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责任意识缺乏及解决策略

2019-09-10 07:22:44谭佳佳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心责任

谭佳佳

责任意识是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但现实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非常薄弱,存在诸多问题。造成这一结果,有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小学生自身多方面的原因。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生成,首先要抓好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最为重要。

责任意识 教育 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23-01

责任,是高级生物存在于社会的身份的本能义务,是一种认同社会角色要求,主动约束自我的价值取向。责任意识,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和心理品质。

1.问题的提出

然而目前,就以我所从事的小学教育实践来看,现实中,小学生在责任意识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自我意识强,对长辈没有礼貌,遇事就轻怕重,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学习依赖型强,出事推脱责任。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已有17年,在笔者个人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样不容忽视。

2.当前小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成因

治病救人,须对症下药。解决小学生责任意识单薄的问题,必须先找准造成责任意识单薄的原因。通过分析,笔者总结出造成现在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三方面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现在的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父母望子成龙,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注重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的投资,但往往忽视了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有很多父母工作忙碌,无暇教育子女,造成“隔代教育”十分普遍,很多爷爷、奶奶对孩子更是事事代劳。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或长辈,逃避责任和义务。

(2)学校责任意识培养教育机制尚未健全。当前,由于受学业压力大以及德育教育无法量化等因素影响,学校教育重学业教育轻德育教育的现象有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在德育教育中,特别是对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教育中,还有很多不足。如只重口头说教,忽视内心体验与行为实践;由于无法量化,有时流于形式;责任意识培养内容不明确、途径单一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存在,使得学校在责任意识培养教育上力度有限,成效不甚明显。

(3)社会风气给学生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享乐主义现象还比较严重。甚至一些学生家长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是很自然的。

3.小学生责任意识生成的若干对策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是一項系统工程,需要家长、社会、学校的多方努力。这其中,学校的教育应该起到了枢纽的作用。学校教育,既是对小学生责任意识生成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家长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动平台。笔者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与班级管理实践,从学校教育方面总结出,抓好责任意识生成教育,必须要把握载体和阵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教育工作:

(1)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心不能强迫养成,而是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特别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动机的教育,为他们树立榜样。我不仅让学生交流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迹,还发现班里的好人好事组织大家学习,告诉大家这是一种有责任心的表现。有了这种责任心,学习就会有动力,做其它的事情也能负起责任。我的原则是:从孩子进我班学习起,就明确表示,做作业是他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后果。

(2)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小干部比普通学生有责任心。如果老师把对小干部的责任和信任推广给全班的同学,那么全班同学的责任意识都能够得到提高。平时,我总强调谁都可以当小干部,只要他有一颗对工作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心。又明确规定了每个小干部的责任,值日班长则轮流当,让大家能者上岗。我每天捕捉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在我的“大力赞赏”下,不但使每个学生在管理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勤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责任心。

(3)通过文体劳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的学习生活往往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显得五彩斑斓。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竞争中,学会了表现自己,达到了培养责任心的目的,从而使班级的荣誉硕果累累。

在开展学校运动会时,根据同学和老师们的推荐,确定好班级参赛的运动员后,运动员们都非常积极。他们利用体育课、活动课以及课余时间,不断练习自己参赛的项目,还与老师积极探讨。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学校教育模式,搭建出学校小学生责任意识生成教育的立体框架。笔者相信,通过上述努力,不但可以让小学生在学校中生成责任意识,并且可以将这一意识延伸至家庭、社会中,让学生将责任意识转化成自身自觉、自动的基本意识,转化成其内在的基本素养。当然,责任意识的生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非仅靠学校教育可以解决。笔者希望,家庭、学校、社会可以互动起来,共同做好小学生的责任意识生成教育工作,帮助孩子们树立责任意识理念,为孩子成长为一个责任意识强烈的个体。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卜卫主编,《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

[2]陈鹤琴著,《陈鹤琴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3]薛瑞萍著,《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4]罗炽等编著《中国德育思想史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心责任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0:46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幼儿100(2016年9期)2016-06-01 12:15:18
期望嘱托责任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