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沂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与发展绝非偶然,而是科学技术赋能金融行业的结果。互联网金融具备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包容力较强,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且快捷的金融服务。惠普金融应抓住互联网经营快速发展的机遇,弥补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服务面积较小和信用经验不足的问题。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惠普金融有了更多的选择条件和途径,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机遇。鉴于此,下文对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惠普金融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希望为惠普金融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惠普金融;发展路径
基于小额贷款发展起来的惠普金融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小微企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惠普金融的推行与发展,每个人都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和机会。从某种角度而言,惠普金融体系就是金融服务,只不过是包含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的层面。就目前而言,金融服务体系可为更多的低端客户和贫困人口提供切实可行的金融服务,从而在逐步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惠普金融要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机会和切入点,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促使互联网金融成为加快惠普金融发展速度的推力,扩大惠普金融的覆盖面,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控制生产成本。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是互联网与金融企业融合的结果。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还有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诸多内容。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助力,并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金融行业的改革与升级,还是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都有赖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总而言之,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金融行业才能以更加稳定的状态朝向理想的方向发展。回顾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其发展总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分别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实质性金融逐渐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金融行业主要分为传统金融和非传统金融两个部分。其特点表现为发展速度较快,成本较低,但是需要面临极高的风险。这是因为网络技术本身就有着自由性较强和隐蔽性较强的特征,这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风险和隐患。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始终处于转型与改革的关键期,政府部门应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与建设集中在服务于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上,并借助互联网金融大环境发展惠普金融。
二、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难以摆脱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子
虽然,惠普金融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并有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支持,但是仍旧无法摆脱传统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突出表现为覆盖范围小,业务办理门槛高等。一般情况下,惠普金融服务会在经济发达地区提供较多的延伸服务,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能为人们提供基本服务,例如存款和汇款等,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县城和农村当中。传统金融机构设立准入门槛的原因在于防范金融风险与经营风险,也是其追求利润的重要表现。而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下,惠普金融同样存在办理门槛较高的问题[1]。如果小微企业需要办理与贷款相关的业务必须有担保,即便是购买理财产品也存在最低的认购额度。所以,小微企业仍旧无法借助惠普金融发展的机遇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是有大多数企业会利用非官方渠道进行融资或贷款。惠普金融与其他金融模式不同,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弱势群体,这部分人普遍存在信用等级较差的问题,且不会涉及到数额较高的业务。但是惠普金融则要在这一过程中承担过高的成本和风险,这些都给惠普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也是传统金融机构影响惠普金融发展的直接表现。
(二)发展水平不一致
事实上,经济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甚至左右金融服务水平,二者之间为正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同时,金融服务水平也会有所改善。然而,我国的惠普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问题。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高金融区集中于上海、天津等几个省份,除此之外,大部分城市和省份都位于低收入金融的水平之内。这也是导致惠普金融出现覆盖面较少的因素之一,此时应善于利用互联网金融覆盖面广、传播速度较快的特征,为惠普金融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发展惠普金融的策略
(一)强化监督,加强制度建设
本身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风险性较高的金融模式,而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惠普金融的发展,首先是威胁客户的信用体系,其次是有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经济犯罪,这给惠普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虽然,政府大力支持惠普金融的发展,并在政策和制度上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效果不甚理想,落实不到位,无法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管。相关部门应提高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利弊,强化管理,加强监督,利用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构建长效稳定的发展机制,促使互联网金融在惠普金融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政府也要根据整个市场环境和惠普金融的发展状况,灵活的调整各项政策和措施,利用行政干预的手段规范互联网金融的行为,为其指定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扩大覆盖范围,通过多种监管机制相互配合的方式降低金融风险。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另外,还要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开发安全性更强的软件,防范病毒和不法侵入,从多个细节入手,提高互联网惠普金融的服务水平与发展质量,这不仅为惠普金融的发展与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还可帮助互联网金融规避风险,提高收益。
(二)建设风险防范机制
近些年來,惠普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风险越来越大的问题,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风险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所以说惠普金融无法解决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难题。由此可见,要想解决惠普金融发展中面对的难题,必须结合互联网环境和整个市场发展趋势,建立安全可靠的防范机制与制度,利用制度的作用维护金融市场发展的稳定性。政府部门也要对互联网金融形成正确的认知,做好推广与宣传,促使全社会范围内的所有人意识到金融风险的严重性,形成防范金融风险的氛围,使得人们自行判断并识别潜藏在金融市场中的陷阱和危机。宣传金融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向人们适当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维护,促使人们学会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但是互联网金融风险较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府部门应意识到互联网交易管理的严重性,通过维护互联网交易安全的方式维护惠普金融的运行秩序。也可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诸多现代化的技术对用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全面的评估,借此明确其还贷能力和经济能力。还要配合互联网金融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不符合标准或未按约定履行的用户移至黑名单内,通过运用用户信用等级的方式来防范风险。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极为突出,例如数据庞大,这也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导致其无法在海量的数据中寻找到有价值且真实的数据,一旦出现失误,极有可能引发信用危机,泄露私人信息,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还会引发恐慌和担忧。由此可见,对互联网平台进行的监督与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利用技术建立相应的防火软件或防火墙,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的抵抗不法攻击或恶意犯罪行为,才能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具秩序性。
(三)创造发展空间与发展条件
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必要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丰富金融服务的产品和水平,政府要支持各类社会主体朝向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提供的优势以及发展空间,利用市场机制在价格中的决定性作用来发展普惠金融。所以,为了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和银行需要共同努力。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要确保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能够更好的发展。同时,银行方面,也应当完善自身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更多的人群能够体验互联网金融,尤其是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政府要出台积极的指导政策,提供政策保障,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环境予以改善[2]。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加快惠普金融发展速度的目标,必须借助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契机,搭建全新的平台与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创新型的金融服务。只有这样惠普金融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成绩,并被民众接受认可。实际发展过程中,惠普金融必须时刻关注国家的政策和规范,基于国家制度和行业法规进行后续的发展与建设,还要利用政府出台的各项制度为自身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与此同时,做好创新性的变革与完善,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品水平和质量的方式加快发展速度,尽最大可能控制成本,实现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龙曦侃,谢婷.互联网金融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7(9):13-18.
[2]孟晓华,乔璐萍,刘莉.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以汉中市为例[J].西部金融,2018,No.525(06):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