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草原的祝福踏歌而来

2019-09-10 02:43唐明
青海湖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牧民校长学校

2019年9月19日,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长江源藏族生态移民村的扎西拉毛和昆仑民族文化村的索南穿着节日的盛装,双手捧着吉祥的切玛和洁白的哈达,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走进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的大门。二人身后,整齐地跟着120位身着藏族传统服装的父母和身着崭新校服的120个孩子,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长江源民族学校的第一届新生入学礼。

这120名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是这个蓬勃向上的学校全新的力量和最美的希望。至此,这所栉风沐雨60年的学校已由最初的两三名学生发展为拥有在校学生700名(含住校生150名)、教职工56名、教学班级15个的现代化新学校,成为格尔木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和民族学校。

幽静美丽的校园,朝气蓬勃的孩子,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让它成为全省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最悦目的花儿。

马背教学:僧侣的慈悲和苦行

1958-1978:  20年的奔波点起牧区教育的星星之火

上世纪50年代的唐古拉山草原还处在蛮荒之中,延绵万里的原野,横亘古今的雪山,还有那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高地上的藏族人民,他们在马背上羊群中活着,他们在经卷上佛音中活着,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踽踽独行,仿佛不问世事。

但,不论他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世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带着这片原野和这片原野上的人们走向文明走向未来?怎样让这些世代卑微的牧民以及他们的后代明辨、懂礼?是那些有知识有远见的人早就开始思考的问题,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学习文化知识。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让这个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要让这个民族的人民自信而文明,必须要发展教育,要有“树之”的理想和行动!

怎样行动?

僧人尼喇嘛骑上马,行走在雪山原野之间,开始了他终生的事业——马背教学。

他不畏艰险,来到牧民的家中,教授那些热爱学习、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识文断字。尼喇嘛凭自己的力量风餐露宿地行走在这片原野上,为牧区的人们传经送宝。祖辈生活在这片草原以放牧为生的藏族同胞,并没有送孩子去学习文化知识的传统和意识,所以,尼喇嘛刚开始在草原上的“马背教学”并不顺利,很多牧民认为让孩子花时间去认识那些文字,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学习如何放牧牛羊更实际更有用。

但尼喇嘛并没有放弃,他利用自己僧人的身份,跟牧民们交朋友,为他们诵经祈福、做一些简单的佛事活动,他甚至还带着经文和医药,为孩子们授课的同时,也为那些牧区同胞们做更多的事。那时候,草原上人口稀少,游牧的人分散得很远,尼喇嘛常常走上一两天也见不到一户牧民,既艰辛又孤独,如果没有一颗虔诚的心,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很难完成这项工作。但尼喇嘛一直坚持,他把自己的爱、善良和虔诚无私地播种在这片古老而深情的土地上,深得当地牧民们的敬重和信任。

尼喇嘛的马背教学,是主动走到牧民们的帐篷里去教授孩子,没有真正的教室,也没有书本、黑板和粉笔,最简陋的时候,只能用大地当本子,用木棍当铅笔,他教孩子们算术的时候,就用牛羊花草等物做教具。对于表现特别好的孩子,他会把自己用的一点草纸和羊皮纸奖给大家。后来,尼喇嘛也会接受一些牧民们自发的资助,他把这些钱和物全部换成了孩子们的学习用具和书籍。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没有积攒下任何像样的财产,只有草原上流传的他的故事和他传授的那些永远也不会从学生们脑海里消失的知识。

尼喇嘛像位苦行僧,在这一片草原上,一走就是多年。虽然在1960年左右,就由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在草原上建立了稍稍集中和正式一点的帐篷学校,但尼喇嘛依然没有停下来,他一直在为那些更偏远、更不方便上学的牧区孩子们服务。

尼喇嘛和此后“唐工委游牧帐篷教学班”的老师们把这种马背教学方式坚持了20年之久,他们在这片雪山原野之间奔波,用他们的慈悲和苦行开创了唐古拉地区的文明先河,点起了牧区教育的星星之火,为后来现代化民族学校的建立走出了艰辛的第一步,他的功德必将被书写在史书的册页之上。

帐篷学校:高原的广袤和博大

1960-1970:  10年的坚守开启艰难的教育之路

1956年至1964年,唐古拉草原大片地区叫做柴达木工委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由海西州直辖,这时候的帐篷学校叫做“唐工委游牧帐篷教学班”,教学班的负责人先后由藏族教师昂扎巴、裕固族教师宋继承和藏族教师土旦担任。

土旦老师在职期间,即1964年,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改为乌丽人民公社,由格尔木市管辖。“唐工委游牧帐篷教学班”也正式改称为乌丽人民公社学校,校址固定在了乌丽。乌丽区位于唐古拉山北麓,长江源头沱沱河一带,北距格尔木市350公里,东距西宁1120公里,南距西藏拉萨约800公里。学校校址固定之后,进行了一些建设和较正常化的管理,学校当时仅有学生近二十名,老师只有三名。

雖然帐篷学校比起最初的“马背教学”来,师生们的教学条件都有了一些改善,但依然是处在极度艰苦的状态。老师们也会骑着马,像尼喇嘛一样到偏远的牧区,给那些不方便到学校去读书的孩子们上课,老师一个牧场一个牧场地转一遍,整个学期就结束了。大家把这种教学亲切地称为“牧读学校”,而现在村镇的许多工作人员的启蒙教育都是由这种“牧读学校”完成的。现任唐古拉山镇妇联主席的卓玛群宗大姐说,藏文的三十个字母和汉语拼音都是由骑着马来牧区教学的老师教会她的。

到帐篷学校来上学的孩子们的家都在牧区,到学校来念书,一走就是几天,有的更偏远地区的孩子,甚至需要十来天的跋涉才能到达学校。听老人讲,孩子们去读书,往往不仅要带着一段时间的口粮,甚至还要带着居家过日子的家什。其中还有一个故事,令人唏嘘。有一个孩子春天来到学校,放暑假的时候离开学校向家的方向走去,结果父母家人早就游牧到别处去了,那时候通讯根本不发达,他怎么也联系不上家人,孩子在草原上辗转了半个多月才和自己的家人团聚。这半个多月的时间,他遇到过狼,遇到过蹚不过去的河,艰险无法细说。即便这样,到了开学季,他又背着行囊长途奔波,回到学校。再后来,听说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了工作,走出了大山。

帐篷学校在唐古拉辽阔壮丽的原野上,是一个小点,被她拥在广袤深情的怀抱里。草原和草原人民像呵护着一盏灯,呵护着它。所以,极简的帐篷学校在几任校长和老师的坚守之下,度过了十个春秋,直到1970年,学校又再一次迎来了它新的历史时期。

完全小学:岁月的静美与艰辛

1971-2004:  30年的跋涉形成定点教学模式

1971年,乌丽人民公社更名为唐古拉山公社。1982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唐古拉山乡,“人民公社学校”更名为“唐古拉山乡完全小学”,校址也从乌丽迁至唐古拉山公社所在地沱沱河。

唐古拉山乡完全小学先后历任七位校长,分别是土旦(藏族)、洛桑金巴(藏族)、芮藏(藏族)、杨青措吉(藏族,女)、马彪(回)、巴桑(藏族)和更尕南杰(藏族)。各位校长最短任期为1年,最长的任期为11年,他们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和才华献给這坐长江源头上的学校。

完全小学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老师和学生们的食、宿、行都是问题。沱沱河地区平均海拔4700米,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2摄氏度,7月最热平均气温也只有7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气温零下25摄氏度,极端最低为零下34摄氏度,每年冻结期长达7个月。居住在这里的人,室内需要长年生炉子取暖,但学校经费紧缺,所以,只能买一些便宜的碎煤渣回来,拌些沙土,由老师们把煤渣打成煤砖,晾干备用。周末的时候,老师们还会带着高年级的学生去捡牛粪,用来取暖和做饭。为了能让孩子们吃上菜,夏天的时候,老师们也会在学校周围开荒种一点菜,但蔬菜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根本不好好生长,收成特别少,这些来之不易的蔬菜,老师们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们。

巴桑校长是一位极具才情和魄力的人,他从1985年9月开始担任完全小学校长,1996年3月才卸任。在他担任校长的这11年里,大刀阔斧做了几件“大事”,即使是很多年之后,也一直被同事和学生们津津乐道常常谈起。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十余年之后,已经初见成效,内地的市场经济也渐渐地影响到高原。学校、老师和学生们一样过着贫穷、保守的日子,高原学校自然环境本来就差,再加上教学条件很差,留不住优秀老师,也教不出优秀学生,学校工作多年没有较大起色。巴桑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校长,他不停地动脑子,想办法。他跟格尔木市教育局要人、要钱、要政策。他是往格尔木市教育局跑得最勤的一任校长,沱沱河离格尔木市420公里,交通极不方便,来回一趟,最少也得近一个星期,但巴桑校长从不退缩,一遍又一遍地上下奔波。

巴桑校长的奔波并不是徒劳,教育部门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尽可能地给予他最大的帮助。条件稍有改善,巴桑校长又开始琢磨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等问题,他在任期间,学校初步形成了正规化,学校已经拥有了10余名教师、90余名学生。

学校有了很大发展,但要带着这个发展的学校走向未来,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巴桑校长的脑海。他觉得除了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应该让老师和学生们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虽然得到了教育部门的支持,学校的开支依然入不敷出,困难重重。学校90余名学生几乎都是住校生,他们的父母几乎也都是牧区的牧民,很难承担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等费用,孩子们吃肉吃菜都是难题。老师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工资不高,花销却大,最主要的是还要在某种程度上负担学生们的生活。那时候,孩子们住校,周末也在学校,甚至寒暑假也不能被游牧的父母按时接走,所以,孩子们多数是分配给老师,几乎每位老师都会“包干”几个学生,周末和放假就带回自家,要管吃管住,还要负责给他们辅导功课,负担重,责任大,却得不到一点奖金或者补偿,老师们全凭着对学生的爱做着这一切。

巴桑校长心疼他的学生,也心疼他的老师们。

这个时期,国家提出“捐资助学”“集资助学”的办学理念。巴桑校长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出生在普通牧民家庭的藏族汉子深深地懂得牛羊的价值,他决定因地制宜,筹建学校自己的牧场。

巴桑校长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了教育部门、乡政府以及全校老师的支持,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出主意。最终达成一致,决定以学校的名义向全乡牧民发起捐赠倡议。这个倡议其实也遇到一些阻力,因为1985年,唐古拉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当时整个乡镇的牲畜量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二,牧民们的损失特别惨重,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虽然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资助,但时隔几年,牧民们的生活还是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有一些特别困难又没有孩子在上学的牧民并不太情愿捐赠牛羊,学校当时也充分考虑到这部分牧民们的难处,贷款2万元,给他们以适当的补偿,相当于用最低价购买了一部分牛羊。但绝大多数善良明理的牧民们,还是纷纷尽自己的力量为学校捐赠了牛羊。当时,学校的牧场共筹集到30多头牛、近300只羊。巴桑校长像个大家长,经营管理着这些牛羊,他专门雇人去放牧,根据学校的情况来安排这些牛羊,大家都说他爱这所学校,超过爱自己的家,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这所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上。

这是一笔不小的资产,学校的日子也确实因为这些牛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孩子们的教具、学习用品、餐桌上的肉和菜很多都是这些牛羊换来的,巴桑校长和全校的老师们心里充满了感恩和幸福,同时也觉得肩膀上的责任更重。

有了巴桑校长的经营,唐古拉山乡完全小学以昂扬的姿态在这片高地上努力顽强地生存着。1996年,更尕南杰继任校长之职,他也沿着巴桑校长以及前辈们的道路奋勇向前,在他任职期间,学校又进一步发展,教师人数达到20人,学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人,达到109人。

更尕南杰校长任职期间,学校的经济较有改善,他便开始在学校制度管理和校园文化上下功夫。那个时候,信息有了迅猛发展,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更多,更尕南杰校长建立了较为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并且开始创办了六一文艺演出,为了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春天带着孩子们去春游,夏天在学校里举办运动会,给孩子们启蒙环保意识,也给孩子们灌输热爱家乡和民族的理念。

受著名公益人杨欣的影响,更尕南杰校长和他的同事们深深地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尕南杰校长跟时任副校长的索南群沛决定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当中,在杨欣的倡议下,索南群沛副校长牵头于1999年6月建立了长江源第一小卫队,小卫队的日常工作由索南群沛副校长负责。卫队成员先由学校的老师们组成,后来,有很多学生和公职人员也加入其中,队员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到沱沱河沿岸捡拾垃圾、做宣传。后来,在索南群沛老师的倡议下,又成立了“藏羚羊保护小卫队”“青藏铁路爱路护路小卫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索南群沛老师把这项工作一直坚持到现在。索南群沛老师一提起他的小卫队,就会语调严肃又充满了自豪地说:“别小看我们的那个小卫队,是个小小的创举呢!这片土地,是我们自己的家园,保护她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希望学校:远方的希望和近处的留守

2004-2006: 迈向正规化的学校建设道路

在青藏高原,有一条闻名全世界的铁路,叫做青藏铁路,它起于青海西宁,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达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为“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这条铁路推动西藏进入铁路时代,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这条神奇的天路犹如吉祥的哈达,载着雪域儿女驶向发展和幸福之园。

铁路修建期间,有十多个铁路局沿线工作,他们不仅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修建了这条世界上最高的铁路,而且还充分发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工作作风,与沿线地方有很多接触,与地方政府和普通百姓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铁路修到沱沱河,铁路局领导到已经历经了30年风雨的完全小学参观,看到破旧的校舍、简陋的教学设施和来自全镇一多百名牧民家庭的孩子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和生活,还有二十多位老师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默默奉献,被深深地打动,他们决定以青藏铁路指挥部的名义,出资捐建一所希望小学。

2003年,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兴建了唐古拉山镇希望小学,在保留原完全小学老校舍的基础上,扩建了学校围墙,新建了一排砖混结构的教学用房,配置了20台计算机和150套学生桌椅、20套教师办公桌椅,校容校貌和硬件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

学校有新貌,学生有笑颜,这所与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一起修建的希望小学坐落在海拔4500米的沱沱河,与几十年前的帐篷学校相比,有了质的改变。

更尕南杰时任希望小学的校长,这位在职多年的老校长,看到焕然一新的学校,激动不已,但是,当他看到20台崭新的计算机整齐地摆在那里的时候,心里还是犯了难。因为学校里那时还没有通电,而且,就算有电,也没有人会玩这个“洋玩意儿”,总不能让这些新设备成为摆设吧,得想办法让孩子们与时俱进学会电脑,用上电脑。放眼看去,電脑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人类世界里发展着,他意识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不会使用计算机,那就相当于新时代的文盲。

为了能让学校通电,更尕南杰校长和索南群沛副校长想尽了办法,多次协调有关部门,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有达成心愿。但时间不等人啊,孩子们的青春不能等啊,更尕更杰校长一边向格尔木市教育部门打报告,请求参加市教育部门的计算机培训,一边自筹资金,买了小型的发电机。

索南群沛副校长是作为这所高原学校有史以来第一名参加计算机培训的老师,当然也是唐古拉地区第一位会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藏族老师。他培训归来,先在教师队伍里进行培训,教会了大多数尤其是几位青年教师使用计算机,还在高年级开设了计算机课。1999年,索南群沛副校长还建立了学校的试用网站,这是格尔木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学校网站。发电机很费油,为了减轻学校的负担,索南群沛副校长和他的同事们,自己出钱购买柴油,那时候,他们的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但为了自我的学习,更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一切都值得,他们身处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无私地为孩子奉献青春、才华和金钱,从无怨言,因为这些可爱的教育者,我们从那条驶向远方的铁路上看到奉献和爱,从这些孩子们身上,看到远方和这个民族的未来。

2006年,唐古拉山镇也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之列,国家在格尔木市南郊建立了生态移民村,政府斥巨资在村子里建了更具现代化的民族学校。128户407名牧民陆续搬迁到移民村里,孩子们也来到新的民族小学就读。更尕南杰作为当时的校长,理应随迁至新学校,但他考虑再三,决定放弃条件更好的、待遇更优的移民村学校,而是和同样作为教师的妻子继续留在了沱沱河。他坚持在沱沱河保留教学点,以方便那些还没有搬迁的牧民的孩子们就学。这一留,就是几年,当他完成教学点的工作回到村子里的学校时,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藏文教师,直到2015年退休。

移民学校:永远的梦想和新的探索

2005至今:探索民族教育新境界

2005年,唐古拉山乡撤乡设镇。

唐古拉山镇正是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草场面积4.98万平方公里,藏族同胞们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但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三江源生态恶化明显,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鼠害成灾等现象导致牧民的牲畜越来越少。为了阻止世世代代生活的草原继续恶化,为了天更蓝,河更清,草更绿,长江源唐古拉山镇部分牧民响应国家号召,开始陆续搬迁至四百多公里以外的格尔木市南郊移民定居点,当地政府在这里为他们盖好了房屋和学校。

新学校的名字叫做“长江源民族学校”,就坐落在长江源生态移民村村委会的对面,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9万平方米,设有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和幼儿园,是一所具有民族教育特点、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人性化管理的藏族寄宿制小学。学校成立之初,格尔木市教育局和政府相关部门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投入了很大的情感、心血和财力。

2006年9月1日,长江源民族学校敞开幸福的大门,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时任校长索南吉。这位漂亮的女校长有幸成为新校区的第一任校长,虽然她在职只有一年,但她为新校区步入正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来到学校,这里有我们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新的食堂、新的宿舍……这里一切都是新的,就连我们心目中的世界也是新的。”长江源民族学校的孩子们这样来表达他们热爱学习向往未来的心声,也表达着搬进新校园的喜悦之情。

2007年9月,商惜梅担任长江源民族学校校长。她这一当就是十年,她为这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太多太多,因为她的执着和热爱,民族学校在几年之内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学校先后建成了塑胶体育运动场,添置了健身器材,配备了医务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语音室、电教室和投影室班班通等硬件设备,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机构,新建寄宿部、食堂、教学综合楼,设立了校长室、校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少年宫、藏文教研室、语言教研室、数学教研室等教育教学机构,为学校的正规化、规模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7月,在学校工作10年的李军,开始担任校长,他深入推进民族教育和控辍保学工作;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思政工作;精准打造智慧校园、幸福校园;不断改善 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全面加强感恩教育、爱国教育、安全教育、养成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强化提升工会建设、关爱建设、考核方案、教学管理、考试办法、教学常规检查、教学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了学校机构和规章制度;制定了学校“1234567”管理工作理念和“1411”考试机制。

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学校的管理从规范化走向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智慧化。

李军校长认为:学校的品牌是课程。以特色课程为抓手,促学校品牌发展。品牌课程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等综合实力的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相当的情况下,课程品牌是学校制胜的法宝。为此,学校计划开展八大品牌课程,长江小卫队环保课程、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藏汉译文课程、藏诗歌课程、藏书法课程、藏体育课程、藏文艺课程、生活与修养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以战略的高度彰显学校品牌特色,让优秀的课程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形成自己独特的积极向上的課程文化品牌,促进学校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另外,为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学校还认真制定落实了学校安保“123456+12”长效工作机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学校获得了“海西州名校”,2018年获得“全国动感中队”、海西州“优秀学校”、海西州“平安示范校园”、海西州“卫生单位”,2019年获得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李军获得了海西州“模范校长”等荣誉。

长江源民族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丰富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学校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宣讲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多年以来,学校依托“七个结合”,创新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为亮点工作。

李军校长带我参观校园,他骄傲地说:“我们坚持‘建设幸福的民族校园,奠基孩子的幸福未来’的办学理念,我们把孩子的幸福放到第一位,我们要办教师和学生幸福指数最高的民族学校。”看着校园里像风一样自由奔跑着的孩子,他们的率真像天空之蓝,他们的淳朴如潮水之碧!没有谁会怀疑他们那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幸福,这个词地深深打动了我。我想,幸福教育,这应该就是长江源民族学校探索民族教育的新境界吧!我紧紧地握住李军校长的手,对他表达深深的敬意和祝福,希望他的“幸福教育”理念能够更深入更完善,给更多的孩子带来更大的幸福,也为当下困境的教育行业提出新的可能性。

迄今为止,从这所高原民族学校毕业的学生已有成千上万,这些孩子们有的上完了初中,有的上完了高中,有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有的穿上军装应征入伍,还有的学成之后,选择回到镇上和学校工作。

站在这敞阔而充满了朝气的校园中,展望未来,没有人不心潮澎湃,憧憬着这所民族学校美好的明天;但我们如若回首昨天,更会感慨万千,这所有着60年历史的民族学校,带着一路风雨和泥泞,一路花香和风景,一路希望和梦想,从草原深处踏歌而来。

作者简介:唐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格尔木市作协主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30届青年作家儿童文学高研班。出版《把家安在格尔木》《心无杂念》《小妖一米》、 “小马驹”系列丛书等。现任《格尔木》文学杂志执行主编。

猜你喜欢
牧民校长学校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商人买马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