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工人力量

2019-09-10 19:14李双星
中国工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宝鸡市宝鸡中铁

李双星

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以来,缀连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陕西省宝鸡市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历史文化风貌,在新时代展露出新光芒。

回望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历史,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纽带,连通着中西方繁荣的商贸往来。在这条长达7000公里的古老商道上,车轮和骆驼川流不息,国家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促成了一段人类历史上的商业奇观。

历经千年风云变幻,如今,古丝绸之路正焕发出新生机。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以来,缀连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陕西省宝鸡市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时代展露出新光芒。

9月9日,由陕西工人报社、宝鸡市总工会主办,陕西省建设工会协办的“全国工会媒体丝路行”在陕西省宝鸡市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工会媒体在为期3天的采访中,以宝鸡为起点,聚焦产业工人,记录并见证他们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贡献出的工人力量。

“智造”工业母机

2018年4月,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两台新一代全智能机床概念机,亮相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被业界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床”。

从50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机床维修厂,到今天的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智能制造基地和机床出口基地,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鸡机床”)的发展要义里不断地写下“创新”二字。

走进宝鸡机床的展示车间,一系列智能机床、柔性加工单元、智能制造单元、自动生产线等产品引人驻足。数控机床将一个个锃光瓦亮的汽车轮毂吐出,大机械臂如同人手一样,不停地将加工完成的汽车轮毂夹起放置在展示台上,过程连贯灵活。

用人才推动创新,用创新带动技术升级,这是宝鸡机床在几十年改革浪潮中摸索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宝鸡机床便开始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到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技术骨干一助理技师一技师一高级技师一宝鸡工匠”5个层级的技术工人职业生涯晋升通道。

而在人才成长五级通道的基础上,宝鸡机床又设定了五级技能工作室:国家级、省级、市级、公司级、车间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位技能大师身上都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技能人才的重任,徒弟的技能是否得到提升被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今年49岁的麻建军,1989年进入宝鸡机床时还只是一名普通的试车工,但现在,他已经成为能突破多项技术难题的知识型工人。从普通技工成长为高级技师,不仅有麻建军,还有立式加工中心的翟江利。

在宝鸡机床,像麻建军、翟江利这样的高技能人才共有300多人,其中有3人荣获陕西省“三秦工匠”称号,他们的蜕变都离不开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推动。

搭桥“一带一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宝鸡布局了一系列重点工业项目,奠定了宝鸡的工业基础。70年来,宝鸡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从一个老工业基地逐渐变为装备制造业强市。其中,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用一座座宏伟的超级工程,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桥梁建设工人的伟力。

“‘一带一路’沿线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刚刚开通的中马友谊大桥,钢箱梁结构就是我们提供的。”中铁宝桥的工怍人员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言语间充满了骄傲。

建厂53年来,中铁宝桥在我国钢桥梁、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史上写下了诸多传奇。众多世界闻名的地标性桥梁都出白中铁宝桥之手,如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成贵铁路金沙江大桥等。在这些世界级的桥梁工程中,象征着中国与马尔代夫两国友谊的中马友谊大桥显得尤为特殊。

据了解,中马友谊大桥是印度洋上第一座跨海大桥,也是首座在珊瑚礁岩体上建造的大型跨海大桥。珊瑚礁地质、海洋高盐环境对桥梁结构和材料影响很大,给大桥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

中铁宝桥扬州公司主要承担大桥上部结构的主梁制造和吊装工作,大桥副总工程师侯勇介绍,由于当地的海浪较大,吊装主梁的时候,船晃动得非常厉害。因此,中铁宝桥的工程师专门设计了减震的设备,方便现场吊装。同时,桥梁钢板采用低温压力容器钢,以适应当地特殊复杂的气候环境。

此外,为了确保达成桥梁100年的使用寿命,桥梁主桥上部结构采用了“混凝土V构+叠合梁”的混合梁(也称叠合梁)方案。这样既能确保长联大跨受力合理,又可避免涌浪对大节段主梁吊装的影响。

经过3年多的艰辛建设,这座在构想之初便被当地人认为是天方夜谭的桥梁终于挺立在一片蓝海之上。回忆起大桥通车的场景,来自中铁宝桥扬州公司的中马友谊大桥现场项目经理秦勋记忆犹新。

秦勋说,马尔代夫人口很少,但是大桥通车时,现场来了两万多名观众。大家共同见证了中马友谊,也感受到了中国桥梁建设工人的先进技术。

引领文化远航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陕西宝鸡市各行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除中铁宝桥贡献出的硬实力,更有以西凤酒为代表的品牌企业带着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远航。

2018年10月19日,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一带一路”主题文化经贸推介会上,西班牙客商保罗·卡斯蒂略端起一杯西凤酒,细细品尝起来。

放下酒杯后,保罗·卡斯蒂略这样点评:“西凤酒的口感非常顺滑、柔和,给人感觉比较舒服。”拥有3000年历史的西凤酒,如今正走出国门,以其独特的醇香征服着外国友人。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创建的国营陕西省西凤酒厂,又称“酒中凤凰”。在中国四大名酒中,西凤酒独一无二的“酒海”储存方式成为它区别于其他名酒的显著特征。

赵均劳是西凤酒厂非物质文化“酒海”制作传承人。在酒海的制作间,赵均劳有一把存放的“扫帚”,这把扫帚不是用来扫地的,而是他用来检验酒海内层糊纸是否过关的“秘密武器”。用扫帚轻扫—下糊纸,如果声音沙沙响,便说明其中还有空气,黏合度不足;如果声音感觉比较密实,则说明制作比较优良。

从1992年成为学徒开始,赵均劳就一直钻研着酒海制作的绝技。刚入行时,他每天只会用刷子在糊纸上刷黏合剂。看似简单的刷纸动作,真正掌握窍门也得刷个两三年。用劲大了,纸就刷破了;用劲小了,纸又刷不透。师父告诉他,只有等手刷出了泡、刷出了茧,才算功夫到家了。

与赵均劳类似,被誉为“制曲界的科学家”的李宗信也坚持用技艺打造品质。他在西凤酒厂制曲房工作了38年,每天都要观察天气状况,记录室外和曲房的温度和湿度,200多本工作笔记写满了制曲的观察和心得。

酒曲最主要的衡量指標是发酵力,发酵力达到0.7为合格,0.9至1.0为优秀,李宗信培育的酒曲最高发酵力则达到了1.2。在西凤酒厂一批批像赵均劳和李宗信这样技艺精湛的工匠,不懈打磨技艺,守护西凤酒的千年美誉。

传承3000余年的西凤酒演变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它更象征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开展,以西凤酒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也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自身的古老魅力。

经过70年发展,目前宝鸡市工业企业达到6200余户,形成了汽车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了“制造宝鸡”之变。

迎着“一带一路”的曙光,宝鸡各行各业的产业工人奋进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以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为两翼,踏上“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宝鸡市宝鸡中铁
海峡情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 宝鸡市群文系统美术摄影书法干部培训班顺利举办
太阳第一家
宝鸡发布城市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行动方案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中铁置业·中铁城启幕盛典举行
中铁·银座尚筑 迭代公寓 国匠品质
宝鸡市青铜器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Suicide
中铁置业投资开发的中铁·西安中心顺利交付使用大楼高达238米,西安商务办公从此进入“摩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