机会成为“中国锦鲤”,获得大奖。微博发出1小时后,支付宝官方账号又在评论区追加了一份礼物清单。这份清单有点长,光是看完大概就需要3分钟。在经过300万次转发后,大奖公布。一位微博昵称为“信小呆”的女孩被好运砸中,此时的礼单已经被做成长达十几米的条幅。此后,各种以“锦鲤”为名的转发抽奖活动越来越多。
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锦鲤”,到底是在转发什么呢?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被称为“日常迷信”的“在线祈愿行为”,可以看作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似乎是在揭示“人人都想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不劳而获”听上去似乎确实太消极,但不能否认的是天上掉馅饼这事谁都喜欢。所以锦鲤事件就变得非常好理解。
3.网络暴力与反转新闻
2018年10月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澎湃新闻在第一时间发布以《重庆公交车坠江已致2死,事发前轿车女车主逆行》为标题的新闻,称因轿车女车主逆行导致此次事故,《新京报》也发布《逆行导致大巴坠江,已打捞出2名人员遗体,轿车司机被警方控制》的新闻,一时间网络舆论集中到对这位轿车女司机的谩骂和人身攻击上。之后新闻出现大反转,原来是公交车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女司机并无责任。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抢抓热点,满足当下新闻快消费的需求,在没有核实消息源可信度、调查事实的基础上,刻意迎合大众对女司机的刻板偏见,在报道中有意无意地加入自己的预设立场,造成新闻失实,也引发了针对女司机的网络暴力。新闻媒体应该恪守职业道德,不能为了流量而罔顾事实,甚至造谣传谣。我们在阅读新闻,特别是突发新闻时,切勿第一时间仓促判断,而是应该经过理智的思考和求证,再得出结论。更不能因一时激愤而实施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不是正义之剑,它容易失控,伤及无辜。
4.万圣节惊悚妆容吓坏路人
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前夜,近年来也引起了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兴趣。2018年万圣节前夜,在青岛地铁二号线,一名中年男子因为无法理解地铁里两个万圣节打扮的年轻女孩,引发双方骂战。大叔痛斥:“这打扮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耻辱。”女孩反驳说:“我要你管,你闭嘴。”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过“洋节”,主要是出于好奇心和新奇感。不管是什么样的西方节日,中国人都会过得热热闹闹。但毕竟中西方文化迥异,西方的万圣节,属于社会大范围接受的节日,在公共场所打扮惊悚、造型恐怖,人们也见怪不怪。但在中国,这样的装扮和举动并非人人都能接受。“地铁惊悚事件”看似是一场文化差异引发的闹剧,实际上是一部分人文明素质的欠缺。在公共场所,不能只顾个人利益,不管别人感受,否则只会引人反感。
5.代购逃税300万获刑10年
“各位亲,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现在在广州女子监狱”。2018年11月2日,珠海一淘寶代购店主游燕的道歉信,在网络上流传并引发关注。游燕在香港购买并走私入境的服饰金额共计1140万余元,偷逃税款共计300余万元。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游燕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50万元。
有人说,游燕是因为代购而获刑;也有人说,逃税300万被判10年量刑过重。其实,让游燕入狱的不仅是逃税行为,更不是简单的代购,而是她违反了《反走私法》。这种通过快递邮寄,雇请“水客”偷带及自行携带等方式走私进境,并销售牟利的行为,在代购界并不罕见。此次事件已经向代购行业敲响警钟,政府必定会加大管理力度,对此类走私行为进行严惩,避免国有财产落入他人的腰包。我们也应谨记,任何行为都要在法律框架内,切不可存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
6.5岁孩子简历走红
上海一个5岁男孩的简历走红网络。他在简历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的,英文年阅读量超500本,有钢琴、围棋等近10项爱好,去过国内外30多个城市……孩子家长称:走红是个意外,想要低调处理。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则表示,他平时在学校表现很棒。这份广泛流传的简历引发了各种反响,有人好奇,有人愤怒。有人认为是家长的“超前教育”造就了孩子的眼界,还有人认为是家长的焦虑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被很多家长认同的“真理”。但“起跑线”究竞在哪里?怎么做才算是“不输”?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家长们只能用更早开始学习、更多的时间金钱投入来让孩子变优秀,这本质上还是家长的焦虑,而不是孩子的。教育要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不教育或超前教育都不是合适的做法。其实,话题中5岁孩子的简历有一句更能打动人的介绍:“每周五天,每天2~2.5小时的有效陪伴。”比起上了多少辅导班、旅行过多少个城市,家长的有效陪伴才是更重要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