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球训练模式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9-09-10 07:22余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体育训练高等院校

余明

摘 要:在高等院校的羽毛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水平、增强身体素质,并锻炼身体协调性,更发挥着完善教学效果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羽毛球多球训练模式的类型,进一步探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模式应用价值与不足之处,并提出该模式的应用方式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多球训练模式;羽毛球教学;高等院校;体育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1-0138-03

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模式是指教师按照教学内容与训练计划,通过不同速度、不同落点、不同力量等手段持续地向学生喂球,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多个或单个技术动作的训练模式,包括多球单练、一球一击、移动击球以及定点击球四种训练形式.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既有应用价值,也有不足之处.在此背景下,对该训练模式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研究能够弥补不足,并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优势.

1 羽毛球多球训练模式的类型

多球训练模式是一种结合步伐训练与手法训练的综合性训练方式,主要包含四种训练形式,即多球单练、一球一击、移动击球以及定点击球[1].其中,多球单练指喂球手与训练者相互击球直到出现失误,属于多拍训练;一球一击指在规定时间内喂球手向训练者快速供球,使训练者连续不断地持续击球;多球单练与一球一击是多球训练模式中最常见的基本形式.移动击球指喂球手把球发至不同的落点,使训练者在场地内不停移动;定点击球指喂球手把球连续发至某一个固定落点,使训练者在固定站位上不停地击球.定点击球能够巩固和加强训练者对基本动作的运用,移动击球则能够提高训练者的步伐移动速度以及击球的准确程度[2].由于羽毛球比赛中的球速与训练时有所不同,所以在多球训练中可以将四种训练类型进行结合,通过综合训练有效提升训练者的击球质量与身体素质,从而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2 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模式应用价值與不足之处

2.1 多球训练模式的应用价值

2.1.1 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能、技术、战术、耐力以及协调性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对于刚开始练习羽毛球的学生来说,容易出现身体不协调、动作僵硬、技术动作不规范等错误.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多球训练能够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羽毛球运动基础.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技术动作,以统一的球速、方向与力度将球发给学生,使学生处于固定的训练模式之中反复练习,促使学生快速掌握规范性动作.

2.1.2 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羽毛球体育项目中的节奏感是指对击球、移步、手法的动作幅度、速度以及力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3].通过多球训练,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技能水平与身体素质不断改变球的落点、弧度、速度与方向,使学生逐渐掌握丰富的击球技术并灵活运用,开始把控场地,获得主动权,从而强化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节奏感.

2.1.3 丰富学生的战术意识

羽毛球运动中的战术是在了解对手动作特点与战术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球路组合打败对手的球路思想.羽毛球教学中,常规的一对一单球训练模式不利于训练学生的动作连续性,也不利于形成战术意识.多球训练模式能够通过球路的定点练习提升训练强度,并通过移动击球训练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以及战术意识,从而快速提升战略水平.

2.1.4 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羽毛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具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对耐力的要求.良好的耐力能够延缓身体疲惫状态的出现,也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顺利实施战术的保障.多球训练模式能够根据已制定的战术向学生喂球,从而有效地提高羽毛球战术的连续性[4].并且,多球训练可以依据学生的运动水平、训练程度有针对性地增加喂球数量、速度与力度.例如,在杀球上网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单球训练模式的一次训练一般为4-5个拍,而多球训练模式一次可以训练40-100拍.多球训练模式可以在提高学生身体耐力的同时使学生的身体负荷接近极限,以此磨炼学生的毅力与斗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

2.2 多球训练模式的不足之处

2.2.1 教师的喂球点固定

在多球训练模式中,教师能够灵活改变击球的力度、速度、落点等,但无法改变自己的站位,喂球点也因此相对固定.但在正式比赛中,对手的位置不断移动,来球的方向与性质也不停变化,这种训练模式往往缺乏对来球的判断与分析,从而降低学生对来球的判断能力.

2.2.2 缺少实际比赛的刺激

羽毛球教学活动中的喂球者一般是教师或学生,在训练中学生难以感受到比赛中的压力与刺激,缺少实际比赛的刺激.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兴奋与紧张程度略显不足,在实际比赛中容易出现心理压力.

2.2.3 忽略前后拍之间的关系

在多球训练模式中,学生持续地击打喂球者的来球,注意力集中于击球环节,忽略前后拍之间的关系[5].并且,很少主动分析上一拍的击球效果以及如何处理下一拍,容易使学生思想僵化,难以灵活地运用战术.

3 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模式应用方式

3.1 技术学习阶段选择定点击球

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融入多球训练模式须遵循教学原则,按照阶段性教学目标有层次地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学初期,学生刚刚学习羽毛球项目的技术动作,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规范技术动作.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训练压力过重,使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受挫.在技术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安排模仿训练以及徒手训练.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之后再选择定点击球的方式进行多球训练,进一步巩固与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例如,在定点击球训练的过程中,须以大臂发力带动小臂,并在移步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平衡,教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并及时纠正,从而保证多球训练的实施效果[6].

3.2 技术提升阶段选择移动击球

经过定点击球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动作之后则进入技术提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对动作的时机把握以及对身体的控制,教师可以选择移动击球的方式进行多球训练,在训练中增加球路的变化,以此提升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运用水平.例如,在控制高远球力度与方向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对二的方式进行训练,一名学生分别向两名击球,利用变换击球方向提升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当该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控制能力时,可以适当增加击球距离,促使学生掌握与灵活运用高远球动作技巧.

3.3 合理组织与设计多球训练教学

3.3.1 教学活动设计

为提升多球训练模式在羽毛球教学中融合的有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须结合羽毛球教学要求与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合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训练方式[7].例如,合理安排与控制羽毛球教学中勾球、上网、高远球、推球、杀球等训练的时间与训练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从而确保多球训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发挥该训练模式对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的积极作用.

3.3.2 教学组织安排

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之后,教师须进一步进行教学组织安排,并对多球训练模式进行合理创新.

3.3.2.1 单组练习

在多球训练教学时,单组练习次数的选择是关键.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决定单组练习次数,主要是对学生的技术、耐力、反应速度以及灵活性等方面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动作定型.实际训练时,应根据具体目标进行选择,如为训练学生技术,则每组可定为20~30次;如为训练学生耐力,则每组可定为30~40次;如为训练学生反应速度,则每组可定为15~20次;如为训练学生灵活性,则每组可定为10~15次[8].

3.3.2.2 训练组数

在进行多球训练活动时,教师需依据训练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组数,从而提升训练效率,增强训练效果.一般情况下,轻度训练的训练组数密度较大,多定为7~8組;耐力训练训练组数多定为6~8组,节奏应缓慢些;速度与灵活性训练训练组数多定为3~4组,但节奏应快些;速度耐力训练的训练组数多定为5~6组,节奏需适中.

3.3.2.3 间歇时间

为使学生能及时疏解运动疲劳、避免运动损伤,教师要在羽毛球多球训练间隙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应依学生的体能情况而定,不能太短也不宜过长.在训练时可采取三人一组、无间断轮流训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休息时间,这样做既节省了宝贵的课堂训练时间,又留下来充足的间歇时间使学生得以休息.

3.3.2.4 喂球频率

喂球频率是指多球训练模式下喂球者进行连续喂球的频率.通常情况下,如果是针对学生单个轻技术的训练,或有氧耐力能力的训练,则喂球频率可放缓些,并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逐步提高;如果是针对学生反应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的训练,则要适当增加喂球频率.

3.3.2.5 喂球速度

喂球速度是指喂球者发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的飞行速度与停留速度.喂球速度一般分三种程度,即极限、正常与迟缓.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喂球速度[9].在训练学生的单个轻技术或有氧耐力能力时,喂球速度应迟缓些;在训练学生的绝对速度、反应速度时,应适当加快喂球速度.

4 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模式应用注意事项

4.1 针对学生动作特点设计相应训练内容

虽然多球训练模式能够强化学生的节奏感、丰富学生的战术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该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羽毛球教学内容.在羽毛球教学课程中,教师须面对30-40名学生,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训练需求.因此,在进行多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须针对班级人数、学生的运动水平、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提升多球训练的针对性.学生在羽毛球运动基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入学前尚未接触过羽毛球运动,属于零基础;另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一部分技术动作,具有较好的运动基础.教师可以安排具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充当零基础学生的陪练员,以学生指导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当设计难度较高的提升性训练方案,帮助他们提升实战水平,培养战术意识.

4.2 结合其他训练方式

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仅仅依靠多球训练难以真正满足教学目标,还须与其他训练方式相结合,提升教学活动的丰富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多球训练模式可以结合模拟比赛训练模式、小组训练模式以及间歇训练模式,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与搭配训练方案[10].例如,在羽毛球的杀球教学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后通过多球训练反复练习,提升杀球水平.再通过模拟比赛训练模式分组进行上网抢杀训练,单次训练时长设置为30-60秒,间隔30秒后开始两边跳杀动作训练.通过与其他训练方式相结合,使多球训练模式不再成为一种固化的训练模式,从而使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要求与教学计划进行良好融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发挥出多球训练模式的优势.

4.3 合理安排间歇时间

由于身体的疲劳程度对训练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多球训练模式的单组练习与单次练习过程中,教师须合理地安排学生的间歇时间.在多球训练模式下,羽毛球技术动作训练速度快、节奏强,因此个人训练间歇时间应当比多人练习时间稍长.从训练内容上看,步伐训练的间歇时间应比其他训练内容更长,否则容易导致运动损伤或身体严重疲劳.

在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模式能够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强化学生的节奏感、丰富学生的战术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师的喂球点相对固定、缺少实际比赛的刺激、忽略前后拍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在该训练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与之相应的训练方式,并合理组织与设计多球训练教学.同时,教师须注意针对学生动作特点设计相应训练内容,结合其他训练方式以及合理安排间歇时间.并且,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与多球训练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创新,使该训练模式获得更加多样与科学的发展,从而促进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水平的进步.

參考文献:

〔1〕刘正之,李国忠,袁际学.自主——合作教学法对大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的影响研究[J].思想战线,2015(s1):221-223.

〔2〕王倩,刘彬,左斌.羽毛球教学的实践参考——评《羽毛球专项运动技能训练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7).

〔3〕盛怡,郭黎,蒋健,等.不同训练模式下羽毛球运动员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92-95.

〔4〕刘也,冷波,刘浩崇,等.8周冲刺间歇训练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8,37(9):12-17.

〔5〕周彤.非线性与板块周期力量训练模式在羽毛球青少年训练中的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1).

〔6〕李春雷.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备战2012伦敦奥运会体能训练设计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5):86-91+108.

〔7〕王乐军,陈景源,马爱迪,等.羽毛球专项运动对踝关节肌肉共收缩活动的影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7,53(4):58-64.

〔8〕Phomsoupha M, Laffaye G. The Science of Badminton: Game Characteristics, Anthropometry, Physiology, Visual Fitness and Biomechanics[J]. Sports Medicine, 2015, 45(4):473-495.

〔9〕Huang M T, Lee H H, Lin C F, et al. How does knee pain affect trunk and knee motion during badminton forehand lunges?[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4, 32(7):690-700.

〔10〕Kim I. Teaching Badminton through Play 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2017, 88(8):7-14.

猜你喜欢
羽毛球教学体育训练高等院校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羽毛球教学中提高大学生观察力的方法研究
武汉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