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琪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人物报道要在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基础上,进行各方面的转变,从“英雄”到“草根”、从“新闻”到“故事”、从“可读”到“可视”、从“大论”到“短篇”,才能永葆生机,赢得读者。
关键词:新媒体;人物报道;草根;图片
一、从“英雄”到“草根”
在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中,報道对象往往是已经被塑造好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形象被神化和脸谱化。一般的报道模式是描写这个人物工作勤勤恳恳,一心报效祖国,对人对事赤诚真心,为了事业废寝忘食,甚至积劳成疾乃至献出生命。但在融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带来的是读者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太过完美的人物反而会受到质疑,甚至人们会刻意地在这样的人物身上去寻找瑕疵。
在融媒体环境下,报道的人物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们仅仅是一线的普通员工,做的是平平凡凡的小事,有情绪,也会做错事,但在某一方面,他们的行为让人动容,让人心生敬意。近年来中国石化报社举办的“感动石化”人物的评选,正是在人物报道方面做出的有益的尝试。
“感动石化”人物只是普通员工,加油站站长王文清、油田女工杨克红、采油队技师吴吉林……但打动人的是他们的爱心、责任心,是蕴含其中的情感。这样的人物报道不仅符合媒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也符合“走转改”的报道思路。只有报道回归现实,以我们写“我们”,才能情真意切,才能感染别人。
二、从“新闻”到“故事”
就像一句电影台词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人物报道中,有人的地方就要有故事。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的本职是呈现事实。记者可以在现有的事实上,通过自己的对事件的理解,为读者讲述一则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文章才能扣人心弦,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同是加油站站长,王文清一直热心于爱心志愿工作,坚持无偿献血,20年来献血量9万多毫升;王忠英15载坚守在大黑山的小油站,与寂寞相伴,为南来北往的渔船供给;穆合塔尔·沙吾提每天奔波在塔里木盆地的漠漠戈壁中,为周边的居民送油。人物报道就是要在同中求异,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轨迹,讲述独属于个人的故事。
《待到白发苍苍,送你满园花香》,这个故事缘起于齐鲁石化一对老夫妻难得的一次浪漫。15年来,两位老人每天一起锄草、浇水、松土,把小区楼下原本的垃圾场打理成芳香四溢的小花园。没有过多的渲染,只是简单地描述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一件件细微琐碎的小事却让人深刻体会到两位老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在人物报道中不光要留有理性,还要融人人情,才能真正打动人。
三、从“可读”到“可视”
新媒体不受版面、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综合运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新闻样式,对人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可以说新媒体的盛行,对新闻报道最大的冲击就是读者很大程度上从“看字”变成“看图”。百闻不如一见,在这个“读图时代”,一张图胜过万千字。
近年来,中国石化新闻网以专题形式进行人物报道,用多样化的图片点缀文章,用视频影像丰富采访,图文并茂地说人物、讲故事,这类型的报道形式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好评。
《我的平台我的班》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海上钻井平台的石化工作者,他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干就是20天,其实很是单调枯燥。如果仅用文字来记录他们的故事,对于不熟悉石化行业的读者来说,是很难有吸引力的。当运用了图片记录的方式之后,原本冷漠的字变成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他们严谨工作、快乐生活的每一面都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对于钻井平台的工作有了身临其境感受,也更能体会石化工作者的苦与乐。
四、从“大论”到“短篇”
传统的人物报道动辄几千上万字,都倾向于以长篇大论来塑造主人公形象。但由于新媒体碎片化、跳跃式的传播特征,篇幅短小已经逐渐成为人物报道的新要求,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中表现明显。
大部分人会在上下班或闲暇时间通过手机查看新闻,大家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除了有目的的读者外,很少有人会花长时间在一篇人物报道上。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和编辑,要从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角度去考虑报道的采编,尽量缩短篇幅。
传播手段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引起报道模式的逐渐转型,如何在转变的过程中找准传播规律,符合“众口难调”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采编新闻的能力,在创作思维、传播技巧上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