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弼时的“骆驼精神”及其现实启示

2019-09-10 04:16徐琪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任弼时

徐琪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党员优良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的培养,不仅取决于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党员自身的反省和自我约束。在自省和加强自我约束的过程中,党员必须以身作则,以便有所借鉴。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党的优良作风。所以今天我们要重温任弼时的“骆驼精神”,把它作为广大党员和干部加强自我修养的精神榜样!

关键词:任弼时;骆驼精神;现实启示

虽然任弼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英年早逝,但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他一生都在倡导和实践党的优良作风。任弼时一生的工作、对理想的追求被党和人民树立为“骆驼精神”。“忠”“实”“公”“正”“智”是“骆驼精神”的主要涵意,重温任弼时的“骆驼精神”,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员干部公仆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一、任弼时党建思想的特点

1.把握全局。任弼时同志的党建思想是在掌握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理论体系的精髓之后形成的关于党的建设的全局性指导思想。他的很多论断,都是站在大局的角度看问题,因而对于整个党的建设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立足实际。任弼时党建思想都是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出来的经验和道理,都是针对当时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深刻分析。任弼时各个时期党建思想都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味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问题给予正确的解决。

3.系统性强。任弼时党建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博大精深,极富系统性。以中国化的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提领,以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的论述为主干,对党的建设进行了系统而详实的论述。

二、崇尚革命、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1.他志向远大,信念坚定。任弼时十六岁就参加了革命。在三十年的斗争过程中,他经历了大革命时期的残酷斗争,参加了长征和抗日战争,为在共产国际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作出过不懈地努力。无论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斗争形势十分严峻的时候,也无论是在受到敌人的严刑酷打、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都始终抱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团结全党同志一道进行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奋斗不息。

2.他服从组织,具有坚定的党性原则。在党性问题上,任弼时堪称我党历史上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楷模。在延安整风时期,为了推动在党内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加强全体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任弼时撰写了《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为什么要做出增强党性的决定》、《关于几个问题的意见》等文章,提出了关于增强党性、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教育的基本理论观点。同时,他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坚强党性。

3.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敢于坚持真理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优良品质。任弼时认为,坚持真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统一的科学态度,对违背马列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敢于斗争;对党内不正确的思想和倾向,敢于批评,敢于自我批评。任弼时本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对产生的错误承担了领导责任,同时,也就新省委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任弼时正是这样一位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经常教育身边的同志: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担,能坚持一百步,就不应该走九十九步。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任弼时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任弼时同志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去观察事物,坚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党员干部最懂政治、最讲政治、最具有政治觉悟的表现。学习任弼时的这种革命精神,可以使我们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观念,确保全党在政治上的高度统一。

三、任弼时“骆驼精神”的现实启示

1.加强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弼时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年少时就自愿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历经考验,矢志不渝。同时,残酷的阶级斗争及战争,将党内的一些投机分子和信仰不坚定者自动清除出党,给我们留下的是一支信仰坚定、奉公为民的党员和干部队伍。然而,建国后,随着中国共产党成为唯一的执政党,随着国内局势的逐步稳定,一些人将入党看作是“升官发财”的捷径,我们的党员或党员干部的队伍里或多或少都充斥着这样一些入党动机不纯的投机份子。同时,改革开放的窗口让富裕国家的生活方式展现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于是,禁不住诱惑的人没有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诸脑后。在这样的错误思想的驱动下,个人主义代替了集体主义、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代替了理想追求。党的一些新一代的党员干部与他们的父辈或祖辈相比,往往拥有更高的学历和更广阔的眼界,然而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却未必有他们的父辈或祖辈那样坚定。因此,要培养广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就必须要加强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党内一直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人,任弼时深知党员的来源和成分,他非常重视党内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武装全党,并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其它各项建设事业。延安整风时期,任弼时经常专心致志地攻读马列经典著作,并联系实际思索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也为了推动大家的学习,他在马列学院举办了一个哲学研讨会,研讨会每周举行一次,任弼时每次必到。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坚定信仰,因为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监督者,是广大党员心中的旗帜和标杆。率先垂范,是一种无言的要求、无声的号召,能够对普通党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示范带头作用体现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

2.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任弼时在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草案时,征求了多方意见,这其中就包括了王明。任弼时曾多次与毛泽东一起,找王明谈话,了解王明对一些历史问题的看法和观点。1943年11月,在参加中央高级学习组讨论两条路线期间,受毛泽东的委托,任弼时看望王明及其妻子孟庆树,做思想工作。任弼时对王明说:要了解毛主席和党中央对犯错误同志的方针,完全是治病救人,是为了党。现在提出两条路线,并不是对王个人过不去,而是对着王所代表的错误思想路线,是要把全党干部、党员在思想上弄通。并劝王安心静养,如果精神好,能够想想问题时,就想一想,检讨一下。任弼时真诚沟通,化解矛盾,统一思想,为形成历史决议的结论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在审核七大代表资格时,有污点的人如实交代自己的問题,除了一些其它因素外,任弼时诚恳态度的感召,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党员心里的矛盾通过谈话得到了解决,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内心不安、紧张和担忧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的释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党员对党的向心力,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党内的团结。在任何时期,党中央在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时,都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是有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也就是在当面、会上、台上给机会让你提意见时,你不说;背后或者会后、台下,在公开场合乱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团结统一形象。因此,新时期,必须要加强对党员的组织原则教育,才能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一个团结统一的党,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自身力量,争取来自各方的支持,实现党的长远发展的目标。相反,一个自由涣散的、没有了团结统一的政党,其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会大大削弱,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也会大大削弱。

3.增强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什么是“公仆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就是要求我们的共产党员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这也是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以及在建国后三年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都表现出了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公仆精神。在革命及战争年代,永远是共产党人冲锋在前、享乐在后,人民群众依然相信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的党。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中的踏实做事、任劳任怨和舍己为公、不徇私情,是共产党员的一面镜子,每每对照,可以让我们正衣冠、识美丑,永远做党和人民的骆驼,永远做人民的好公仆!在我们的队伍里,有千千万万这样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骆驼”,如张思德、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等,在他们的心目中,永远是党和人民的利益第一!然而,时下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公仆意识,追名逐利、拈轻怕重。如果不以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为榜样,就有被历史、被人民抛弃的危险。

4.努力学习,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任弼时用自己的勇敢、沉稳和智谋灵活地躲过了敌人的盘问,在和平时期,我们的党员和党员干部无需面对艰险复杂的斗争环境,也无需面对敌人的拷问与搜查,但是却需要我们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用智慧来灵活地应对新的挑战。这种灵活应对新问题的智慧来自我们党员和党员干部日常的工作经验,更来自于不断的与时俱进的学习当中。(1)学书本知识。有的人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足够了,不读书也能应付工作,读不读无所谓;有的人认为实干能产生时效,比读书学习更重要;还有的人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党员干部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书读多了反而会变成书呆子适应不了社会。正是这些错误的观念,影响了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热情。但从政者的必备要素之一就是读书,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历史新变革、矛盾新转化,领导干部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应对新考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来自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也来自书本。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因此,广大领导干部在注重工作经验积累的同时,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得执政的智慧。(2)学习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于2017年2月27日举行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披露消息称: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达7.3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数达6.95亿人,占比95.1%;预计2017年中国网民规模将接近7.6亿人,手机用户占比98%。官员们对待网络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互联网的快捷方便确实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给民众提供了宽阔的言论平台,网民以极大的热情利用网络来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让原本处于世俗强势地位的官员们转变为舆论上的弱势。民间舆论和网络形成的强大合力,审视着政府官员的言行,考验着官员们应对舆情的能力。从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可以看出,领导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越强,工作就会越主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也就越强。网络舆情具有的突发性、多变性的特征,决定了领导干部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不能墨守成规。第一,平时多关注新闻动态,及时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第二,保证公开透明。还原事件的真相而不是极力掩盖,以公开透明取得公众的认同。第三,勇于问责。网络时代,领导干部掩饰问题,袒护有责任的相关单位或个人,只能激化矛盾,必须敢于问责,及时处理相关责任人。学习应对网络舆论,除了以上三点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导人本身要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打铁必须自身硬。(3)学习成功经验。“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要成就一件事情,应当虚心向有经验的单位或个人请教。除了向本省、本市相关部门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也要加强与其它省、市、自治区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吸收好的工作经验。各省、市、自治区的历史、地理、人口等方面虽然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环境整治、经济发展、人口管理等方面都会有各自独特、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可以加强交流与沟通,互相学习,吸收好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提升管理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将目光转向国外,参考国外一些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因地制宜,更好地制定城市管理的政策,以此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总之,今天,重新学习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养成坚强的党性原则,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萍,任弼时的"骆驼精神"及其现实启示探讨.2018.

[2]刘凤,关于任弼时的"骆驼精神"及其现实启示意义.2018.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任弼时
与你携手长征
“我的未婚妻是织袜女工”
任弼时教练警卫班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继承与超越:革命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给新时期带来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