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2019-09-10 07:22郭玉兵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批判性师生关系高中语文

郭玉兵

高中语文教学要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到批判性思维。运用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和系统知识的探究,有利于学生了解作者、感悟作者写作的意境,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升华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成长。

语文教学 批判性 思维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05-01

近些年,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大量研究和运用,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学生们的素质教育日益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际语文解决能力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同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为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刻不容缓。

1.运用批判性思维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突出,师生之间的平等、尊敬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必须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最大效果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彰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们敢于表现自己,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才具有展现的机会。让学生敢于想,敢于说,敢于将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展现自我。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就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生活带近课堂,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领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促进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与和谐。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敬畏,有些学生甚至害怕教师、害怕发言,这就难以谈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通过采取平等、尊敬、理解的原则,结合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同时,语文课程也是一个充分展现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平台,会大量运用到批判性思维。课程中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提出、回答都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因为它的答案不是固定的,统一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分析、回答问题。所以,语文教学中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与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是批判性思维运用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双赢。

2.运用批判性思维训练灵活发散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理性的逻辑思维,是对现象、观念、想法的一种态度,一种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经验,敢于质疑所谓真理的态度,抱着严谨的态度去理性地分析,有逻辑地思考。所以它是一种思维武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检阅和自我反省的有效途径。不盲从,不迷信,有主见,不固执,是一个人良好的自信心的体现。这种独立人格的形成与思维的批判性的成熟是同步的。正确的质疑是思维的批判性的外在表现。应鼓励学生多生疑,敢于否定前人,不盲目迷信书本,勇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突出,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和实际语文问题解决能力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潜能一直没有得到真正挖掘,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充分肯定质疑在科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曾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对已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

3.运用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品质。围绕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明辨是非。这样一来学生在认真倾听、捕捉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再恰当适时地引发学生展开辩论,可以使他们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从而提高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向教材、向教师、向同学提问,表明自己不同的观点。用心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评论、批判的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从而使学生敢于提问。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是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批判能力的有效途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鲁迅《祝福》一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引导学生探讨人性中的复杂性与丰富性,社会的深刻性。再对比初中学过的《孔乙己》一文,学生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找出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刻根源。按照以往的分析,人物的命运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因素决定的,但学生们大胆质疑,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个人因素是造成人物命运的关键。

总之,近些年随着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拥有了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使以往单调的语文教学有了立体感。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语文课程有了全面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宽了学习视野。

* (本文系兰州市2018年度教师“个人课题”《高中语文教學中批判性思维运用的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LZ[2018]GR0748)

猜你喜欢
批判性师生关系高中语文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