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影片《我不是药神》热映,引发了评论界对现实题材创作的思考,社会各界人士也掀起了了从政府高层对高价抗癌药问题、医保问题到现实主义电影的广泛讨论。从巴赞的理论来说,电影的发明其实来自于人的一种心理欲望,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摄影和电影摄影的本性,是人类排除“人为的”因素让摄影机自动生成完整的再现现实。《我不是药神》也因以摄像机的镜头语言投射社会现实,反映当下社会医保、高价药等现实困境而被公认为“现实主义题材”影片。
影片以现实主义为底色,将“陆勇案”改编为对既往社会事件具有强有力现时反馈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塑造了程勇这样一个处在法与情对立困境中的底层英雄人物,聚焦“英雄”背后卑微、静默的白血病患群体的生存困境,彰显出强烈的悲悯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影片首先聚焦的是一个交不起房租水电、家庭破裂,经受着事业、婚姻双重失败的小市民阶层——程勇,他一开始走上贩卖“假药”的道路只是源于最基本的物质欲望和经济需求。在这条“违法犯罪”的道路上,程勇也曾满足于短期内获得的大量金钱、沉溺于自我对卑微、弱势的白血病患者“药神”一般的自我满足之中,他在情与法的二重对立困境中铤而走险,谋求的是切实的经济利益与自我满足。然而面对日益紧张的风声,在正版与盗版的矛盾中、在情与法的道德困境中,程勇畏惧于违“法”的高成本代价,选择舍弃“情”与“利”一方的满足,率先退出了这场“高危”的死亡赛跑。
在这场与死神的镰刀和法律的天秤相抗衡的对抗战中,影片给程勇设置了两组阻碍力和一组助推力。阻碍力为缉拿售卖假药的警方与同样贩卖假药的张长林。张长林是程勇的反面参照系,也是影片对于将解决问题诉诸个体良知而非医疗制度改革的反诘。阻碍力一方人物的构建并非是单向度的,在情与法的对立中,警方并未完全处在敌对立场上,他们同样在情法纠结中犹疑动摇,这更增添了影片中的人情味。而助推力则为那群隐匿在程勇身后的静默、卑弱的白血病患者,面对财势庞大的正统售药方,白血病患者的抗议声微弱如蝇叫;而在程勇出现之后,无数的白血病患者胸中怀着对生的强烈希望,在苍白的口罩后,沉默地对他们的“药神”投来激切的目光;甚至于程勇为自保退出时,他们也只能沦落在绝望的泥沼之中保持着一贯的失声。白血病患者的生存困境和求生诉求成为主角的转变的助推力。程勇在获取金钱之后成立了自己的工厂,他与白血病患者本可以从此了断,然而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的死再一次将程勇拉回这场与死亡、法律的抗衡赛之中,主角程勇的角色转型和作为圣人的自赎之路也在患者群体的助推之下铺开。程勇最终仍是选择听从良知和情感的召唤,毅然踏上了救人和自赎的道路。程勇最后仍然是坐牢了,在情与法的纠结中,这一结局的艺术处理为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语境中留下了周旋的余地。
然而程勇最大的贡献除了舍弃自身利益和小我意识“英雄”光环之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将观众的目光从前景中的“底层英雄”转移到静默为作为英雄背景的白血病患者群体上。与程勇张扬世俗的商贾形象不同的是,以吕受益为代表的虚弱、静默、卑微的患者群体,他们一如衬托明星的夜幕,只能困在白色口罩之后保持缄默。然而程勇与阻碍力相抗衡的时候,作为程勇助推力的患者群体从背景墙中逐渐浮现、清晰,引起观众强烈的同情和共鸣:“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谁家没个病人呢?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呢?”没有痛哭、下跪的悲情戏码和强人所难的道德绑架,甚至没有人起身附和,他们在白色口罩后面静静地凝视,在沉默中等待生的希望,也在沉默中接近死亡。
其实,影片中的主角是根據现实生活中的“陆勇案”加工而来,现实生活中的陆勇与影片中的程勇相对应,然而与影片不同的是,现实中的陆勇本人却同样是一个白血病患者,影片将现实的“陆勇”裂变为“英雄小人物”程勇和“幕后静默者”吕受益。前者的在情与法的对立中、在与死亡的抗衡赛中不断成长,引导着观众的视角逐渐转向处于“静默背景”之后的白血病患者群,激发观众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从前期的“英雄”角色到后期逐渐让步于背景中的患者群体,程勇这一“底层英雄”的形象塑造才算得以最终完成。《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几度更名,就是想要消解传统影片中的“救世主”形象,还原一个简单的“人”的本质。《我不是药神》的影指导王博学说:“它不需要给展示环境与气氛留太多空间,它重要的是拍人,拍这系列事件中的真实人物。”
聚焦个性角色的同时,《药神》将镜头推向模糊的背景,主角光辉之下是微弱的生命个体,成功引导了观众将视点转向无法自主发声的患者群体,引发了强烈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乃至全国性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程勇的道德困境凸显的是戏剧的艺术冲突,而患者群体生存困境的个体挣扎却是表达尖锐现实的反射镜,这正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对个体生存困境的共情。
电影作为大众化艺术在直面现实生活乃至社会阴暗面的时候,也一定要给人们以温暖和希望,以人性和正义之光点燃人们内心善的温情与光亮。如同电影中独白: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我们批评现实、审视现实的同时,但我们也不放弃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对美好未来的坚信。
作者简介
汤菀慧(1999.03—),女,广东省梅州人,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