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瑜斌 江福初
摘 要:近年来,温岭市积极推广西蓝花早稻轮作高效模式,逐步构建起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的种植结构,缓解了粮经种植空间的矛盾、病虫害与安全生产的矛盾和密集劳动力与人工短缺的矛盾,既实现了早稻稳增,又加快了蔬菜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效。分别对西蓝花及早稻的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西蓝花早稻轮作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西蓝花;早稻;轮作;高效模式;推广;应用
近年来,温岭市开展推广的稻菜轮作的种植面积稳中有增,2018年应用面积超 3 535 hm2,其中以“西蓝花—早稻”为主的轮作模式,逐步构建起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的种植结构。2018年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积极实施浙江2017—2019年蔬菜产业技术项目“西蓝花早稻轮作模式示范推广”,在温岭市箬横恩赐家庭农场东片农场种植基地实施“西蓝花早稻轮作高效模式”,面积13.7 hm2,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应用集约化育苗技术、采后保鲜技术和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取得了预期效果。项目区当年每667 m2西蓝花平均产量达到2 012 kg,产值5 835元,除去生产成本2 250元,纯收益为3 585元;早稻每667 m2平均产量450 kg,产值1 503元,除去生产成本1 000元,纯收益503元。
1 西蓝花生产技术
1.1 整地
8月中下旬用旋耕机对种植区域旋耕,开好排水沟和种植畦,一般种植畦宽2.4 m,沟宽0.4 m、深0.3 m,畦两头开一条深沟,深约0.5 m。对种植畦土块进行整细整平。
1.2 品种和播种时间
项目区选择“浙青95”和“绿雄90”两个西蓝花品种,均为中熟品种。播种时间在8月10日前后,计划收割时间在12月中旬至次年2月。
1.3 穴盘育苗
采用穴盘基质育苗,规格为商品育苗基质和98格穴盘,用自动化蔬菜穴盘播种机播种,做好苗期温湿度管理,确保全苗。高温期注意遮阴和水分管理,苗期控制在25~30 d、4叶1心。
1.4 合理密植
每畦种植5~6行,株距控制在0.4~0.45 cm,种植密度控制在2 800株/667 m2。移栽时间选择阴天或3:00 PM后进行,移栽后浇足定根水。
1.5 肥水管理
每667 m2基肥采用15∶15∶15三元复合肥50 kg、硼砂2 kg、尿素15 kg,撒施翻耕。移栽后第10~15天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5 kg、尿素15 kg。第1次追肥后第10~15天第2次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35 kg、尿素15 kg。第2次追肥后第10~15天第3次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35 kg、尿素20 kg。现蕾时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35 kg、尿素10 kg。
1.6 科学防控病虫害
重视育苗期病虫害防治,在使用农药过程中,使用低毒无公害农药,结合生物、物理防控措施,做到综合防治,减少用量,并遵守安全间隔期。12月利用低温控制病虫害。
2 早稻生产技术
2.1 品种及播种时间
早稻選择“中早39”品种,播种时间为4月20日,浸种催芽后采用直播进行。
2.2 化学除草
播后2~4 d,每667 m2用40%直播净750倍液喷雾除草。
2.3 肥水管理
西蓝花后作土壤肥料残留量较多,早稻一般不施基肥,施2次分蘖肥:在秧苗2叶期,施尿素5 kg/667 m2;在4叶期,施尿素15 kg/667 m2、氯化钾5~7.5 kg/667 m2。在50%主茎剑叶露尖时,施尿素2.5 kg/667 m2。苗期以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分蘖、孕蘖期要保持浅水,灌浆期保持土壤干湿交替,后期提早排水[1]。
2.4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做好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5 全程机械化
早稻生产从整地、播种、喷雾防治、收割和烘干全程采用机械化操作,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 取得成效
西蓝花早稻轮作高效模式配套的机械化技术,每667 m2节省劳动力成本150元。水旱轮作,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连作障碍得以克服,减轻了西蓝花的黑斑病、斜纹夜蛾等病虫害,发病指数减轻50%以上,提高了产量与商品性,提升效益约5%[2]。通过西蓝花早稻轮作高效模式的推广应用,既实现了早稻稳增,又加快了蔬菜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效。
参考文献:
[ 1 ] 胡美华,苏英京,杨子峰.西蓝花—早稻轮作高效生产模式[J].新农村,2017(7):24-25.
[ 2 ] 王旭辉,俞小欧,徐强强.浙东沿海西蓝花茬口早稻直播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9):231-232.
(收稿日期: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