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晴
“你没有如期归来,是离别真正的意义。”
二十年的分离,冯婉瑜一直等待着陆焉识归来,二十年后的一封家书“我本月五号回来。”冯婉瑜每月五号风雨不改地去车站等候丈夫,一次次地等候,爱人却并未如期“归来”。
由张艺谋执导的《归来》于2014年上映,影片中对时代背景的处理仿佛是运用了“人像”摄影手法,虚化背景,将焦点对准人物,集中火力凸显了人物之间的矛盾——政治立场与血缘亲情的矛盾,围绕着“归来”这一个主题,从人物身上展现时代的伤痕。
首先是丹丹和陆焉识的矛盾冲突,丹丹三岁的时候陆焉识就被抓走了,在丹丹的成长里,父亲是缺席的,甚至因为父亲是个“老右派”使得她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父亲于丹丹而言是个抽象的“耻辱”标记,她想摘掉,她剪掉照片中的父亲,在父亲潜逃后坚决表态与“陆焉识”划清界线,后来甚至为了换回“主演”的机会而举报父亲,这一场年少懵懂的冲动造成了丹丹一生的遗憾,而这一切最后都在父亲宽厚的父爱中得到释怀。被自己的亲生女儿举报,陆焉识大概也曾伤心不已,但是他更愧疚的是自己缺席了女儿的成长,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归来之后,陆焉识一直不忘补偿,他“批评”婉瑜把女儿赶走,帮助女儿搬回家住,给女儿下面条,过去的二十年是无法挽回了,但是陆焉识仍希望余生能做个好父亲,让女儿“归来”。
其次,全剧中最激烈的就是丹丹和母亲的矛盾冲突。陆焉识潜逃之后,单位领导要求母女俩表个态,与陆焉识划清界线,与丹丹的坚决表态不同,冯婉瑜内心从来没有认为陆焉识有任何过错,而那一刻为了女儿的前途,她违心地说出那一句“明白”。而后冯婉瑜决定跟陆焉识走的时候受到丹丹的强烈反对,在女儿的前途和丈夫的安危之间,冯婉瑜道:“从小到大妈都为你想,这次得为你爸想。”冯婉瑜选择了跟丈夫离开,但最后因为女儿的举报,丈夫被抓了回去,冯婉瑜对于这一件事感到伤心难过,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愧疚,冯婉瑜一直无法释怀,直到后来失忆了,心里也忘不掉“女儿的不好”,这个心结是对丈夫的愧疚,她这一生为女儿想得太多了,那一夜把焉识锁在门外全因“为女儿着想”,她有愧于焉识,所以最后受到焉识的“批评”,得知焉识早已原谅女儿时,她终于解开了心结,让女儿重新“归来”。
最后便是陆焉识和冯婉瑜之间的温婉的爱情,命运横在他俩之间,造就了一生的“分离”。在火车站的那个早晨,陆焉识为了让婉瑜找到自己,不惜以身犯险从天桥底走出,挥扬着帽子大喊着婉瑜的名字,可是那一刻他并不知道婉瑜究竟来了没有,但是他又坚信婉瑜一定会赴约的,而婉瑜在天桥上看到来抓焉识的人时声嘶力竭地喊着“陆焉识快跑!跑!”两人都在不顾一切地奔向对方,而又被残忍地分开,这一别于婉瑜而言便是永别了,偏偏是这个她最爱的人,她不再认得,而陆焉识一直靠近,尝试重新走进冯婉瑜的生活里,但又一次次地被婉瑜坚决地推开,最后焉識选择了默默守护,就做那一个念信的人吧,给婉瑜念自己写给她的信,亲手将逝去的二十年光阴重新铺开在婉瑜面前,每月五号风雨不改地陪婉瑜去火车站接婉瑜挂念了一生的“陆焉识”,陆焉识用余生去陪伴婉瑜,去陪她等候陆焉识的“归来”。
影片虽然淡化了时代背景,但是观众不难从一些细节里品出时代的伤痕。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当单位领导告知婉瑜和丹丹陆焉识出逃这一件事之后,让家属表态与陆焉识划清界线,冯老师的犹豫不忍与丹丹的坚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丹丹在“文革”的氛围中成长,她对父亲的冷漠一直都是被肯定的,有一股不可思议力量割裂了亲情,凌驾于人伦之上,而这一切在当时又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这些都让人细思极恐。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丹丹是无辜的,在她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已经被判了罪,她甚至什么都没做错却因为这个父亲而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荣誉,这究竟是谁的错?丹丹?陆焉识?这应该是时代的错吧,然而承担代价的却是每一个小人物,还记得陆焉识去找方师傅理论却被方师傅的妻子骂退那一幕,方师傅的妻子,一个市井泼妇,骂出了那一个时代小人物的冤屈,是啊,谁又做错了呢?
《归来》在道具细节与人物细节的处理上也是非常用心。在《<归来>纪录片》中,负责道具的工作人员就提到导演是个十分认真的人,对于每一份道具他都要求逼真,细致到墙上的挂画、屋里家具的摆置,每一处细节都在把戏中人、戏外人带回到那个时代,跨越时空走进陆焉识与冯婉瑜的故事。令我最敬佩的一处细节是影片中陆焉识写了满满一箱信给冯婉瑜,为了使这箱信更逼真,工作人员到处搜集废旧纸片,有旧春联的边角、香烟的外纸壳、残缺的纸角……这些小小的细节无一不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现在能拍电影的人有很多,但是能拍好的人却不多,笔者觉得《归来》正是胜于细节,用细节带观众跨越时空,从细节中流露出人物细腻的情感,陆焉识在桥洞下等冯婉瑜时还不忘整理一下蓬乱的头发,擦净乌黑的脸颊,冯婉瑜每月五号去车站接陆焉识时总不忘对镜梳妆,抿起鬓边白发,这样的细节让人如何不感动呢?
《归来》着眼于“人情”之间的描绘,歌颂了爱情,在人物的爱情与亲情的冲突中一幕幕地演绎着时代的伤痕,而与其他“伤痕文学”不同的是其并未过多着墨于渲染时代背景的残酷,将更多的笔墨用于描绘人物的情感,展现人性的丑恶与美好。时代的伤痕,也是人性的伤痕,而张艺谋则是在那人性的裂缝中寻找着那一点被埋没的美好,那修补了时代伤痕的美好。
一次次“归来”的等候,陆焉识于冯婉瑜而言是真正的离别,这一别便是一生,一个用一生“归来”,一个用一生等候。无疑,在陆焉识和冯婉瑜身上,我们看见了爱情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