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外语学习常常感觉焦虑,面对五花八门的外语培训学校的广告轰炸,家长完全没有抵抗力,尤其是对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这件事情上家长有很深的执念。笔者试图从语言关键期假说这个问题上入手,分析关键期是否存在,关键期的具体所指时间段及其内容,旨在给家长们阐明启示关键期假说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同时建议孩子学习比较合理的开始时间,给家长一颗定心丸。
【关键词】外语学习;关键期假说
【作者简介】易俗,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和英语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新的标准“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调整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由此可见高考外语的选择从以前的三门发展到了现在的六门。面对这个新的标准,坊间开始有了很多新的解读,比如出现了以后的孩子只会英语是不够的,必须要学第二门外语的说法,很多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乱了阵脚,认为之前单是把英语学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还要学第二门外语。于是家长们更加坚定了要尽早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赢在起跑线的想法。从现在学校的外语课程开设情况上来分析,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外语教学还是以英语为主,之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是从初一开始的,但现在中国儿童如果就读公立学校,那么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就要开始进行英语学习。如果选择就读私立学校英语的教学就开展得很早了,一般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设置了英语课程,基本上大多数私立小学也是从一年级开始英语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家长们一方面想办法给孩子报名上教英语的学校,或者是双语学校,另一方面争先恐后为孩子报各种线上线下外语学习班。目前中国儿童外语培训业的火爆情况空前,除了一直以来的大热门——英语,开始有了日语、法语等培训班,但还是以英语培训为主,这些培训班的广告紧紧地抓住了家长们对于孩子外语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焦虑,给家长们灌输:儿童有语言学习关键期,家长切不可耽误孩子的英语学习。面对“语言学习关键期”这种看起来很专业的词汇,家长听了一般都会被唬住,那么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谈一谈关键期假说的起源和发展,它的具体内容,为家长分析一下儿童的外语学习,是否真的越早越好,是否可以赢在起跑线。
一、关键期假说简介
1. 关键期假说的起源。由于“语言学习关键期”长期被语言教学界人士挂在嘴边,人们常常误以为关键期假说为语言学家首创,然而关键期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生物学研究,指的是个体对于某种特定刺激最为敏感的时间段。Lorenz(1937)观察到鸭和鹅在刚刚孵化出的头一天内发生一种印刻现象,会把第一眼看到的移动有机体认作自己的母亲,这种现象会在30小时之后消失。Gould(1987)和他的同事也在对白冠雀的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的现象,白冠雀的雄雏雀只能在出生后的40-50天内听到成年雄雀的某种叫声,并学会鸣叫。这个关键时期一旦错过,雏雀就很可能失去鸣叫的能力。
Penfield & Roberts(1959)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人类的语言能力高低与大脑发育程度有很高的关联性,并从神经语言学角度提出了大脑可塑性假说(Brain Plasticity Hypothesis),他们认为人类在10岁以内能够自然、轻松地掌握一门语言,而到了青春期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因为侧化现象而发生了改变,学习语言会相对吃力。Lenneberg(1967)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语言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他认为语言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必然受到生物机制的制约,因此儿童从2岁到10-12岁这段时期,因为大脑左右半球都同时调动进行语言学习,能充分发挥生理机制的优势,从而快捷的习得语言。青春期以后同样因为侧化现象,大脑丧失了之前的优势,语言学习的效率急速下降。
2. 关键期假说的发展。我们要注意到最初关键期假说研究是以一语即母语为研究对象的,Penfield & Roberts 发现婴儿出生时大脑皮层有一个最终用于语言和感觉的区域功能未定,像一塊空白的石板,可以在上面印刻大量的内容,此时学习语言效率极高,甚至可以同时学习几门语言,然而随着孩子年龄超过10-12岁这个阶段,语言中心的功能固定了下来,不能再向大脑皮层的另一侧进行迁移,因此学习语言的效率不及以前。Lenneberg从神经元的发育上发现:孩子从出生到2岁是神经元迅速生长的时期,从2岁到青春期,神经元生长变缓;青春期之后其增长就基本停止,神经系统弹性大大降低,其顺应性和重组能力逐渐丧失,自然习得语言的能力逐渐弱化,学习变得困难。Lenneberg强调青春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节点,青春期之前是最佳时期。之后有学者在一语习得框架下的关键期假说提出质疑,因为很难找到完全不接触语言的孩子,无法证明。很多学者对关键期提出了不同看法,Krashen在大量分析了关键期假说后提出大脑的侧化年龄为5岁。Pinker(1994)《语言的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中提出,人的语言学习能力在6岁达到顶峰,这种能力随后逐渐减弱到青春期或者稍迟一点,过了这个时间就很少有人能掌握这门语言了。Scovel(1988)认为在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中,只有发音存在关键期,词汇、句法学习与语音学习是完全不同的路径。Oyama(1976)在语音习得方面,也提出了敏感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并认为语言习得的能力和敏感度不是突然终结的,而是逐渐减弱的过程。
由于只在一语习得框架下谈关键期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对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的研究开始在二语习得领域展开,Asher & Garcia(1969)在他们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发音最为本土化的是到达移民国家时年龄为1-6岁的移民,发音其次是7-13岁到达的移民,发音最糟糕的是到达年龄在13-19岁区间的移民。Long(1990)也在自己的实验中发现,6岁之前开始学习二语的孩子,语音都很纯正;6-12岁之间开始学习的孩子有的有口音,没有的没有;12岁以后才开始学习的人,一般都有外国口音。在众多研究中,Johnson和Newport(1989)的研究最为权威。他们于1989年对46名母语为朝鲜语和汉语,移民至美国年龄分布于3-39岁的受试者进行了口头测试,发现3-7岁就移民的受试者英语水平和当地人相当;8-16岁受试者英语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16岁以后移民者,语言水平远远差于低龄组,同时发现移民英语水平的高低,与在美国的居住时间长短没有必然的联系。由此Johnson和Newport认为关键期是存在的。他们于1991年将受试中国人按照到达美国的时间分成4-16岁到达和成年后到达两组,结果证明到达年龄越小英语测试成绩越高,年龄越大则越差,同时年龄越小英语受母语语法影响则越小。Johnson(1992)后来经过反复验证1989年和Newport进行的实验,发现7岁前移居美国的受试者语言水平与本国人相当,7-15岁受试者对语法的掌握程度逐渐下降,在这写研究中,Johnson提出7岁是英语学习能力衰退的起点,而非青春期。Birdsong(2006)提出了一个更为新颖的看法,他认为将青春期作为二语习得成功与否的临界点是不合理的,他提出了“机遇窗口”(Window of Opportunity)的概念,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机遇窗口从出生一直延续到27.5岁。由此,关键期假说研究在二语习得框架下得到了更为充分地讨论。
3.语言关键期的几个关键总结。从关键期假说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关键期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很多专家从生物学、脑科学、认知神经学、语言学方面进行讨论,其中大部分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期是真实存在的。
但学者们对关键期假说的一些方面存在很多不同意见,而分歧之一主要集中在语言关键期的确切时间段这一点上,有的学者认为是从出生到6岁,有的学者认为是从2岁到青春期,有的学者认为是两个关键时间点——7岁和青春期,还有的学者认为学习语言的机遇窗口从出生延续到27.5岁。总结一下,其实能够看出两个重要的时间段,一个是从出生到6-7岁,一个是从6-7岁到青春期,前面一个时间段是人类语言学习能力的高峰,后一个阶段学习能力依然不错但开始逐渐减弱,青春期以后语言习得能力明显不及之前。但是整个过程绝不是断层式的变化,而是逐渐发生的。
学者们的分歧之二在于是否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关键期。我们可以从之前的分析看到,部分学者认为语言作为整体存在关键期,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只有语音学习存在关键期,而词汇和语法学习不存在关键期的说法,相当一部分学者提出低龄阶段的孩子语音习得能力很强,口音更地道,基本能和当地人相当,但在词汇语法的学习运用方面,和年长的人比较没有明显的优势。
总结一下,就是大多数学者对于语言关键期的存在是认同的,但是对于关键期的起始时间却有不同看法,但有两个时间段是反复出现的,一个是6-7岁,一个是青春期,并且很多学者都认可语言学习能力的减弱是逐渐的,而非激进的。而谈到语言学习内容,则能够比较肯定的是语音习得一定是年龄越小越有优势,但是对于年长的人习得第二语言也是大有希望,尤其是在词汇及语法方面无须担心。
二、对于家长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讨论,可以看到语言关键期在学术界虽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是大部分学者是同意其存在的,其时间范围虽然界定众说纷纭,但从出生到6-7岁,从6-7岁到青春期这个阶段是主打,有学者认为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关键期,有学者认为只有语音的学习存在关键期,那我们总体还是可以得出结论,语言学习关键期绝不是各路培训学校用来忽悠家长的手段,它是真实存在的。综合以上讨论,笔者认为外语学习还是越早越好。赶在语言学习关键期,趁着孩子的语言吸收能力最强的时候,给孩子创造条件学习外语,绝对是很明智的选择。
从时间成和精力本上来看,中国大多数家庭,一般情况下安排孩子3岁入幼儿园,在三岁之前基本没有学业的压力。3-6岁是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习的时间,幼儿园的学习以心智启蒙为主,主要是各种有利于智力和身体发育的活动及游戏,不存在学业繁重的问题。6岁至12岁是小学阶段,多数就读公立小学的孩子在这个阶段是下午三点左右放学,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在学校托管到5点左右,能把作业完成,私立学校则在校时间不等,甚至有寄宿制学校。但无论怎么分析,在时间上,从小朋友出生到12岁,是闲暇时间最多的时间段,而从出生到6岁这个时间段更是如此,那利用这个时间给孩子把外语学习打好基础,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不要等到初中再去挤时间来补英语,孩子压力就太大了。因此从分散压力的方面来看,早学英语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孩子出生以后为其选择靠谱的早教中心,选择双语幼儿园和小学,给孩子报负责任的培训班,是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的正确选择,在孩子语言学习能力最棒的时候开始安排学习,能够为孩子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此还要解决家长的另一个担忧,很多家长担心在孩子6岁入小学之前就学习英语,孩子会分不清楚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从而导致孩子语言体系的混乱,英语学不好,语文也耽误了,因此认为孩子应该在把拼音学完了以后再来学习英语。在此,笔者必须给家长一个定心丸,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中,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这种机制以生来就有的普遍的语法知识为依据,对所接受的具体的语言素材信息进行处理,并且逐渐形成一套个别的、内化的语法系统。英语和拼音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不是完全孤立的存在,而是以汉语、英语为背景的语言环境中存在。笔者不否认在最初同时接触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的时候,会有部分孩子有一定时期的混淆现象,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语言的积累,很快孩子强大的语言习得机制,能够帮助他们分开两者。在对很多双语家庭的孩子的观察来看,这种混淆在长期来看是基本不存在的。因此,家长切不可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混淆而将孩子的外语学习放到拼音学习之后,这是毫无理论依据的。
再从高考这个比较现实的方面来讲,现在我国高考开始给了孩子除了英语之外另五种语言的选择,它们是日语、俄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看起来好像孩子的选择变得更多了,但事实上这又带给了家长更多的焦虑:学一门外语已经不足够了,英语是必修的第二语言,除此之外还要再学一種。笔者认为,这种焦虑的实质是一种不健康的攀比,选择一门外语即可。比如孩子可以不选择英语,转而选择另五种语言,但这个选择的问题在于能够教授除了英语之外的语种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实属少数,很难找到就读的学校,但其优势在于选择人群比较少的小语种会因为学习人数较少,考题深度和难度有可能会相对低一些。但是,对于语言天赋较好,家庭经济宽裕的家庭来说,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同时选择另一小语种作为第三门语言进行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此我的建议是要在小朋友处于语言学习能力较强、闲暇时间最多的时间段开始第二门语言甚至是第三门语言的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此笔者要提醒广大家长的是孩子在学习第二门语言的同时,不可以把汉语这个基本语言的学习忽略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对于英语学习的狂热已经达到了一种不可理喻的地步,从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开始就进行全英语胎教,孩子出生以后也是全程父母跟孩子说英语,听英语歌、看英语动画片、读英语绘本,美其名曰创造完美的英语学习环境,这反倒导致孩子汉语能力无法建立。语言学习关键期不只是在外语学习上的关键期,而是所有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学好汉语,因为语言承载着文化,是一个人扎根的必须,这对于孩子建立文化身份认同至关重要,对于民族自尊心的建立必不可少。从孩子长期的学业发展来看,语文的比重大于二外,国家教委反复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为了孩子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汉语学习是重中之重。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孩子建立起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第二外语的学习能起到很大的正向迁移作用。抓住孩子语言学习关键期,将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二者兼顾,是家长的最佳选择。
但是,如果孩子已经错过了所谓的关键期,家长也不需要过于焦虑,现在关于年龄大的语言学习者外语能力方面的研究也有了很多的进展,Burstall(2010)针对英国8岁开始学法语的实验组和11岁开始学习法语的控制组学生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13随时,实验组孩子听力好于控制组,但双方在阅读和写作成绩上能力相当,甚至控制组有更好一点的趋势;16岁时,实验组学生在听力上依然好于控制组,但是说的能力相当,读写能力上比不上控制组。这和某些学者提出的关键期更多的是在语音学习上的看法有一些共通点。加之年龄大一些的学习者认知发展程度更高,逻辑分析和理解能力也更强,因此在学习二语词汇、语法等方面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在中国现在的教育现状下,大多数学生还是主要依赖学校外语教育,如果孩子外语学习起步已经晚了,也不需过于焦虑,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年龄大的学习者也有一些方面的优势。但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综合之前的讨论,能够早一些给孩子进行外语教育,对孩子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参考文献:
[1]Asher J J, Garcia R. The Optimal Age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J]. Modern Language, 1969, 53(5):334-341.
[2]Birdsong D. Ag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A Selective Overview [J]. Language Learning, 2006, 56(S1):9-49.
[3]Burstall C. Primary French in the Balance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10, 10(3):245-252.
[4]Gould J L, Marler P. Learning by Instinct[J]. Scientific American, 1987, 256(1):15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