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恋母情结”学说中关于同性恋成因解释的理论瑕疵

2019-09-10 07:22顾凡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性取向同性恋者学说

顾凡

摘 要:“恋母情结”学说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发展至今已成为精神分析学派乃至心理学界对同性恋成因问题的主流解释。但这一解释是否科学合理,却鲜有学术探讨。笔者主要从逻辑学和现象学两个角度,对这一解释提出质疑,并认为,“恋母情结”学说中关于同性恋的成因的解释是存在严重瑕疵的。

关于同性恋成因的问题,目前主流科学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生物学解释和心理学解释两类。在后者中,以奥地利精神病学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提出了经典的“恋母情结”学说,这一理论对相关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学派对同性恋成因解释的综述

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不同心理学家对同性恋成因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但大多都认可弗洛伊德提出的“恋母情结”学说。这一理论认为,同性恋是个体在童年时期对恋母情结处置不当的一种后果。在弗洛伊德看来,男孩在潜意识中对母亲有着一种天然的依恋,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3-5岁)母亲对儿子过于亲密,同时父亲在家庭角色中相对软弱,儿子就会对女性产生性别认同,从而倾向于寻找男性作为自己的性伴侣。

一些心理学家利用实证研究对这种解释进行了证实。拜伯(1962)调查发现,约有70%的同性恋男子和其母亲属于亲密型关系,而这一比例在异性恋男子中只有30%。李银河(2009)调查发现,多数受访男同性恋者表示自己更喜欢母亲,且认为母亲比父亲更喜欢自己。

二、“恋母情结”学说的在逻辑学上的瑕疵

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的不恰当处理,会导致男孩对女性产生性别认同,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对同性恋成因的核心解释,但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在逻辑上并不自洽。

一方面,把性别认同引入对同性恋成因的解释,显然是混淆了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两个不同的群体。基于同性恋一词的语义,前者仅指对同性产生情欲的人,其中并不包括对心理性别角色的限定。如果认为男同性恋者对自身的性别认同是女性,无疑是在说所有的男同性恋者都是跨性别者,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由于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划分标准并不相同(前者是基于性取向,后者是基于性别认同),两类群体会有重合的部分,即跨性别同性恋。

另一方面,即便认可性别认同的错置是同性恋的诱因,但对于这一心理过程的发生机制,“恋母情结”学说的阐述也是十分含糊的,并没有给出逻辑严密的证明,所以这种因果关系并不必然成立。在“恋母情结”学说的框架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解释,即把儿子依恋母亲看作是将心理性欲导向异性的过程,而反映在性取向层面,这种固着应该是向异性恋而非同性恋发展的。

三、“恋母情结”学说在现象学上的瑕疵

20世纪以来,关于同性恋成因的大量实证研究,在现象学上似乎支持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恋母情结”学说。但这种研究,其本质是相关研究,并不能得出因果结论。

研究发现,男同性恋者的“恋母情结”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情结也比男异性恋者表现得更加强烈,但究竟是 “恋母情结”导致了男性的同性恋取向,还是男同性恋本身更容易对母亲产生依恋,从现有的实验架构和统计数据上仍然无从判断。

目前,主流科学界认为同性恋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生物学基础。个体的性取向可能在胎儿时期就已确定。如果生物学解释能得以最终证实,“恋母情结”应该是男同性恋的一种外在表现而非心理根源,换言之,是个体的性取向影响了其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当然,这种“恋母情结”亦可能进一步强化男孩同性恋的性取向,从而互为促进。

此外,从現有的实验结果来看,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生物学解释和心理学解释能够完全描述同性恋现象,政治制度、传统文化、社会风俗、教养方式、应激性生活事件等变量亦有可能对性取向产生影响,因此不能排除“恋母情结”与男同性恋之间存在一果多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学三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2]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性取向同性恋者学说
酷儿身份的认同与探索
王充痴迷读书
学问与学说
英格兰明年起看病先问性取向
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的同性性取向成因初探
经济法专业论性取向自由与人格权保护的关系
学说英语
论“同妻”群体的生存困境与权利保障
形式婚姻:无奈的假凤虚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