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
摘 要:思想就是行动的重要指导,要想做好当前的社会工作,就需要整个社会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我国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所以,我们就需要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考虑,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观念,提升党委的执政能力,使用有效措施,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减灾救灾领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一、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能够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事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其人才队伍的建设就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构建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是为了满足国家事业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当前重要的战略任务。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能够推动人才隊伍的建设,从而帮助到社会群体。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等一些社会工作都是由社会工作人才来完成的,因此,就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2、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构建,需要加强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质量与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就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健全人才强国战略的评估体系,从而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还需要实现社会工作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不断对人才进行激励,促进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3、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能够有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可以说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而社会工作会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就要求社会事业与维护社会稳定互相适应,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就是人才。所以,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有效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加强社会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以促进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有效互动。
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
1、灾害应急救助。社会工作者可充分利用政府、社会灾害救助资源,配合基层灾害救助部门组织志愿者转移受灾群众、安排灾民基本生活、为灾民提供心理抚慰等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等。
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社会工作者可采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社区人居环境的恢复重建,协助开展社区事务管理,加快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能力。
3、社区减灾。社会工作者可以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减灾机构开展社区灾害风险分析、减灾宣传和知识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中心开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防灾减灾人才队伍都是国家未来重点建设的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将减灾和灾害救援社会工作人才作为建设的重要领域,而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也将减灾的社会力量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两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将中心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试点单位,既可以发挥中心独有的灾害信息和救灾需求信息的优势,又可以借助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源和力量,加强和完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
2、有利于完善减灾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将中心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也意味着中心建立了社会资源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掌握能够参与减灾救灾的社会资源的数量、种类和意愿,如有的可以提供应急技术支持、有的可以提供避灾自救和心理干预培训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社会力量发布减灾救灾的需求信息,这样就能避免“5·12”汶川地震中社会组织参与救灾过程出现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资源投入重复等问题。此外,通过建立试点,可以逐步摸索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的工作模式和协调机制,为国家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的政策提供经验。通过这个信息平台的建立和机制的探索,能够进一步完善减灾救灾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
3、适应减灾中心职能发展的需要。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中心在灾害信息管理、损失评估、卫星遥感等减灾救灾的技术支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减灾救灾的社会问题研究等软支撑方面还很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逐步成为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心的职能也将会发展到这一方面。将中心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试点单位,也是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
四、试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步骤。
试点任务主要是在中心落实以下六项工作:
1、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2、探索防灾减灾社工人才培养模式;
3、探索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方式;
4、探索社会工作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5、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途径;
6、加强社会工作政策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
工作步骤主要为两步:第一步,在国家减灾中心开展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理清国家减灾中心在防灾减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能,研究整个防灾减灾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模式;第二步,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在整个减灾救灾领域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结束语:灾难不仅对个体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的伤害,更通过对社区环境的破坏损害人的社会功能,限制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之一即是在尊重和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恢复和改善家庭、社区环境,进而增强人与社区的发展能力。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的各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国家减灾中心作为民政部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正在减灾救灾领域,积极开展研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孔锋.新时代我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水利发展研究,2019,19(08):72-76.
[2]胥鹏.北川县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9.
[3]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有效推进减灾救灾工作[J].中国减灾,2013(23):41.11215418-2CEC-443B-8A36-E684AAD277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