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倩
摘 要:课堂操作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学具是学生课堂上探究活动时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在低段数学课堂中,根据教材,适当地操作学具;根据学情,有序地操作学具;根据教学,润理为目的地操作学具;都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学具操作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课堂教学中需要“动”。这个“动”不是我们所说的做小动作,这个“动”在课堂教学中叫作操作。课堂操作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学具无疑是学生课堂上探究活动时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实践证明,在低段数学课堂中,正确适当地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我刚开始接触小学低段的教学,所以我只能简单的谈一下小学低段课堂上的操作。
一、审教材,动之有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适当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这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小学数学本来就比较抽象,他们的思维需要借助直观的实物图或者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去理解渗透。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往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刚进入小学的小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程度是要依赖实物。
例如,他们在解决用数学的知识“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鸟?”这样的问题时,如果无法解决,教师会指导他们用摆小棒和画图来解决问题,摆小棒和画图都是在操作,所以当小学生把加减法运算和操作结合起来,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小学数学本来就比较抽象,如果教師在课堂上就直接的讲,对于低段的学生来数只能说是听天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才毫不犹豫的采用了操作,如教师们常用的是摆一摆,比一比,画一画,圈一圈等等。
二、审学情,动之有序
小学生的知觉选择性还在发展中,有意注意难以持久。低段课堂中,常常有不少孩子在操作学具时被学具的颜色及形状等特征吸引去了注意力,不能在课堂操作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定向的注意。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仔细去观察。
比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多的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活动结束,让学生算一算共用了几根小棒,把摆的图形用加法算式来表示。结果,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3+3+3+4+4+4 4+4+4+3+3+5,3+3+3+3+3,5+5+5+5+5,3+4+5+3+3从这个情况看,有些学生在操作中摆的不是同一种图形,这是因为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有些学生没听清楚或是没等老师说完就急着去摆开了。
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指定位置,操作时听清楚要求,在老师发出指令后再动手操作。操作完后用3、2、1倒计时的方式比赛谁先收好。这样,学生在明确要求后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慢、吵、乱、转化为快、静、齐。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三、审教学,动之有理
有了学具,有了有序的课堂纪律,接下来就要靠老师怎样在操作的过程中去引导学生理解和渗透这节课的内容了。有句话讲的好:“普通教师教知识,特级教师教方法。”这里的方法我想应该就是所说的数学思想方法。怎样在操作的过程中让低段学生学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是我们需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统计》中,教师让学生在玩一玩、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中对统计图进行涂色。在学生掌握用数的方法给统计图涂上颜色后,引导其发现还可以看图中左边对应的数字给图涂上颜色,为什么呢?因为每一格代表一个人。在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后,出示另一张统计表让学生画。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原有的格子根本不够画。那学生们能想出什么办法呢?这个设计是在为二年级上册的《统计》做铺垫,不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点,但有些聪明的孩子自会想到解决的办法,而且方法是很多的。这时教师该给那些讲的有道理的学生一定的肯定,在下册的教学中再通过玩一玩、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选出最优的画法。在这种难度提升的训练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该掌握的知识点,更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探索求知的精神。
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离不开课堂操作,但怎么样让课堂操作变的更加有效,是我们每位教师该不断去深思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在动中学,更要引导学生有据,有序,有理的去学。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晓娟.重视学具操作 优化课堂教学[J].数学大世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