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婷
摘要:花样兴趣班,哪一个适合孩子?大机构和名师,哪一个教学更出色?是考级重要,还是玩中取乐合适?每一个选择,都让妈妈们心存纠结。作者只是想说:成长无法设定程序,目光不一定多么长远,学习未必非得专业,顺着孩子的天性,享受生命成长的过程,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关键词:小宝;电子鼓;得失;长远
我们单位的联欢晚会,为了活跃气氛,办公室邀请小宝做外援,来一段电子鼓表演。演出效果还不错,小宝给叔叔阿姨演奏了《南泥湾》,又来了一段激情四射的《七月火把节》,现场气氛叫好声连连,小家伙也火了一把。然后不时有同事找我咨询孩子学电子鼓的事,听到小宝的电子鼓只学了一年多,现在已经不再继续跟教师学习,尤其是买电子鼓的投资就是上万元,都感到有些可惜,为什么不坚持考级啊?上万元的乐器当玩具吗?对于这些,作为一个还算负责的妈妈,倒是有点自己的看法。
小宝有个大他三岁的小堂哥,从小哥俩一起玩耍,隔几天就要凑一起,家庭聚餐后有一个固定环节——哥俩儿表演节目。两个小人儿躲到一边,用心策划,认真排练,最后才隆重出场。武术跆拳道,歌曲加舞蹈,还有配乐诗朗诵,每次看他们激情满满“声嘶力竭”朗诵的时候,作为省电台新闻主播的小宝伯母就会说:“有空,我给他俩好好指导一下。”这话一说就是10年,孩子长大了,再也不屑于玩这样的节目了,这专业的指导还没开始。天资聪颖的小堂哥现在读高中,学习出了点状况,有了厌学情绪,父母着急,看着他长大的我们也觉得可惜。上次见面,他妈妈给我提到,语文教师发现孩子有朗诵方面的潜质,鼓励他多参加些集体的活动,主持升旗仪式,孩子却不感兴趣,给推辞啦。他爸爸很生气地说:“哪里是他不感兴趣?孩子很想在同学面前表现一下,但是一直以来没什么优势,担心发挥不好更丢面子,所以不是推辞,是不自信!”然后就埋怨他妈妈明明有这条件,却从没有好好指导过孩子。联系之前的事情,我也觉得奇怪:“别人家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学过播音之类的,你这专业人士,随便指点一下孩子不就有了吗?”他妈妈给我们解释:“因为我不喜欢男孩子干播音,才一直回避对他这方面的指导。让他练跆拳道、学象棋,就是想他以后多点男人的阳刚、稳重。”多简单的道理,小孩子的成长,本来是简单快乐的,做父母的却动辄把儿时的爱好和终生的职业作联系,唯恐走一点点弯路,浪费一点点时光。结果,有的孩子被没完没了的考级和赶场似的比赛把学习兴趣一点点磨掉,有的孩子因为完全按照父母设计的程序运转而失去热情,这不都是种瓜得豆么?
幼儿园时期的小宝,胆小、羞涩,用教师的话讲“如果别人不和他说话,他绝不找人开口。”这里面有我们的家庭引导的失误,也有性格天性的因素。因为不能放松下来,发烧打针、请假缺课成了常态。转机是他上中班的时候,有一个英语辅导机构进驻园内,如果下午不报英语课,就没有教师照顾,因为没有时间接孩子,我们就以托管的念头给他报了英语班。没想到,上了一节课后,小家伙竟然对英语课表现出不寻常的热情,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讲述给爸爸妈妈听。我第一次认识到,学什么与达到什么效果,不必一致!
适应幼儿园节奏后,小宝融人了班集体,和小伙伴聊天时听说人家在学电子鼓,就向爸爸妈妈表达了自己的羡慕。我们一点也没有犹豫,赶紧联系教师,购置了乐器,还配备了音响,小宝就成了年轻美丽的陈老师的弟子。小宝接受能力相对较快,但练习并不是很用心,有一些错误会坚持到底,但是,陈老师是专做学前教育培训的,从交流方式到教学模式,开启的是“快乐学习”之旅。孩子从她那里学到的不仅有音乐技巧,还有教师开朗、乐观,认真、善良的生活态度。所以鼓考到几级不重要,他带给小宝的是童年的快乐、自信,这就够了!
小宝读二年级时,一位漂亮优雅的钢琴教师搬到我们家楼下,清晨或傍晚,优美的琴声就会从她家传出来。小家伙又心动了,提出要学琴。因为了解琴童的辛苦,陪伴练琴的折磨,所以我是慎重的,直到他的要求非常强烈,才有了开始。其实,不是没有期许,但是考虑到遗传的因素,我覺得要求高也没什么意义,就这么学吧。刚开始教师会强调指法基本功,说得多了他会反抗。我和教师沟通了一下,明确没有考级的打算。所以以后练琴的日子,练长练短、练好练坏就随他了,倒是一直坚持下来。练鼓的毛病依然持续,不过不再需要妈妈的监督,时间不会太长,但也很自我陶醉,遇到喜欢的曲子会说:“不行,妈妈,我还要弹一遍。”
三年级时,小宝在商场接触到乐高机器人,一次体验课后,坚持要报名学习,就交了一年的培训费用。很长的时间,每个周五都期待着放学后去学乐高,直到后来,辅导机构的课跟不上他的节奏,慢慢失去了吸引力。恰巧市里推广“创客”教育,学校有了自己的机器人社团,就放弃了辅导班的课,跟着自己教师学。不久参加了市里的正规比赛,为此经历近一个月紧张的集训,有教师的指导,有自己的投入,也有团队的协作,还经历赛时偶发事件,也有对名次的认识,然后,从市里到省里,竟然全部领回了一等奖的证书。自己借助网络论坛,从机器人编程到电脑编程,又喜欢上了视频剪辑,小学毕业时,带着自己的微电影处女作进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管当初报的培训班如何,最后他的喜爱,他的收获都远远超出了报班的初衷。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学一样,放弃一样,很难培养孩子坚持的好习惯。可是,如果对孩子的每一份投入,都设定好结果,计算好回报,可能最后不仅仅是家长的抱怨,更可怕的是对孩子的伤害。对一个个充满好奇、愿意尝试的孩子,谁知道哪一领域会是他的最爱呢?或许,只有我们的教育不去计算“得失”考虑“长远”时,才可以种豆得瓜!
(责编 吴娟)
参考文献:
[1]姜玲玲.让教育叩开音乐艺术之门——探析幼儿钢琴教学之法[J].教师,2017(27).
[2]王伟,曾珈.尝试,让孩子更加勇敢和自信[J].现代阅读,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