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任伟宁
[摘要]基于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分别从学生个人、用人单位、学校、国家和社会4个层面分析了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残疾大学生的首次就业质量对学生职业发展关系重大。在推动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方面,短期内高校起到最直接、高效和重要的提升作用,长期范围内国家政策起宏观的主导和支持作用。高校需努力为听障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积极联系当地残疾人联合会、聋人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形成就业合力,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与支持,这也是当前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听障;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 647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9)01008805
Statu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n Employment of Deaf or
Hardofhearing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Sun Yan, Ren Weining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7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deaf or hardofhearing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problems are analyzed from the four aspects: students, employers, universities, the state and societ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first job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employment of deaf or hardofhea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ies play the most direct, effective and significant promoting role in the short term, and national policies play the leading and supporting role in the long term. Universities should strive to expand employment channels for students of deaf or hardofhearing, actively contact local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deaf association,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to form employment synergy,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employment services and support for employers. This is also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quality.
Keywords: Deaf or hardofhearing; Computer major;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近年來,我国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这些文件从政策层面提供了指引,从操作层面提供了可行性措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保障。听障大学生是残疾大学生中占比很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就业质量不仅影响到学生本人的职业发展、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将影响到其他适龄残疾学生的求学期望。
本文重点研究听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听障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问题有过研讨。孟繁玲[1]提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听障大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等建议。孙博等[2]研究了听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童欣等[3]分析了听障高等职业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听障大学生的潜在人力资本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黄锦玲等[4]从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4个层面提出构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体系。邵辰等[5]从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分析听障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王姗姗等[6]主张以个体主动和外部推动两种模式对聋生就业进行增能。童欣等[7]建议在开展融合教育时,根据听障人的思维特征、认知结构, 制定接受教育的特殊方法和教学策略。
Schroedel等[8]对美国240位听障人作了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学教育确实能提高听障人的经济收入。Corman J等[9]对加拿大听障人职后的人际交往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听障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开展了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在特殊教育领域工作实际,对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查询研究文献,笔者发现
已有的研究或者不适合计算机专业,或者已不适用于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目前还没有针对我国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经笔者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中有19所招收听力障碍学生,其中11所开设了(听障)计算机相关专业(专业名称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类、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等)。对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开展专门研究,可以给兄弟院校以借鉴,希望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听障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有所裨益。
1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每年毕业约40人,从2015年起至2018年10月底,
每年就业率均为95%以上,签约率也持续提升。笔者几年来持续关注计算机专业听障学生就业,并积极跟校外企业联系学生就业事宜。在推荐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大学生个人就业准备不充分、用人单位雇佣残疾人准备不足、高校对就业准备和重视不足、国家对听障人就业支持和保障措施不足等,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论述。
11大学生个人方面
1) 技术能力。目前我国还缺少对听障人教育质量的宏观管理与监督,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语言沟通的限制使一部分聋校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学生进入大学后文化基础薄弱,
专业课程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导致一些学生专业素质低于同专业健听大学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年1月
第33卷第1期孙岩等: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2) 英语水平。听障学生由于受到听力障碍影响,英语发音有障碍,英语水平同健听大学生相比偏低,导致就业选择范围受到局限,学生无法进入一些国内大型IT公司和外企,也降低了学生继续深造或出国留学的可能性。
3) 求职准备。受到手语语序不同于汉语语序的影响,听障大学生文字表达有不通顺和词不达意的情况,加之缺乏求职经验,学生的简历存在问题较多,笔者发现有错别字、语法错误、内容过多或过少、格式混乱、重点不突出(如不写求职意向、项目经验、获奖经历)、联系方式错误、过于谦虚、照片随意、表达过于口语化等问题。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第一步,简历中出现上述问题很可能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本人能力不足或者做事不用心的第一印象。有的用人单位面试询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有学生说计划过两年自己创业或者过几年回老家就业,对于跟用人单位无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用人单位不会有兴趣。有的学生找到工作后跟用人单位说毕业后再去工作,实际上无协议约束的约定并无法律效力。有的学生找到实习工作就去实习,可是没有明确是否实习后可留用。有些学生对就业岗位预期太高,如对单位规模、单位地点、岗位类型、薪水待遇、提供食宿、劳动强度等要求较多,超出自身的岗位胜任条件或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还有一些听障学生毕业前不想分心去找工作,可是企事业单位在学生毕业后招聘的工作岗位将明显少于就业季。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的就业准备不足,可能造成求职失败。
4) 人格心理。极少数听力损失程度严重的学生由于跟别人沟通少导致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心思狭窄、敏感偏执、自卑封闭等,这样的心理特点可能使学生在就业环节出现问题。
12用人单位方面
1) 社会责任意识。国家出台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相关政策,旨在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可是一些单位宁愿交残保金也不雇佣残疾人,有的单位弄虚作假(让残疾人拿残疾证挂靠等),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2) 雇佣听障人的顾虑。有的单位没接触过听障人,不了解听障人,存在距离感和顾虑。比如,有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对学生有意向,但技术部門却担心沟通有问题。有的单位中层管理人员对学生有意向,可是公司CEO级别的领导反对聘用听障人。2018年5月20日,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召开,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计算机专业听障学生准备较充分,但招聘会后被参会单位录用的学生很少。以上事例说明,用人单位对听障人的态度总体上是有顾虑的。
3) 单位内部环境建设。有的单位招聘了残疾人员工,可是不重视单位内部职工残健融合、平等尊重环境的培养和打造,不了解听障人需要哪些辅助支持措施、资源或设备,不关心听障员工的心理调适与职业发展。
13高校方面
1) 就业重视程度。听障大学生就业跟健听大学生就业不一样,渠道窄,难度大。大学一般设有专门的就业部门,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就业部门不是专门为残疾学生服务的,无法把工作做得细致和到位,比如无法给用人单位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无法留住潜在的优质就业资源,无法有效拓宽就业渠道等。此外,缺乏对专业教师的激励措施,专业教师在推荐听障学生就业方面参与程度不够。
2) 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如果针对听障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做不实、做不细,学生求职的过程可能会状况百出,不仅学生就业可能频频失败,还可能多次浪费就业机会。
3) 人才培养质量。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必须要及时变革,如果专业培养方案不及时调整和更新,则跟不上技术的进步。由于听障学生英语基础底子薄,目前计算机专业听障学生的英语课程教学效果距离学生高质量就业、升学需要相差甚远。一些学校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难以通过合作方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融合教育重视程度。国家从学前阶段至高中阶段一直在大力提倡和推广融合教育,而高校听障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形式还不够丰富,融合教育支持力度不够。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融合教育,2017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提出“推广融合教育”,可是接受融合教育的高中学生考入高校后,由于高校可能尚未做好融合教育准备,这些学生在大学期间继续接受融合教育的难度大,教育形式可能倒退至隔离式的教育。
14国家和社会方面
1) 宣传力度。国家的宣传不到位导致人们对听障人还是属于了解不够的状态。一些人对听力障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有人对听障人过度同情,有些单位过度低估他们的能力,还有的单位认为招收听障人有损公司形象,一些单位对国家扶持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政策也不了解。所以,国家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让社会上更认可听障人,对听障大学生有较深入的全方位认识,让用人单位更愿意接收听障大学生,让高校把听障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得更细致和到位。
2) 政策法规。有关残疾人就业政策方面的一些文件是引导性文件,缺乏具体的规定,或者不符合残疾人的需求,有的文件较难落实,难以维护残疾人的权益。按比例就业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规定,一旦违法,缺乏惩治措施,违法成本低。听障大学生继续深造缺乏渠道,如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缺乏单考单招类型的听障生招录渠道。此外,特教教师的相关待遇政策文件中没有正式提及高校特教教师,因此高校特教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的地位比较尴尬,一直无法正式享受相关待遇。
3) 残疾人联合会(简称残联)作用。各级残联具有推动残疾人就业的职责,会给残疾大学生推荐工作,可是用人单位一般优先选择障碍程度不重的其他类型残疾人,比较而言对听力障碍人士的接纳程度较低,因此残联在推进听障大学生就业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并制定可行的措施。
4) 国企和事业单位带头作用。虽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需按比例录用残疾人,但目前我国国企和事业单位按比例招收残疾人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带头作用发挥得尚不到位。
2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对策
在推动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方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短期内高校起直接和关键的提升作用,从长期看,国家政策起宏观的主导和支持作用。下面分别从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1高校层面
1) 充分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尤其要重视开发就业渠道的工作。就业相关负责人员需及时了解就业行情和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就业渠道,多与残联、聋人协会等部门沟通,多与用人单位沟通,注意维护与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关系。努力消除用人单位在聘用听障人方面的顾虑,协助用人单位处理面试环节联系听障学生等细节问题,帮助用人单位平稳过渡到熟悉听障学生的阶段。对于全国招生的高校,需加强外地学生就业辅导和外地贫困生就业扶助,注意开拓外地就业市场。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投入学生就业的环节,了解人才市场需求,并及时总结经验,反过来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有条件的高校可考虑承办当地每年的残疾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2)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加强简历书写培训,面试技巧培训,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加强挫折教育,加强心理辅导。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残疾人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就业前指导及就业后一段时间的支持。建议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提前开始求职和实习,如大四上半年開始求职和实习。
3) 加强专业教育。及时更新培养方案,保证教学内容不过时、不落伍。应动员学生多参赛、多拿奖学金、参与实际项目、考取行业证书,争取在某个方向上成为素质过硬、有专业特长的人才,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高校需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探讨校企合作的模式问题,使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切实受益。高校
可以采取多种积极措施提高听障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如重视大学英语课教学,培养方案中明确对英语证书(如托业桥、托业、大学英语四级)的要求,成立英语兴趣社团或小组,组织英语竞赛等。
4) 加强对融合教育的支持。可借鉴发达国家的部分经验,比如提供手语翻译、笔记记录志愿者、往届高质量笔记,使用语音实时转换文字技术,安排课后辅导等,高校可成立资源中心提供相应服务。
22国家和社会层面
1) 扩大宣传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用各种方式加大民众对残疾人的了解,用各种途径(如残联定期举办雇主培训会)全方位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
2) 促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建议专门开展调研,对听障人就业政策各个环节进行梳理,找到难于执行和有疏漏的政策或问题,如残保金政策、手语翻译服务、单位无障碍设施补贴、资格证书考试等政策,对执行和落实中的问题出台政策或办法进行解决。针对听障学生缺乏深造渠道的问题,建议根据需求增设残疾人高学历层次的教育机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立单考单招类型的听障生招录渠道。在待遇方面,尽快施行与中小学特教教师类似的高校特教津贴制度。
3) 充分发挥残联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出残联在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引领作用,并对听障大学生群体重点关注。积极开发就业渠道,动员企事业单位提供适合听障大学生的岗位,做好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工作。
4) 国企和事业单位带头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国企和事业单位带头按比例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招聘残疾人,招录的整个过程中不能歧视听力障碍残疾人。
23大学生层面
1) 培养技术特长。大学生应积极学习并通过参加比赛、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参与企事业单位真实项目、考取证书、钻研感兴趣的技术等方式提高专业素养,争取在学好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能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长,为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2) 重视英语学习。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英语水平,争取通过考级、托业桥、托业等方式考取英语水平证书。
3) 注重求职技巧的学习。大学生应合理调适就业期望,认真对待简历书写,应提高就业准备意识。加强面试技巧方面的学习,注意哪些问题是面试时需要避免的,哪些情况是需要跟用人单位进一步沟通的,尽量在坦诚的前提下和谐解决问题。
4) 拥有积极的心态。大学生应主动跟人沟通,心胸宽广,增强抗挫折能力,多读书看报,提高文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和行业形势。
24用人单位层面
1) 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用人单位需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听障人及雇佣残疾人的相关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规定录用残疾人。单位领导要充分重视招聘残疾人的工作,在招聘的过程中不排斥听障人。一方面,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很多,这些岗位可以直接录用符合条件的听障
人;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按需设计适合听障大学生工作的岗位,比如在其岗位职责中不安排电话交流的工作。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国企和事业单位应当带头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按规定招录残疾人。
2) 多了解听障人。企事业单位招录残疾人最大的顾虑是沟通问题,而实际上,听障人是可以有效沟通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与听障人的沟通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了。听障人的听力损失程度不同,有一部分可以讲话甚至打电话沟通,一部分面对面基本可以讲话沟通,剩余的一部分需依靠手语或写字(打字)沟通。在用人单位内部与听障人沟通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建设微信群,通知在群内以文字或语音信息方式(接收到的微信语音可以转为文字)发布;员工下载语音转文字的沟通软件,方便与听障人即时沟通;开会时
现场声音较大的情况下,听障人可以使用语音转文字的软件自动识别发言人的语音,此外也可以安排听障员工坐在第一排靠近发言人的位置,方便有残余听力的听障人听到,方便懂唇语的听障人识别唇语(会议发言人保持面向听障人发言);开会时安排专人帮助听障人记录会议笔记,会议PPT上多加说明性文字;同时招聘多位听障人,平时互帮互助,在会议等场合能作手语翻译的听障人给其他听障人作手语翻译;开会时使用语音实时转文字的软件,可连接到投影仪,并将文字实时投到屏幕上;重要会议或重要培训可以外请手语翻译、速录人员;等等。以上介绍了多种与听障人沟通的方法,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积极建设内部平等尊重的环境。用人单位应积极提升对残疾人的认同感,提高残疾员工参与度,给听障人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达到残健融合的目的。
3结束语
推进听障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学生的责任、用人单位的责任、高校的责任、残联的责任,也是政府各级部门、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计算机专业听障大学生就业,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大环境很关键,不过短期内最直接、高效、重要的作用来自他们就读的高校。残疾大学生的首次就业质量对学生职业发展关系重大,高校需努力为听障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积极联系当地残联、聋人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形成就业合力,并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与支持,这也是当前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孟繁玲. 河南省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J]. 河南師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5(2):229-231.
[2]孙博, 童欣, 邵辰, 等. 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探析[J]. 绥化学院学报, 2013, 33(10):54-56.
[3]童欣, 沈璐璐, 周志微. 基于人力资本形成视角分析聋人高等职业教育[J]. 中州大学学报, 2016, 33(3):115-117.
[4]黄锦玲, 娄星明. 聋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构研究——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9):229-230.
[5]邵辰, 童欣. 谈教育公平视域下聋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 绥化学院学报, 2014, 34(10): 41-43.
[6]王姗姗,韩梅,郭晨涛. 增能理论视阈下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 2016, 33(2): 101-104.
[7]童欣, 曹宏阁, 康顺利. 全纳教育视野下聋人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讨与尝试[J]. 中国特殊教育, 2008(12): 7-12.
[8]Schroedel J G, Geyer P D. Longterm career attainments of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college graduates: results from a 15year followup survey[J].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2000, 145(4):303-314.
[9]Corman J, Lussier R N, Say K. Need satisfaction of deaf and hearing employees[J]. The MidAtlantic Journal of Business, 2000, 36(1): 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