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构建

2019-09-10 00:19佘朝虎
高教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构建

佘朝虎

摘  要: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渊源,又是欧美发达国家共同体理念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不仅具有深刻内涵更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必须全面构建其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0-0161-04

Abstract: Xi Jinping's Thought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roots deepl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and is also a summary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bout the community theory originated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for  it not only  has profound intension but also has strong Realistic Pertinence and time value, so the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and teaching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Thought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theoretical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国家软硬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中国适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全人类可持续性发展与和平性进步贡献出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仅仅是对世界近现代史以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从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转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重大任务。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历史渊源

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论的提出,都必须着手于解决现实世界的改造问题,根植于具体的民族国家政治文化传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既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并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因此才可能成为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迫切的全球性、战略性问题的最佳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经典诠释。社会是人作为类存在的群体组织,本质上是群体权益的强制管控。若要有效化解社会个体、社会群体、民族国家等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权益兼备并实现共同的持续、健康、和平的生存与发展,就必然要提出共同遵循的政治伦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杂处、繁荣昌盛,由此孕育出了丰富的华夏文明共同体思想,并在近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2018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指出:“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儒学典籍所诠释的“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等不朽之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效地处理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与国家民族之间权益矛盾與冲突的中国智慧和政治伦理。“上海精神”及其升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合理内核高度契合,是中国为解决现实世界的全球性问题所做出开拓性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欧美传统共同体思想的蜕变。人类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生存危机,是为了应对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随时随地都会出现的各种生存困境。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的黑格尔、滕尼斯、马克思等等诸多思想家都对共同体理论进行过多种构建,并伴随着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的全球化发展而被广泛使用。亚里士多德的国家道德性善论,滕尼斯的血缘情感论,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波普兰(D. E. Poplin)的社区道德论,吉登斯的脱域共同体论等等,更多地强调的是权益共同体。马克思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状及其对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刻阐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永恒发展观、普遍联系论,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社会,并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不断革新,人类社会群体最终将演变成为一个权益密切、命运攸关的共同体。马克思还以劳动异化为理论视角,主张把人从被奴役被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组成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真正的共同体,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最高理想,同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的虚假性。

中西方共同体理论的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归宿。在古代,不同民族文明在自由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形成相似的人类共同体思想,根源在于作为社会群体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然而在实践层面上,却最终演化成了迥然不同的结局。除了生存危机这一根源之外,不同文明族群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15世纪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及其全球性的野蛮扩张,人类共同体萎缩为欧美少数发达国家的共同体,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战争殖民等等肆意妄为,到如今仍然难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金融危机、跨国犯罪、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疾病流行、地区冲突、难民浪潮等等全球性问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共同体思想不仅绵延了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更是以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国际性行为实践,彰显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中深刻诠释了中华传统文明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深刻地无声地批判了“修昔底德陷阱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深刻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解决中国和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并将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战略和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诉求。人类共同体思想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尤其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当人类各个文明族群还处在共同体的初级阶段时,分散性、隔绝性、自主性和区域性是其普遍特征。当人类历史进入世界近代以来,人类共同体理论持续异化,欧美国家牢牢地掌控其话语权。当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技术化等等飞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人类社会已经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成为共识,“地球村”正在曲折却是加速地形成。由此带来了国际权益的重新审视,每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成为全球性共同权益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面对任何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不可能由任何几个少数民族国家就可以解决,全球性共治危机、共享成果、持续发展必然成为历史潮流。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出来的并作为解决全球性危机而存在的。2012年,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2017年,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中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分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际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国际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国际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环境气候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在应对安全威胁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融入世界,不仅中国内部存在着各种新老问题亟待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解决,而且世界上全球性的各种社会问题、经济危机、政治矛盾与文化冲突等等都将不同程度深刻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国必须首先要搞好自身内部的事情,但是也不容忽视外部条件的构建。长期以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人民根据自身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来发展自己。同时,中国也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组织干涉中国内政,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核心利益的苦果。中国在世界各文明群体中,其相对落后也不过是近300百年的事情,古代历史上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并没有对世界各民族国家构成像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所造成的那样的深重灾难。中华文明总是以“仁爱之心”、“以文化天下之行”自立于世界。中华民族在当代的复兴是一种和平发展的结果,并不对任何国家构成近代欧美殖民主义者那样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战争与掠夺的灾难性威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共识并为联合国组织所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国际场合多次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最为本质的内涵在于,共同的全球治理,共享的全球权益和共有的和平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近代以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地奋斗,在取得了民族独立的初步成就之后,终于取得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但是,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仍然任重道远,不仅仅在于内部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更在于外部的全球性治理危机的严重威胁。现实是,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中国更离不开世界,闭关锁国式的發展道路只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半途而废。在欧美共同体理论步入全球性危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甚至异化成单边主义、美国优先的极端误区之时,中国不仅要创新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而且要有大国的风范与担当,积极推动并践行之。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强调:“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如此众多而且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正式写入联合国决议,充分显示了国际社会对此理念的广泛认可。

中国不仅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积极实践之。世界近现代史以来,欧美国家曾经提出过如“威尔逊主义”的国际社会理想主义构想,但是时至今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人类共同体理论并不能有效解决甚至阻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应时代之需,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就被推上历史的舞台。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诠释,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言行一致的经典呈现,也是世界各国认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媒介。同时,中国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尤其以非洲各国为典型代表,大力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是中国遵循和平与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化多样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和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总而言之,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总之,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刻的传统内核、极强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战略影响,是有效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和世界全球性问题,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从而实现共治共享共发展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构建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极其重要。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必须及时地深入地为广大师生所掌握,由理论体系转变为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由“批判的武器”转变为“武器的批判”。

首先,必须由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根源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未来前瞻性,但是其理论体系较之于教材体系仍然有较大的差异性。党的理论工作者必须着眼于高校的具体情况,主要根据“思修”、“纲要”、“概论”和“马原”四门主干课程各自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具体构建,既要有各自的侧重点,又要有理论的层次性和内在的逻辑性。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尤其是“概论”课程,其理论体系的持续创新必须带来教材体系的不断革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主要涉及“纲要”、“概论”和“马原”三门课程。“纲要”主要解决的是史实问题,以史带论;“马原”着重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的是理论渊源问题;“概论”着重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史实)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由此可见,高校此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然要阐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但是各自的侧重点是有明显的差异性的。从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每门课程的侧重点,并在教材体系中差异性的表达出来。

其次,必须由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政治社会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最重要的媒介是教师。教师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教材是死的而教师是活的,学生是持续流动的,同一个理论对于不同的传授者来讲,其理论效应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者必须有道、信道、精道然后才有可能授好道,并坚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更新诸如自媒体、微视频、网络课堂、混合式课堂等等现代式教学方式方法,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具体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教学体系安排来看,不仅仅涉及到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讲哪些内容的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实践,常常出现不讲、少讲甚至完全忽略的现象,每门课程的授课者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见,把有些表面上看起来重复的内容有意无意的忽略掉,或者干脆把责任推給其它课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体系必须根据教材体系而来,教材体系必然根据理论体系而来,理论体系必然依据现实实践的客观需要而来,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富有十分严密的逻辑性的。然而,理论最终的归宿是要被群众所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批判的武器”层面,而要落实到“武器的批判”的实践中去。

第三,必须深入掌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精髓。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阐述中国政府将全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新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创新性的新执政理念。它既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又是在实践层面具有极强的制度架构的功能,还是中华传统文明话语权的经典再现,是服务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明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构建主体、参与主体、实施对象和将要达到的实践效应。在现实意义层面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方案,更是解决中国当前及其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的战略选择。同时也要注意,此理论本身也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曲折的辩证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高校传授此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战略性眼光、批判性思维和拥有“四个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政治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J].当代世界,2017(11).

猜你喜欢
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浅析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与构建
创建《数控自动编程》优质核心课程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