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基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我院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采用中NN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NN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7-0086-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病理特征为气流不完全可逆受限。主要发病人群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病情反复发作,治疗难度较大,死亡率偏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大量分泌粘液分泌物,气道黏膜充血水肿,痰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气道受阻,肺换气和通气功能均产生障碍,极易引发呼吸衰竭,常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不显著,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对照组,研究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3-74岁,平均(57.39±6.52)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28±3.45)年,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5-76岁,平均(57.46±6.59)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22±3.4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指南为治疗的基础,对患者实施平喘、化痰、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西药治疗方案为每日快速静脉滴注30ml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次,持续滴注时间为10d,每日静脉推注3-4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持续治疗时间为10d,雾化吸入2ml异丙托溴胺与1ml沙丁胺醇混合物,每日治疗1次,持续治疗时间为10d。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5%葡萄糖200ml中加入双黄连粉针2.4g静脉滴注,每日注射1次,持续滴注时间为10d。配合采取温肺化瘀汤进行中药治疗,基本组方为枳壳10g、杏仁15g、桔梗15g、丹参15g、太子参20g、地龙10g、葶苈子15g、陈皮10g、瓜蒌30g、半夏12g、茯苓15g。如患者为气短,且咳痰为白色,加入细辛3g、桂枝6g干姜6g肉桂6g,如患者为痰热淤堵,痰液为黄色粘液状,且胸闷,加入麻黄10g、生石膏20g、黄岑12g、白果10g、双花20g、桑白皮12g、生栀子10g。如患者呼吸困难且短促,无法平卧,需加入五味子10g、冬虫夏草10g、炙甘草10g、黄芪20g、紫菀10g。如患者神志改变且病情危重,加入全蝎3条、胆南星6g、竹茹12g、石菖蒲15g。如患者下肢和面部浮肿,加入泽泻12g、桂枝6g猪苓15g、制附子6g。
1.3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VC、FEVl、FEVl/FVC,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完全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超过90%,有效为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为50%-90%,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有效视为临床治疗有效。
1.4统计学方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x2检验,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使用x±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属临床发病率极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中老年人是主要患病人群,患者主要病理特征为气流受限,疾病类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炎加重主要原因为细菌、病毒感染气管一支气管,急性加重期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加重,治疗难度增加,极易产生呼吸衰竭,甚至引发死亡。临床常规治疗慢胜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主要采取抗感染、化痰、平喘等西医治疗方案,临床效果不显著,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中医理论认为慢阻肺急性发作属肺胀和喘证范畴,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平喘、温肺、活血、祛痰等。双黄连粉针主要成分包括黄岑、金银花、连翘等,具有轻宣透邪、清热解毒之功效,对于风热闭肺症或风温邪在肺卫临床效果显著,适用于气促、咳嗽、咽喉肿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轻型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症状,对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温肺化瘀汤中杏仁、半夏、瓜蒌、葶苈子等具有平喘降气之功效,太子参、黄芪能够利水健脾,川芎、丹参、地龙能够活血化瘀,桔梗、桑白皮、黄岑、金银花等祛痰、止咳、抗感染作用显著。党参能够改善呼吸节律,降低耗氧量,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具有镇咳极易抗感染的功效。黄芪可扩张血管,增强心脏收缩能力,降低肺动脉压,避免肺动脉内部大量胶原蛋白沉积,控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增加免疫力,避免患者病情恶化。陈皮具有抗炎、平喘、强心的作用,甘草与陈皮的功效类似,同时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抗感染。
由此可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择样本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