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彬
最近,有老师对我说,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太大了,中高年级的语文课真的不知道如何教了!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要素,虽然教材当中对落实这些语文要素有实施的方法和路径,但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课堂上如果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来展开教学,那么,识字写字、阅读理解、朗读感悟、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等这些常规常态的语文实践活动该如何开展呢?他们担心,如果课堂上突出了语文要素,语文课会不会变成一种知识性的教学,变成一种纯粹的语文要素的训练呢?因此,语文课会不会因索然寡味而失却其应有的情趣、意趣和理趣呢?老师们的这些疑虑,确实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毋庸置疑,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之处无处不在,对语文教师的挑战也是无处不在的。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其实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是培育现代公民的自然结果,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因而,语文老师要与时俱进,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来审视教材,设计教学,用好统编教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那该怎么改?于是,我想到了加拿大学者罗杰·马丁教授提出的“整合思维”的思想。如果我们用整合思维来教语文,或许能给研究和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带来一些启发和收获。
整合思维是一种创新性思想,是指面对相互冲突甚至对立的模式时不是简单地进行选择,而是能够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形成一个既包含已有模式的某些成分但又优于已有模式的新模式。语文要素的落实与识字写字、阅读理解、朗读感悟等语文实践活动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甚至是一体的,因此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便需用整合思维来整体思考,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切实把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融入到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的进程中亲历学语习文的过程,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用整合思维教语文,需要有整体的意识。首先,要着眼于儿童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着眼于课内课外的整体推进,着眼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培养,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语文天地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学语习文方向和路径,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其次,要关注小学语文学习的整體性,关注各学段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关注各单元学习的整体性,用整合思维来设计教学,优化过程,善打巧打“组合拳”,以达成在整体观照下的稳步推进和协调发展。
用整合思维教语文,需要有真实的问题。问题是学习的发端,问题驱动着思维的发展。有了真实的问题,学习才会真正发生。真实的问题,源于真实的语文情境,源于真实的学情状况,源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真实的认知冲突;真实的问题,是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最富思维张力的问题,是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真实的问题,不是零碎的问题,而是整体性的问题。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不是将其拆分为若干个细小的问题来逐一解决,而是在保持问题整体性的同时着力处理各个部分,以找寻最佳的解决方案。
用整合思维教语文,还需要有开放的思想。在整合思维视域下语文课堂是打开的,儿童的思维是自由的,是向四面八方打开的。儿童的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任务驱动下的立体多维和互动生成的学习,是一种充满个性与张力的学习。
用整合思维教语文,带给学生的将是一种别样而美丽的语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