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在线教育游戏在互动性、趣味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自然探索在线”为例,归纳梳理了博物馆在线教育游戏的开发与设计流程,并探讨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博物馆 教育游戏 开发设计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也存在一些瓶颈,如高注册率、低完成率,以及侧重知识讲授,仍未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教育游戏的出现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针对博物馆在线教育游戏,国内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自然探索在线”为例,归纳梳理了博物馆在线教育游戏的开发与设计流程,这一尝试对推动博物馆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自然探索在线”概述
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了基于H5技术的“自然探索在线”(见表1),围绕“奇特的千足百喙”“鸟蛋的秘密”“野外探虫手册”“‘害虫’侦探”“地球探险记”“神奇植物庄园”“中生代生存指南”七大主题,共有20个网页游戏。
2 开发与设计
博物馆在线教育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包括玩家分析、场馆分析、教育设计、游戏设计、评价反馈五个阶段。
2.1 玩家分析
玩家是在线教育游戏的研究主体,其现有认知水平和所处认知阶段直接左右了后续的教育设计和游戏设计。通常来说,低龄玩家以形象思维为主,面向他们的游戏应当具备一定的感官刺激,规则相对简单,时长较短。“自然探索在线”的目标人群定位为青少年,因此画面生动活泼,并辅有背景音乐和音效反馈,单个游戏控制在5~10 min。
2.2 场馆分析
博物馆在线教育游戏必须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涵盖藏品、研究、展览、教育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以“奇特的千足百喙”主题游戏为例,其基于科学研究,结合“缤纷生命”展区的“千足百喙”展项,并参考“自然探索移动课堂”,巧妙运用原创科学绘画。不难发现,这实质上是对博物馆资源的“主题式”整合,通过二次创作和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强化博物馆的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
2.3 教育设计
教育性是在线教育游戏的本质属性,由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策略四方面共同实现。
(1)教育理念
作为非正规教育,博物馆教育对学习效果没有强制性考核,而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玩中学”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在线教育游戏,旨在唤起玩家的求知欲,进而习得知识、锻炼技能。
(2)教育目标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教育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就“自然探索在线”而言,其认知领域的目标是理解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的学科核心概念,情感领域的目标是激发对自然探索的热情,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是掌握科学實验的方法。当然,具体到每个游戏时,三个维度又各有侧重。
(3)教育内容
由表2可知,“自然探索在线”从地质、古生物、鸟类、昆虫、植物五个学科出发,涉及多个知识点。
(4)教育策略
在线教育游戏的常用教育策略包括探索式、诊断式、合作竞争式、虚拟式等。“自然探索在线”主要采用了探索式教育策略,帮助玩家在问题、任务的引导下主动探索,获得沉浸式体验。
2.4 游戏设计
游戏性是在线教育游戏的特有属性,由游戏类型、游戏剧情、交互方式、激励机制四方面共同支撑。
(1)游戏类型
在线教育游戏的类型包括角色扮演、动作、冒险、模拟、策略等。为了将知识隐性地融入游戏,考验玩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自然探索在线”主要采用了角色扮演类、冒险类游戏的设计思路。强调故事线索的发掘,玩家扮演某个角色在虚拟世界中探索未知、揭开谜底。
(2)游戏剧情
在“自然探索在线”的情节创设中,我们还原了真实的科学考察过程,试图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带有悬疑、科幻的色彩,有助于增加游戏的吸引力和可玩性。
(3)交互方式
在线教育游戏的交互方式分为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前者指玩家通过界面与游戏程序交流,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提供人际交往的环境,包括竞争与协作等。“自然探索在线”属于人机交互,依赖鼠标完成输入操作,据此产生不同的输出结果,从而带动玩家反复探索。
(4)激励机制
想要维持玩家与游戏之间的黏度,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其与玩家参与游戏的动机密不可分。相对来说,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的推动力更强,持续时间也更久。因此,在构建激励机制时,我们重点关注内在动机,设置了丰富的游戏剧情和合理的挑战任务,并为玩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帮助。
以“自然探索在线”为例,我们配套开发了卡牌收集展示系统。每当游戏通关,玩家将获得神秘卡牌,集满98张后即可点亮整棵生命树。每张卡牌对应游戏中出现的一种动物、植物或矿物。此举既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
2.5 评价反馈
通过评价反馈,我们可以收集玩家的意见与建议,了解他们的审美喜好、使用习惯等,为优化改进提供指导。此外,借助这一社交平台,玩家与博物馆、玩家与玩家之间还可以展开互动讨论。
3 结语
在线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为博物馆立足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发挥教育功能提供了新的渠道。然而,目前博物馆在线教育游戏的开发与设计也面临着不少困难。首先,难以达到教育性与游戏性之间的平衡,往往徒有游戏的虚名或者缺乏教育的内核。其次,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十分匮乏,无法组建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再者,囿于成本,大多是形式简单的小游戏,知识呈现较为碎片化。最后,游戏的参与人员非常有限,很难组织竞争性、协作性学习,久而久之玩家的黏度便直线下降。在此,期望博物馆、教育、游戏三大领域的同仁携手合作,碰撞出更多寓教于乐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梁兆正,忻歌,顾洁燕,等.论当代自然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创新实例[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2]欧阳昌海.在线教育游戏的参与动机考察[J].中国远程教育,2014(11):81-85.
[3]张凤英,王丽珍,闫晓艳.非正式学习视角下博物馆教育游戏的开发——以大同市博物馆恐龙馆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5):10-12.
[4]周荣庭,方可人.关于科普游戏的思考——探寻科学普及与电子游戏的融合[J].科普研究,2013(6):60-66.
[5]徐典裕,刘杏津,王秀雯.儿童学习网站融入游戏因子之研究——以“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儿童数位博物馆为例[J].博物馆学季刊,2011(2):65-91.
[6]刘立云,李春燕,赵慧勤.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研究——以大同市博物馆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9):25-28.
[7]杰克·路登.技术驱动世界中的博物馆教育——以博物馆游戏研发的SWOT分析为例[J].黄明乐,译.中国博物馆,2015(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