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雨
[摘要]本文所讲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并在中国实践中不断得到继承、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也内在地包含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这一理论创新的思想实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从认识到实践的联系向度,与时俱进侧重于从实践到认识的升华,一脉相承侧重于理论体系的内核、精髓、要义的传承。这些思想实质是其他理论学说所无法比拟的、完整的理论创新品格,也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具有普遍意义的、具有永久生机活力的科学真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品格 理论联系实际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19)01-0064-05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两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巨匠共同创立的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理论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使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人类真理的路上共同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学说体系,也包括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还包括这一思想理论主张的其他继承者对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成果。本文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即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基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指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其思想理论内涵包括经典作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各项事业中,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概括地讲,这一理论体系既内在地包含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也内在地包含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
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当代中国,而且是当今世界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是全人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科学理论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恒久、深邃而强大的科学价值、思想价值和实践价值,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创新的思想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思想实质的方法论规定
一是理论来源于实际,理论与实际存在着必然性、本原性的因果联系。理论作为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是凭空生成的,是人的意识对于客观实践系统的、自觉地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来源于实际,实际是理论的物质土壤,理论是实际长出的意识果实,没有实际也就无所谓理论。尤其是作为科学的理论,更加有其丰富生动的实际依托、指向和根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学说体系,其客观的实际依托和指向就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是各民族探索、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1](P1)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品格及其所联系实际的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以往任何理论学说的本质差别,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比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更具有哲学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探索求亡图存,争取当家作主,走向民族复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证明,中国生动的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最具说服力、最具生命力的实际源泉。如果没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发展的这个实际,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如此丰富的新内涵,也不会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
二是理論指导实际,是理论的思想性、实践性和价值性旨归。来源于实际的理论不是理论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际,不指导实际的理论是“非理论”,对实际没有指导价值的理论是“假理论”。理论指导实际揭示了理论的合法性和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原则和建构原则。诚如恩格斯在《致威纳尔·桑巴特》的信中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P742-743)马克思主义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革命学说,它是无产阶级推翻旧世界的革命实践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诚如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所言:“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实世界。”[3](P136)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状态。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其对世界各民族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导中不断展现其作为真理的科学价值。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精辟地讲到:“我们决(绝)不想把新的科学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个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4](P248)可见,马克思主义在其孕育、诞生、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从来没有一刻离开过无产阶级为改变阶级命运、人类命运与资产阶级等反动腐朽落后阶级的斗争实际。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不仅在实践中说明世界,而且在实践中改变世界;不仅通过实践对现实世界作出科学的理论说明,更主张在其指导下,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和变革,使之革命化。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从踏上神州大地那一刻起,就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首先体现在从理论到实践向度的指导作用。也正是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才使得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一步一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由此可以说,理论对实际指导的使命和作用只能在其指导实际的过程中被明证。
三是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具有时间和空间二维性。就时间维度而言,不同历史时代的理论要联系不同时代的实际,从而形成理论的历时态性征;就空间维度而言,不同民族、国家、文化、地域(区域)的理论所联系的实际有所不同,从而构成理论的共时态性征。理论的历时态性征与共时态性征统一于理论的创新实质。如果理论对实际的联系只在时间维度发生,没有空间维度的延展,这种理论一定是单一和片面的;反之,如果理论对实际的联系只有空间维度的覆盖,没有时间维度的演进,这种理论只能是教条的、封闭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验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在于其是随着实践和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的思想理论体系。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处于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人类解放运动所运用,不仅在无产阶级对抗剥削阶级的斗争中扮演了“精神武器”[5](P9)的作用,而且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同理想社会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信仰之“钙”的作用。
在中国,自马克思主义传人起,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始终是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指导思想。从其历时态维度来看,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还是在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发挥着思想指引和行动遵循的作用;从其共时态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建设发展都发挥着理论指南和实践准绳的作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辩证关系的思想性和价值在于,它绝不是单纯地指出了新世界的革命性功能,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解释世界依赖于改变世界,理论依赖于实践。在人与世界的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二重、多维、互动关系中,前者决定后者,二者相辅相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结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无产阶级政党作风上的具体表现。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反对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
二、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思想实质的逻辑性规定
一是强调一脉相承就是要避免因创新而否定。创新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元理论的否定之否定,是辩证的扬弃和续旧鼎新。打着创新的旗号喜新厌旧搞否定,那是在思想路线上的改旗易帜。纵观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的全部过程,无论是其自身的孕育、萌芽、早期、成熟期,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过程,创新是其最为鲜明的理论品格,但从来没有因为创新而被否定,唯物史观始终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体系的哲学内核。在当代中国,不仅已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而且继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可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否定。我们要坚决反对和避免那种企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别有用心,也要坚决反对和剔除那些企图用经典马克思主义来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居心叵测。
二是强调一脉相承就是要避免因创新而变质。创新是在继承元理论基础上的继承发展,是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对元理论的本质精髓进行新的阐释,使其内涵获得新丰富,使其指导力得到新提升,使其解释力得到新拓展。如果因为创新而丢弃了元理论的精髓要义,那不是理论的创新,而是创立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在苏联诞生了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在中国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我们必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把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境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内涵,不断增强其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学说体系、精髓要义永远都不会变。如果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搞变质的马克思主义,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丢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武器,“批判的武器”没有了,“武器的批判”势必失去锋芒、失去批判的合法性,失去了“精神武器”,“物质武器”,势必涣散、解体,其实践结局就是亡党亡国。[5](P15)
三是强调一脉相承就是要避免因创新而变向。理论创新是基于理论目标的定向的创新,是对理论基本内涵的巩固和坚定,理论创新的方向性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条件下,在理论创新的方向性上都不能搞模棱两可,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耳朵根子发软,不能搞无原则的民主。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途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社会主義道路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一开始就把谋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其内在的价值尺度,把实现共产主义定为全人类的理想目标。这一理论方向矢志不渝。在当代中国,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就是要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8](P1),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期实现。
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思想实质的实践性规定
一是这里的“时”既有纵向的“时间”“时代”含义,也有横向的“实际”“实践”含义:即与推移的时间同步共进,与发展变化的实际同频共振(来源实际,面向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矛盾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作为一种理论学说,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是否是科学的,其科学性又首先取决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运动规律。对于科学的理论学说而言,停滞不前无异于自我埋葬。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170多年坎坷、光辉的历程,并被这170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实践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就在于其始终与发展变化的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时代同呼吸,与世界各民族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共命运,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格。以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实践为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推进到什么阶段、什么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推进到什么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主题、面临什么样的世情国情党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就分别生发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分别指导中国回答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命题。
二是这里的“俱”有“都”“全”“共”的含义,既包含理论构成的各个内在组成部分,相关的概念、范畴、观点、体系等各个要素的创新发展,也包含理论创新发展的外延面向社会历史实际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遗漏、不片面、不离散,这是遵从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哲理。个别理论内涵要素的创新和单一理论外延性的创新都无法从整体上实现理论创新的与时俱进,甚至会使理论本身变得畸形、走样,也就失去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性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料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来都是系统的、全面的、彻底的内涵与外延的创新。从世界范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角来看,也正是其全面、系统、彻底的理论创新品格,使其与修正主义、拉萨尔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人道社会主义等所谓的社会主义思潮划清界限,赋予其彻底的革命性。在新时代中国,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要义全面的、准确的继承,也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系统的、完整的创新,这一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变化”,不是单纯的动词,而是有质的规定性,即包含思想理论创新的过程控制、目标导向、价值规定等,换言之,就是要把握好理论创新的方向、节奏、程度、目的、效果等。一种科学理论的创新既不是盲目的冒进,也不是迟滞的后进,而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阶段特征,符合质量互变规律的“进”。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超越时代脱离实际的理论只能是幻想或空想,落后于时代滞后于实践的理论只能束之高阁,其本身就没有存在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历来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组成部分,滞后、脱离、超越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本身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思潮的本质区别所在。在新时代中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就必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立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实际,立足于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基本实际,而不能忽视这些发展实际,不能超越这个历史阶段。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品格归根到底就在于,其善于从发展的实际中提炼出反映历史本质和规律、事关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并加以解决。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实质及其中国价值,就在于要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四个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期实现。同时,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