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019-09-10 15:18赵慧玲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阿Q课文内容项链

赵慧玲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都承认:“学贵知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语文课堂上,问题情境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前进”,做一个探索者。

创设问题情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对教师的发问乐于思考,并能够各抒已见,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在把握了和谐前提和针对性原则以后,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将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教学实践。

1.生活体验进课堂

知识是一个不断累加的过程。教师应该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比如,在教《阿Q正传》时,我最后和同学们交流,我们的身边有“阿Q”吗?我们自己身上有阿Q的影子吗?同学们纷纷积极回答,列举生活中的种种事例表明阿Q的影子仍然在我们身边,甚至说出了他的精神胜利法也有可取面。正因为与他们的生活体验贴近,同学们感到有话可说,获得了成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用我们身边的实例,反弹琵琶效果也比较好。在学生的作业、试卷和课堂回答、讨论中,经常有一些错误的观点,以这些观点创设问题情境,具有针对性强、易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的作用。有时为了教学需要,我甚至故意设计一些错误观点,供大家评述。在这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2.开拓性问题多迁移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比如在学习戏曲单元后,我让学生现场将杜牧的《清明》一诗改为话剧,同学们热情高涨,改得很成功。接着我又让同学们选取生活中的典型场景改编成剧本,并分组进行表演,一时间同学们运用已学知识,把握戏剧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开始了创作,写好剧本后又自由组合表演,同学们表演中的精彩语言、强烈的矛盾冲突获得了满堂喝彩,有些同学的创意甚至让我深感意外。多注重迁移问题情境的创设,会让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3.课外资源巧利用

教材不是独立存在的文本。观念的更新使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探究环节中适当地导入与课文相关的素材性课外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等,使课文内容向现实社会延伸,赋予课文内容更强烈的现实意义。如在教授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向学生提供以下两则材料:美国学者采访过许多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三分之一的人都表示“我想把这一切都忘掉”;巴金虽然多次建议建造“文革”博物馆,但是他也多次表示不愿意回忆“文革”经历。正是对于这些人的回忆和人类对于牺牲者长期所怀的负罪感,使事件本身让人感到压抑。然而鲁迅为什么要忍受两次悲愤,经受了一次又再来一次?学生通过对这两则与课文相类似的学习材料的解读,获得关于制造屠杀者的残忍与承受迫害者的悲惨等多重情感体验,实现了课文内容的创造性构建。

4.于无疑处设新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本身的召唤结构,必然使得每一个人对作品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所以教师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5.智慧火花善捕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究气氛浓厚;又讓学生学到了教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

如在教《项链》“失项链”这一情节时,有一学生犹豫而轻声地问,这项链究竟丢在哪里了呢?一般的老师可能不会去注意,而我没有让这个“智慧火花”无声无息地消失,而是及时肯定了这一问题,并因势利导,组织全班同学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同学说,项链可能丢在舞会上了,因为玛蒂尔德当时被成功的喜悦所陶醉,以致忘乎所以,乐极生悲;有同学说,项链可能丢在舞会与上马车之间,因为玛蒂尔德担心自己的穷酸相被其他贵夫人看见,因而走得太匆忙太慌张,以致忙中出错;又有同学说,项链有可能丢在马车上,因为这是辆破马车,马车颠簸有可能震落项链;也有同学认为,项链丢在上马车的一刹那……课堂讨论气氛相当热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意见:玛蒂尔德的项链应该丢在她的虚荣心里。

总之,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于核心处质疑”。在注意保护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的同时,应对学生提问提不到核心处和点子上予以指导。一旦发现讨论的内容偏离主题太远或有东拉西扯的现象,应适当予以指导。引导多在“核心”处置疑。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高效的进行。

猜你喜欢
阿Q课文内容项链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阿Q和老A
Blowwom
“阿Q断子绝孙”考
可爱的冰项链
真项链,假项链
真项链,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