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黄明丽
【摘 要】《草房子》是曹文轩小说中的重要作品之一,以苦难生活为底色,引导人以“善”和“美”作为突围困境的路径,表达出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可列入“整本书阅读”的优秀文本。叙事是小说最本质的文体特征,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情节是叙事的线索,环境是叙事的背景。在为学生作阅读导读时,教师应当从文本的“小”处读起,读出情节、物件、环境等方面的细节,让学生爱上“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路径
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喜欢《草房子》?这是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语文教材中的《孤独之旅》,节选自小说《草房子》。显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草房子》进行“整本书阅读”,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孤独之旅》这篇课文。课前,笔者向学生征求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草房子》中纸月、细马都非常孤独,为何课文要选《红门》一章中杜小康一段,并命名为“孤独之旅”?课文《孤独之旅》中的鸭子有什么作用,不写鸭子可以吗?《孤独之旅》中为何要安排一场暴风雨,作用是什么?杜小康在风雨中找到了鸭子,为什么哭了?……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考虑到小说文本的整体性,教师可以将《草房子》的导读,大胆放入《孤独之旅》的教学中。这样导读路径便是从“这一篇”(《孤独之旅》)到“这一章”(《红门》),最后再到“这一本”(《草房子》)。
除此之外,还需要搭建教学支架。在反复阅读《小说门》与作者获世界“安徒生童话奖”时的演讲《文学:另一种造屋》后,笔者认为,读曹文轩的作品时,我们要善于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从“小”处读起,才能读出作品的魅力。小说家毕飞宇也认为:“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大’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能看到小说内部的大,同时能读到小说内部的小。”[1]换言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时,要注意从“小”处说起。
一、情节之“小”:巧于转折
纵览国内外的小说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讲究情节的跌宕起伏。
情节脱胎于故事,服务于人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说过,国王死了,皇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皇后因为伤心过度而死,这就是情节。情节的魅力在于转折之妙,妙处即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发展。
为什么小说要有无数个波折?曹文轩在《小说门》中这样说:“好看的、并且是有意味的小说,不是一支离弦之箭,而更像一群有着好心情的鸟。它们在天空下盘旋、跃升、俯冲,我们翘首观望,以为它们飞向天涯、一去不复返,可正当我们在心头快要生长出一种失落与空虚之感时,它们却又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留下无数撩人的无形曲线之后,它们终于还是消失了。”[2]这说的就是情节曲折之妙。
从具体章节来说,《孤独之旅》的情节构思很有意思,全文4000多字,而杜小康只说了四句话。这里既体现出了人在孤独时台词会被大量压缩的情况,也恰恰为学生从语言入手解读小说提供了可能。杜小康的四句话分别是:“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要回家……”“还是分头去找吧。”“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这几句话全出现在情节的转折处,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第一句话讲在刚出发时,表现出稚嫩的杜小康对家的留恋和对远方的恐惧;第二句话则是梦中喊出所想,这时他的孤独已刻骨铭心,无法释怀;第三句话是在暴风雨中说的,杜小康开始成长起来,学会了分担与坚强;第四句话讲在结局处,体现了杜小康的惊喜和激动。仔细品读,可以发现这四句话各有其妙:前两句反复渲染杜小康对家的留恋,第三句人物心态出现转折,第四句表现人生的收获。在语句情感上,前两句是省略号,“欲说还休”;第三句是句号,显得相对“沉稳”;第四句是感叹号,表现收获成长其中,第四句话,短句、感叹号的反复出现,让人物形象特别鲜活,符合情节“起承转合”的要求。如果人物一直是懦弱的或者是坚强的,就显得不够真实。如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小说要塑造的不是“扁平人物”而是“圆形人物”,即人物是丰富的、立体的、变化的。我们可以在课文中体会到与社会隔离的孤独感,理解真正的自我成长其实就是一段孤独旅程。这样的小说,才能彰显艺术的“真”,刻画我们的生活。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有巧于转折的情节,人物形象才会更加真实,小说刻画才会更加动人。
二、物件之“小”:源于生活
“一部小说,头一个条件就是引起兴趣。可是想要引起兴趣,就得使读者发生幻觉,相信书中的事情全真有过。”[3]小说虽然是虚构的,却让读者感受到真实。这其中有一个奥秘,即小说中刻画了许多源于生活的真实物件,曹文轩在《小说门》中把它们称作“名物”。
之所以说物件“小”,不仅仅因为其体积太小,更因其来源现实生活,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可能会忽视的东西。比如《青铜葵花》里的小物件有自然界的葵花和父亲的雕塑作品“青铜葵花”;《蜻蜓眼》里的小物件有蜻蜓眼、油纸伞、小皮箱等。《草房子》里的小物件就更多了,如鸭子、帽子、鸽子、自行车等。如果不写鸭子,单纯地写杜小康的孤独与成长,文章会显得单调乏味,有了鸭子之后小说便有了明线与暗线。最开始鸭子诚惶诚恐,杜小康亦是如此;后来鸭子成长了、生蛋了,杜小康也战胜了孤独,长大了。加了小物件的描写后,人物的刻画变得更深刻了。
秃鹤的帽子也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秃鹤为什么要戴帽子?因为别人要摸他的头,但他不想让别人摸,于是出现了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显眼;很精致的一顶帽子,有优雅的帽舌,有细密而均匀的网眼。它就这样戴在秃鹤的头上,使秃鹤徒增了几分俊气与光彩。”但是其他孩子调皮,会把秃鹤的帽子丢起来,“同桌等秃鹤快要追上时,将帽子一甩,就见那帽子像只展翅的白鸽飞在空中。……然后是秃鹤四处追赶,白帽就在空中不停地飞翔”。顽皮的孩子甚至把帽子放到了旗杆顶上,秃鹤干脆把帽子掷在地上,再也不戴帽子了,和大伙完全对立起来。“当表演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整个过程已进入最后一个高潮时,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但是秃鹤这一行为赢得的不是尊重,而是更深层次的孤独,甚至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个小组。直到在最后的文艺汇演当中,他勤奋背台词,才让他赢回了尊严。
小说情节的转折、人物的矛盾、形象的塑造,都与这些小物件的描绘密不可分。物件虽小,但阅读时我们不可小看,一定要细细涵泳。
三、环境之“小”:基于美感
《草房子》是曹文轩基于童年的经历写下的。他从小生活在江苏盐城,爸爸当过几十年的小学校长,小时候随着爸爸从一个学校到另外一个学校,经常看见的就是家门口、校门口被小桥流水包围着的草房子。
环境之“小”基于美感而言,它容易被视觉接收,容易被心灵悦纳。反复读曹文轩的作品,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古典的文风、明丽的色彩。曹文轩善用白描,经常使用“好看”“耐看”等词汇。描写秃鹤出场时,“每到秋后,那枫树一树一树地红起来,红得很耐看。但这个村子里,却有许多秃子。他们一个一个地光着头,从那么好看的枫树下走,就吸引了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停住脚步,在一旁静静地看。……在枫叶密集处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这些基于美感的环境描写总是让人着迷。又如描写细马成长后,“夕阳正将余晖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细马映成了一个细长条儿。余晖与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细马染成浓浓的土红。”即使是对火灾的描述也是那么漂亮,那么美:桑桑与杜小康骑完自行车烤红薯时,“火山的最底部是黑色,再往上就是似乎凝固了的鲜红,再往上就是活火,最顶端就是红绸一样在风中飞舞的火舌。”
曹文轩曾说:“风景在参与小说精神构建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孤独之旅》有两处描绘了环境天气。一是“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二是“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这两处的天气描写推动了情节,舒缓了节奏;营造了氛围,蕴含了情感;烘托人物,揭示了主题。如果将第一段的环境天气描写进行变形处理,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的收获:
天黑
河水也黑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风也是黑的
雷声如万辆战车
从天边滚过来
天昏地暗
四下里
一片呼呼的风声
还有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转变形式后,这便是一首诗,一种美的体现。正因为有了这些环境描写,小说充满了美感。一言以蔽之,基于美感的环境描写,对小说而言有很大的妙處。
概而言之,从“小”处说起,是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小说的阅读规律。使用基于三“小”(小物件、小情节、小环境)的方式推进小说阅读,是“整本书阅读”导读值得参考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毕飞宇.小说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选[M].李健吾,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