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的探索与研究

2019-09-10 20:13:08周慧
速读·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运营管理微信公众平台

摘  要:网络的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越来越成为一款较为时尚、通用的社交软件,本课题成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网络思政资源,构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媒体育人体系。本文探讨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项目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原则与基本路径,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管理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微信这款社交软件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积极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育主导权,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充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微信公众号平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新路径,是我们必须要积极探索的内容。课题组成员不断寻找有效的方法,探索解决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建设问题,为学生提供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的思想政治学习平台,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教育合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增强,让微信公众平台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项目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适应网络新媒体时代与大学生成长特点的必然选择

1.网络新媒体传播主体去中心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迫切需要校园权威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发声

网络新媒体信息传播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借助电脑、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来传播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资讯内容,可以说去中心化让学生获得了平等的信息传播的机会,但是同时也使得网络资讯泛滥,网络暴力、网络信息安全成为思政教育的一大阻碍。

2.网络新媒体传播交互性的增加,大学生参与意识提升,迫切需要发挥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项目建设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更加便利,更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丰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时代,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项目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我们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思维模式,突破单纯的依靠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都会采用PPT展示或者是教师的口头讲解,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师生互动有限。思政课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们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微信公众号教学团队可以在其中设置固定的教学板块,比如专门的时政新闻,固定的媒体评论,及时推送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可以设置师生互动平台,有效收集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发布学生的有声作品、视频文件等等。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然趋势

媒介素养,指人们对媒介的有效使用能力,以及对媒体信息的接受、选择、理解和创造的能力。网络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领域限制,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为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讯,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多的危险因子,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不强,面对没有领域限制的各种社会思潮、社会舆论、不实信息,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因势利导开展实践育人,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培养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的鑒别能力与批判精神,引导大学生不盲从,培养大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信息的能力,把个体的价值与社会的整体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实践育人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面性原则,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旋律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育人,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保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以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育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旋律。

(二)坚持时效性原则,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

网络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实践育人必须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公众号内容要紧贴现实,结合当前热点信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拘泥于课本,教条空洞,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及时调整教育形式,以当下热点、大学生关注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学习,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针对性。

(三)坚持多样性原则,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广泛性

借助图片、文字、视频、动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和时效性,还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置互动板块。结合时下新闻政策与社会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传播思想政治知识,引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思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广泛性。

四、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高素质的微信公众号教育队伍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对教育团队要求较高,一方面团队成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以新的知识信息开启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另一方面还有有较强的计算机、微信公众号处理能力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同时还得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撰稿、排版、筛选。

对此,本课题组成员借助项目化教学手段,建立师生共建的高素质微信公众号教育队伍。一方面教师从学生生活实践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实际出发设计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项目任务,另一方面学生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探索实践。总体而言,在公众号平台建设的实践中,以项目为载体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有了抓手,课程评价体系有了指标,具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全过程中,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全程指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全程参与。为提高阅读量和转载率,项目组学生往往会主动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受众的信息 ,分析受众的需求和关注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最终项目以微信公众号号的完成情况、阅读量、转载量、评论情况等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渗透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考察,体现了评价的科学性。

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建设过程中,师生合力积极地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共同打造出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平台,有助于增强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的效度与广度,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此外,为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不断地创新公众号平台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大力挖掘并培养对新媒体敏锐度高且有兴趣的学生,以项目化为导向,定期培训宣传骨干,让其扮演小老师身份,参与策划、维护、运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还可以带领团队的初级会员学习基础公众号技能。从而,突出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互联网+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优势。

(二)加快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主题教育

1.加强网站主题教育宣传推广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主题教育。首先要有足够的人气,实现“三高”:关注度高,点击率高,转载率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教育、引导和服务的功能。对此,课题组成员高度重视公众号平台自身的建设与宣传,运用校园新闻资源,整合校报、广播站、QQ动态、微博等媒体,是更多的学生知晓、关注公众号平台,还借助一些学生喜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圈粉。

2.及时更新主题教育内容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必须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空洞的理论说教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会逐步丧失吸引力。对此,课题组成员通过跟踪当前热点话题,围绕国内外时事、重大的政治问题,及时报道最新进展,转发国内权威媒体评论,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实现公众号平台建设的主题教育功能。

3.线上线下形成主题教育合力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可以借助共青团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打通网络与现实的互动建设通道,不断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通过共青团积极地组织线下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全力打造出格调高雅且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于学生自主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加强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网络管理

1.制定完善的微信公众号管理规范

高校相关部门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时,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明确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网上秩序,严肃网络纪律。根据工作实际建立严格规范的选稿、组稿、审稿、修改的流程,还要建立应对紧急事件的应急管理制度。

2.加强平台网络用语的亲和力

公众号建设团队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时,应以多角度设计契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知识,用以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进一步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亲和力。同时,还要对大学生习惯和流行的网络语言进行了解,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与交流方式保持与学生的沟通,特别是文章标题的拟定,应不断地运用新媒体语言,深入学生群体,贴近学生实际,多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语言,提高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从而,实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有灵活性与趣味性。

在互联网时代下,运用网络教育资源构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媒体育人体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项目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创新,主动谋划,不断思考如何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时宇,郭祖博.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平台“微言航语”为例[J].高教学刊,2019,13(5):171-174.

[4]陈颖,张卓娅.浅析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长江丛刊,2018,10(23):252-253.

作者简介

周慧(1986.05—),女,汉族,安徽滁州人,教育硕士,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来源

2019年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重点教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实践育人新路径—基于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实践研究》(2019jyxm06)。

2019年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基于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实践研究》(2019szjy110)。

2019年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重点教研项目《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学经典教育路径探究——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2019jyxm07)。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运营管理微信公众平台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文理导航(2016年31期)2016-12-19 18:44:30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人间(2016年31期)2016-12-17 22:01:02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经济师(2016年10期)2016-12-03 22:35:05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及对策探讨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