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若干探究

2019-09-10 22:16:08白晓辉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白晓辉

摘  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管理模式发展,对事业单位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改进工作效率,便于档案查询、保存,还能极大的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本文十分推崇事业单位改革,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更新档案管理模式。本文从信息化设备提档升级,编撰档案信息智库,制定档案监督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确保档案管理数字化、规范化等几个方面,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有效助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中国经济社会,早已迈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各行各业都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围绕经济规律办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多年来,仍然保留着人工手动操作、纸质化保存等守旧的管理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将深入剖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国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大多数仰仗着国家财政拨款,长期以来,员工实行编制化管理,办公人员的流动性差、工作强度小、效率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常年都是依赖手动模式管理。这种陈旧的管理模式,与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宗旨背道而驰,严重桎梏了单位前进与发展的脚步。

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迈进,既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又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或人工智能,将人工体力劳动彻底解放出来,花少量的时间成本,高效地完成档案管理目标任务。

2.保存、查询等操作便利。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从初建到发展至今,历经的沧桑与变革并不短暂,因此,做好各类档案的保存、管理工作对其意义深远。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更新换代,对档案的保存、查询等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电子化处理技术,能将泛黄的纸质档案进行修复,将纸质化文件资料进行电子化技术处理,如电子录入、电子扫描、建立电子目录、编制档案代码及序号,制作成电子档案,能够永久保存。计算机信息化处理技术,能帮助快速、便捷查询到需要的档案资料。

3.有效提升档案的使用率。过去,有不少事业单位的档案办公室,各种档案资料堆积如山,灰土蒙尘,因此查找起来烦琐,或因保存失当造成缺失,导致大部分档案常年处于休眠状态,根本得不到有效使用。有的事业单位的档案室,形同虚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完成档案达标任务,实际上档案的利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发挥。

一旦建立了信息化檔案管理体系,实现快捷、便利的档案资料查阅,将迅速地提升档案的使用率,高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事业单位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依靠强有力的举措

1.信息化设备提档升级。为了把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首先,要为档案管理室配备一整套信息化、数字化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同时,把过去的一批不实用陈旧设施设备淘汰掉,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室网络畅通,也是不可或缺的。

档案管理室的信息化设备,应做到专业化、技术化、高效化、便捷化,并尽量保证独立使用、专事专用,不与其他部门事宜混合使用,确保档案资料保存清晰、有序、独立、完整。

2.档案信息库的编撰。设备配置完后,搭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极其关键的环节。事业单位要构建档案信息网站,建立并编撰档案信息智库,设置档案信息搜索、查询、浏览、下载、归档、打印等功能,从而建成一套完备的档案信息系统和操作体系。

另外,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和满足社会化的需求,实现部分档案信息化公开,完成资源共享的职能。

3.档案管理数字化、一体化。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模式,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用数字化、无纸化模式接管过去纸质化的管理方式。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把实物档案,通过电子技术处理,以图片、电子文档、声像资金等形式,转化成电子版本,进行有效存档。为便于查询,还要完善好档案信息目录,编辑好档案代码,依次按顺序进行规范管理。

4.制定档案监督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阻碍了其实现高效化运作和管理的步伐,而且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普遍工作效率低下,责任心不强,因档案管理不善,造成档案遗失、漏缺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单位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这些损失却无人承担,无法追责,不了了之。

因此,为了防止以上情况发生,档案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监督管理环节显得尤其重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档案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责可负。监督部门或个人,应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对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技术更新,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可持续推进。

5.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及素质提升。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工作能力弱。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化,当前这些员工并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因此,事业单位不仅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调整岗位要求,适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调配。

单位要定期组织档案管理职工,参加档案管理知识培训,辅助职工更好的适应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另外,还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大岗位职责、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宣传,强化职工的责任心,培养奉献精神,树立安全管理的大局观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召唤,所以,事业单位对该项工作应加强重视,尤其是领导层,要把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当作一项常态化工程项目来抓,同时要有一个长期的、总体的工作规划与思路,构建好符合标准的、规范的一体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提升职工的职业素养、技术处理能力,适应单位发展标准,满足社会的需求,发挥好事业单位的存在价值与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路晋超,贾彦敏,林建民.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3(011):119.

[2]蔡俏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013):53.

[3]张代勇.探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祖国,2016(22):99-99.

[4]王贤.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11):179.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19:12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关于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