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东篱

2019-09-10 07:22李汉荣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故园东篱读诗

李汉荣

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

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

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

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

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

直到二〇〇一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以上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竟然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

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着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

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

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

而我呢?

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

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

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

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

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技法借鉴

一、选取具有独特个性的“点”,精准切入。作者独具慧眼,把文章切入的“点”定位于内涵丰富、外延极小的“东篱”。“東篱”的一头连着中国古代诗词,另一头连着“我”和“我”的父亲,“我”的“东篱”出自虚拟想象、“孤芳自赏”,父亲的“东篱”却是难得一觅的农家实物,于是,“东篱”具有了“人无我有”的丰富个性,外延更加缩小,成为难以复制的“这一点”。作者构思时选择从这个“点”切入,为思绪的展开、转化和立意的提升、深掘拓展了空间。

二、进行人物的多重对比,初见立意。有了个性化的“点”切入后,应怎样展开笔墨?本文给我们的答案是写足人物对比。文章的对比是多方面的:文化、职业差异;“农耕文化”积淀差异;延续诗史文脉与乡愁的方式差异。文中“我”与父亲的种种反差,揭示得较为明显而充分,为下文“我”发自灵魂的尖锐拷问和深度解剖打好基础。

三、揭示“我”读、写、吟的消极本质,点亮文旨。有了以上所述的对比描写作为铺垫,“我”揭示现象后本质的“突然明白”就显得自然而不“突然”了。作者的自我否定和深刻反省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一针见血,直截了当;二是“我”的自省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父亲实实在在的行动坚守促成了“我”,父亲是吾师,值得“我”“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三是在对照中认识文学的真谛;四是点明文旨。文章的立意启发着包括作者在内的文学人,具有了广泛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故园东篱读诗
李久香
深秋
李轶贤
刘秋梅
好事近·故园之恋
偶感
读诗的窗口
春日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
故园芊芊芳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