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影视编导人才培养特色探析

2019-09-10 07:22邢祥虎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艺术教育影视

【内容摘要】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为分析对象,重点阐释地方行业类高校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设置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众化;影视;培养特色;“新媒体+”

威廉斯指出“艺术是依赖于社会变化的”。①消费社会背景下,精英艺术日渐式微,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等大众艺术方兴未艾。

机械复制时代带来了艺术生产的规模化与批量化,传统手工作坊式的艺术生产被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的大工厂生产线所取代,艺术作品变成了艺术产品、艺术商品,其“稀罕的、特别以及独一无二的特点”受到冲击。不仅如此,艺术消费也由贵族式审美让渡于平民式消费。黑格尔说:“艺术不是为一小撮有文化修养的关在小圈子里的学者,而是为大众。”②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黑格尔这一说法越来越有说服力。英国文化学研究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著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认为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正在消弭,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除了表现在艺术的亚文化、生活转换为艺术作品外,还有第三层表现就是“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③费氏所表述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审美的关系就像中国的禅宗修行——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将佛法融入到穿衣吃饭、洒水扫地等日常行事之中。

正如豪泽尔所言:“东西不是生产以后才会变得流行的,东西是为了流行才生产的。”④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仅诞生了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而且也孕育了相应的生活消费习俗,使得包括影视在内的艺术商品有了“买家”,在市场上流行起来。维系艺术商品“生产——流通”链条的关键环节是艺术教育。大众化的艺术教育可以为这个链条提供两类人才。一类人才是艺术扩大再生产的产业人才;另一类则是艺术普及教育工作者。人们希望文化在向全部社会阶层开放之后产生一批新的人才,这种人才能提高“从自然趋势和本能中解放出来”的人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所以,艺术普及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实现“艺术总是希望取悦于人”的终极目的。

“时代潮流下艺术教育的精英化不但不能使我们大众的艺术素质全方位提升,并且还会使艺术文化陷入社会部分人的专利并趋于大众美育素质的弱化”。⑤具体到影视艺术教育大众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开设影视编导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

新中国的影视专业高等教育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先是在相关专业院校开展,“1992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设立了影视类本科专业,这标志着影视教育专业开始扩展到全国各类高校”。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大约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余所高校开设有影视编导专业,形成了专业艺术院校、综合类院校、行业类院校三足鼎立的办学结构。前两类院校办学成绩显赫,但行业类院校受制于学科布局、师资结构、生源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切不可盲目照搬其教育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青岛农业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地方行业类院校,该校通过设置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教育措施来突出影视编导专业特色,在影视教育专业领域中争得一席之地,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关支持。

一、服务青岛“影视之城”文化品牌建设战略,培养影视艺术工程师

青岛是一座与世界电影几乎同龄的城市,早在20世纪初青岛就与电影结缘。1907年9月4日,中国第一家商业电影院——青岛德国水兵俱乐部开始放映电影,据考证其比上海虹口影戏院(开办于1908年12月22日)还早了一年多。此后,张石川、胡蝶、“影坛三杰”洪深、孙瑜、崔嵬均在青岛经营剧院或者拍过戏、生活过。青岛被誉为“天然摄影棚”,早在1935年,《劫后桃花》就在青岛蝴蝶楼取景拍摄。进入21世纪,从CCTV-6提供的资料看,每年在内地摄制的影视剧中,近三分之一在青岛取过景。⑦此外,青岛还诞生了一大批影视明星。基于如此雄厚的影视文化资源,早在2008年左右,青岛市就提出打造“影视之城”的文化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影视产业。目前,位于青岛西海岸规模庞大的影视产业基地——“青岛万达东方影都”正在積极建设之中。

青岛农业大学是青岛地区最早设立影视编导专业的院校,早在2004年该校就招收了第一届60名编导本科生,此后一直持续招生至今。截至2016年,为社会共培养了9届780余名影视编导人才。目前,该校共有在读影视编导专业学生480余名。

该校经过广泛社会调研与专家论证,并结合自身学科布局、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及师资结构、学缘结构等进行SWOT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影视艺术工程师”,为青岛乃至胶东半岛、山东省培养“应用型”影视人才。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具备较强的中西文艺史论、影视艺术史论、影视技术操作、视频节目创作实战等专业知识,能在中小型、创业型影视传媒公司从事视频节目、微电影策划和制作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避免了与综合性院校注重培养影视理论研究人才的雷同,又避免了与专业艺术院校面向央媒、省媒、大型影视公司培养精细化、专门化尖端创作人才的雷同。

从开设影视编导专业的院校特点看,中国影视人才的培养机构呈橄榄型分布,位于两端的专业艺术院校和行业类高校较少,而位于中间地带的综合性院校则较多。可见,中国大量的影视人才是综合知识较广的通才,而掌握“一技之长”的专才较少,这种分布特点可能不利于影视行业健康和永续发展。

影视行业需求的理想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需求量巨大的是位于塔基的具有影视节目制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如摄影师、美工师、化妆师、灯光师、剪辑师、营销人员等,位于塔中间地带的是具有影视节目研发、创意能力的将才,如艺术监制、节目策划、模式开发等,而位于塔尖的则是需求量甚少的影视产品管理者、领导者。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总定位,随着社会环境、教育资源的调整而变化。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鼓励高等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青岛农业大学于2012年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在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建设、大学生技能大赛等方面全方位改革,与行业、产业一线的用人岗位标准看齐。编导专业先后调研了山东电影家协会、齐鲁网齐鲁拍客团、青岛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青岛影视动漫产业促进会、青岛电视台、青岛国家广告产业园、青岛平度电视台、青岛广电传媒有限公司、青岛鲁邦微电影拍摄基地、青岛盈挚影视公司、青岛金莽原影视公司等主要用人单位,这些单位可以提供12种工作岗位。

根据调研情况,制定符合微电影创作技能要求的培养目标,将编导毕业生的知识出口对准用人岗位的技能入口,实现由学生到职员的“零障碍转换”。

二、立足影视行业最新变革,凸显“精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21世纪的影视教育,其核心不是影视艺术教育,也不是影视技术教育,而是影视媒介教育”。⑧虽然该论断可能略有偏颇,但论者清醒地意识到了影视教育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其教育内容,这一观点对青岛农业大学影视编导专业也有些许影响。该专业紧随数字艺术时代、新媒体时代的最新进展,提出“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人才培养总要求。“厚基础”就是通过文化艺术理论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影视史论类课程的综合设置,为学生在文化底蕴、创新意识、历史眼光等方面奠定良好基础。“宽口径”就是设置影视技术模块、影视美学模块、影视产业模块、影视传播模块等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在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从第六学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意愿选修模块课程。从而实现专业分流,避免所学知识技能千人一面,在就业市场上同门竞争的悲剧。“精专业”指强化培养学生的“笔头、口头、镜头、手头”功夫。不仅注重训练学生的全面动手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影视思维,对编导业务的娴熟把控与管理能力。

“精专业”是整个培养目标的重点与灵魂,是影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青岛农业大学将其定位于写、拍、编、评、传几个方面:(1)掌握全媒体时代影视编导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熟悉影视制作的全部流程、各环节把控及组织协调能力;(3)文思敏捷,有坚实的文字撰写、观点提炼和画面表现能力;(4)具备独立的拍摄能力,对影像艺术表达有浓厚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技巧,熟练掌握灯光照明设备的布控;(5)熟练掌握视听语言,具备独立的非线性编辑、特效制作、音乐合成能力;(6)掌握常见的影视评论方法,能独立撰写影评、剧评;(7)普通话能达到二甲水准,熟练使用社交网络与新媒体技术。

三、艺术学科独立“升门”后,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

2011年,长期蛰伏于“文学”门类下的艺术学科被提升为门类学科,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科“升门”,“改变了传统的‘艺乃小道’、艺术仅只是‘形下之器’等轻视艺术的观念与行为,对于艺术的、人文的、社会的、精神的、审美的价值给予更充分的认识与评价”。⑨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理论的长足发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文化科学技术,艺术人才的成长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艺术专业教育,‘圈养’的艺术专业人才可能是技艺高超的‘艺匠’,但在才智和情感方面都很难说是完美的”。⑩在提倡艺术教育大众化的当下,更应注重受教育者的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夯实其专业发展根基,这一切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来实现。

青岛农业大学确立了文艺理论、技术实践、创新意识“三维合一”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合格的编导人才=深厚的影视理论×精湛的数字技术×敏锐的行业眼光”,这三方面是相乘而非相加的关系,任何一项为零,影视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就是零。

在上述课程设置理念的指导下,该校编导专业将影视课程由宏观到微观厘清了一条线索,即“能力体系—知识体系—课程模块—课程群—课程串”,称之为创新型课程体系。从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分析入手,归纳总结出影视人才的能力结构,再将该能力分解至知识体系,然后再倒推至课程模块。

首先,根据学校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青岛影视产业需求变化,确立编导人才的能力结构,即“实践创新、持续发展、能动的适应”三位一体、三足鼎立的金字塔结构。这三种能力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应用型教育导向——为“就业而教”的重要条件。其次,三种能力对应着三套知识体系,即精湛的数字技艺、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认知、深厚的影视理论。有影视学者指出,“艺术、人文与技术,可以看作是影视教育发展的三个支点,它们构建起中国影视教育发展的三维空间”。其实,这三套知识体系就是三个支点。最后,三套知识体系对应着三组课程模块,即视频节目创作、影视艺术史论、中西文化艺术史论。匈牙利电影理论先驱贝拉·巴拉兹曾说:“一个根本不懂文学和音乐的人,就不会被认为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个从来没听说过贝多芬或米开朗基罗的人也不能厕身于有文化教养的人的行列。”位于金字塔底部的课程模块是中西文化艺术史论,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文学、艺术常识,使其成长为有文化教养的影视人,改善目前艺术修养、审美趣味较低级的影视从业者队伍的现状。从源头上抵制和消除粗俗、媚俗、滥俗甚至价值观失衡的影视乱象。

这三组课程模块包含了五大课程群,即影视技术课程群、影视艺术课程群、影视媒介课程群、影视文化课程群、影视产业课程群。课程群以“影视技术+”的形式将其余四类课程组合在一起,重点学习影视技术专业知识,训练学生影视节目制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影视技术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设备与系统》《摄影艺术与技术》《电脑美术平面设计》《影视照明基础》《摄像艺术与技术》《影视非线性制作技术》《计算机动画设计》《电视节目包装》《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 《Final Cut非线编》《编剧》《电视栏目策划》《影视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评论方法》《视听语言》等。这些课程按照难易程度及影视节目制作流程构成了“拍-写-编-评-传”的线性课程串。

四、依托大数据研究报告,多方位进行影视教育质量审思

青岛农业大学影视编导专业自2013年起委托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数据调查公司连续三年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从就业情况、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校友推荐度等19个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考察分析。

1.非失业率

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是92%,2014届毕业生的非失业率为92.1%,2013届毕业生的非失业率是91%。其平均非失业率比全国非“211”本科93.3%低1.2个百分点。毕业半年即毕业第二年的1月以后,此时毕业生基本找到工作,他们能根据社会环境及岗位要求对自己作出全面评价。从调查数据看,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状态基本稳定,跳槽、离职、待业等非就業人员并不多,这表明编导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态较端正。

2.就业专业对口率

2015届编导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为47%,在传媒行业就业的占25%,考研占5%,从教的占8%。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45%,2013届是31%。而全国同类非“211”本科专业的对口率是52%。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是影视产业最密集的地区,而处于二线城市的青岛则弱得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所以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对口职业。

3.毕业生薪资水平

2015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501元(该校当届毕业生平均收入为3600元),2014届为3399元(该校当届毕业生平均收入为3454元),2013届为3019元(该校当届毕业生平均收入为3046元)。在全校36个专业类别中,编导毕业生收入基本处于第十名的位置。由于山东是全国知名的农业大省,农业领域高新技术密集,农、畜、果、林、渔等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公司众多且提供的工资待遇优厚,所以该校大部分农学类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较高,这无形中抬高了平均月收入的数值。而影视编导专业属于该校的边缘学科,其毕业生难以搏得大影视公司的青睐,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单位属于民营及个体,其薪资水平不会太高。仅从2013届编导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分布情况就可见一斑:“民营企业/个体57%,中外合资/外资 /独资4%,国有企业17%,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22%。编导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规模分布大致为:50人及以下35%,51—300 人17%,301—1000人17%,1000人以上31%。”

4.职业期待吻合度

职业期待吻合度指毕业生实际从事的工作与心目中理想工作相吻合的人数比例。这个指标反映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匹配度。2015届编导专业职业期待吻合度为50%,2014届为49%,2013届为53%。与全国非“211”本科毕业生49%的数字基本持平。认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毕业生中,有41%的人是因为“不符合我的职业发展规划”,有28%的人是因为“不符合我的兴趣爱好”。由于影视编导专业采取“艺考+高考”的招生政策,许多家长及学生抱有极强的功利心态,他们并非真心喜欢影视专业而报考,而是将艺考作为进入大学的跳板,导致“艺考热”虚火旺盛,恰似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一样。这种畸形的考试心态势必影响择业动机,毕业即改行、毕业即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5.现状满意度

现状满意度指毕业生对目前自己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指标。2015届编导毕业生的现状满意度为60%,2014届为61%,2013届为60%,这三年基本持平,比全国非“211”本科63%的现状满意度略低约2-3个百分点。青岛农业大学一直倡导“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培养观念,戒除毕业生择业时的浮躁心态和观望心理。在第三、第七学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邀请文化企业、影视公司等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往届优秀创业学长来校授课,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以“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为价值导向,告诫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积累职业经验。正如荀子《劝学篇》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编导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工作态度扎实,就业单位满意率在98%以上。

6.区域贡献度

调查显示,青岛农业大学毕业生中有82.5%的人在山东省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青岛(39.6%)。得益于丰富的影视方面的自然、人文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岛已经成为山东省内数一数二的影视文化名城。编导专业毕业生毫无疑问会首选青岛作为就业城市。

7.推荐母校就读率

推荐母校就读率是指毕业生面对亲戚朋友的咨询,是否愿意推荐别人去母校该专业就读。这个指标表明了毕业生对母校专业的认可程度及社会美誉度。调查显示,2015届毕业生推荐母校就读率为90%,2014届为91%,2013届略低,为87%。这三个数值均比该校平均校友推荐度74%高出近20个百分点。由于编导专业定位于“应用型”影视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实验实习等动手操作课程的比重,学生在校四年能学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专业技能。此外,该专业采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选拔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了“山东省大学生微电影工作室”“青媒电视工作室”和“SOLOMO新媒体工作室”等三个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可以开展项目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和一对一指导,培养了一批学生骨干和专业精英,从而带动了专业整体学习气氛。学生的影视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既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增强了学生“学影视、爱影视”的信心与自豪感。

五、创新创业教育浪潮下,利用“新媒体+”策略提升专业愿景

创新创业教育被誉为人类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既重视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創意人才培养(创新教育),更重视市场研判、产业分析等管理人才的培养(创业教育)。具体到影视编导专业,受教育者既能创作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更能培育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创新创业教育要将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搭建起供大学生边干边学、做学结合、以学促做的‘实践导向’教育培养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编导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不断改造提升,以适应国家新的教育政策。

针对青岛农业大学来说,比较有效的调适手段就是实施“新媒体+”策略。影像时代,包括微电影、短视频、手机视频、网剧在内的新媒体艺术蓬勃发展,以往“影像即权力”的精英垄断话语被消解,代之而起的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有摄影机”的众声喧哗的杂语。变化远不只如此,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播放平台的强势介入,轻易粉碎了电视台一家独大的媒介霸权。影视转身为宽带传播、跨屏传播。技术变革带来的影视准入门槛降低,这对青岛农业大学等地方高校的影视专业未尝不是好事,甚至利大于弊。

“新媒体+”战略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开展基于RBL (Resource-based Learning)的移动学习策略。“移动学习(M-learning)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技术驱动式学习”。利用微信订阅号、视频网站、手机App、慕课等网络资源,开展RBL移动学习,这样可以翻转课堂,打破传统教室的有限时空壁垒,学习者可以在无限的时空进行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人本主义的,更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心智技能。其二是在影视制作类课程体系中增大微电影、网剧等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权重,向学生讲授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有别于大电影的剧本、制片、拍摄、剪辑方式。其三是在影视传播类课程中增设新媒体传播类课程。培养熟悉新媒体、跨屏融合时代影视产业发展演化规律,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本领的影视人才。

时至今日,青岛农业大学影视编导专业已有14年的办学历史。该专业见证了影视艺术形态的更迭与演进,从传统电视节目创作到DV短片,再到微电影,再到网剧。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包括微电影、网剧在内的网络文艺迎来了又一轮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大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影视新媒体公司会大量需求原创网络文艺作品。类似青岛农业大学这样的地方高校影视教育再一次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注释:

①〔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8页。

③〔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④〔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57页。

⑤薛和:《高校艺术教育的大众化与专家模式的解构》,《艺术教育》2005年第6期。

⑥高红波、王婷婷:《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30年图谱探寻》,《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8期。

⑦王金胜:《艺术青岛》,青岛出版社2012年版,第147页。

⑧周安华:《建构民族影视的核心竞争力——从传媒变革看当代影视教育的方向》,《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⑨李心峰、孙晓霞:《升门以来艺术学研究综述(2011-2012)》,《艺术百家》2014年第4期。

⑩别敦荣、夏晋:《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李兴国、徐智鹏:《艺术·人文·技術: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邢祥虎:《地方高校编导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审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6年第4期。

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7期。

邢祥虎:《“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农业高校应用型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想》,《大学教育》2016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大众化艺术教育影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