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
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创新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与深入,审美教育成为小学教学阶段重要的内容,审美教育是帮助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富含丰富的艺术形象,在生动凝练的语句中提炼审美元素,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这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审美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课堂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美的世界。具体而言,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根据课本中体现的场景与内容进行教学资源的选择,最终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均能够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便能对课文中体现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文章描述的美感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举个例子,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桂林山水的四季风光,让学生懂得“桂林山水甲天下”所表达的内容。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表现的内容,从内心深处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二、通过阅读教学分析课文美感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下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写作情感,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从作者创作意图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品鉴,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涵。此外,还可以从写作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设身处地地从作者所处的环境出发,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对文章分析的过程中体会到文章背后的美,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习古诗词“静夜思”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诗词进行自主阅读与诵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当先从李白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大致懂得文章表达的情感,同时在阅读和诵读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诗歌前两句对月光的描写十分经典,“地上霜”说明月光皎洁,后两句“思故乡”则道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除诗词的表面内容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精神和思想进行思考。身处异国他乡,偶尔看到床前明月,想到月圆团圆时分,不禁想起家乡和故人,简单的诗词阅读与分析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初步的认知,让学生懂得传统文化的美。
三、强化课外实践,体验生活美感
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充分发挥课外实践的作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感。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旅游景点、公园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带领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通过写作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将感受写出来,或者以口头交流的形式,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大胆表达。在课外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融人小学语文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又一重点。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科学的教学引导,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审美教学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美的元素,将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编 张欣)
参考文献:
[1]周志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J].成才之路,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