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科技强审助推内审履职

2019-09-10 07:22:44肖伟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科技化中国银行账户

肖伟

一、中国银行及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银行基本情况

中国银行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1912年2月,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正式成立。从1912年至今,已连续经营107年,并于1994年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6月和7月,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是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5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拥有比较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形成了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和金融市场等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涵盖投资银行、直接投资、证券、保险、基金、飞机租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中银香港、澳门分行担任当地的发钞行。

(二)内部审计工作基本情况

中国银行在总行党委领导下,设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总行总审计师、审计部,在境内36家一级分行层面派出总审计师和审计分部,实行垂直独立管理体系。按照全球化、综合化经营战略需要、境外监管要求和机构实际情况,在主要境外机构和综合经营公司设置了审计部门或审计岗位。截至2018年底,我行集团共有审计人员1230人,包括境内审计人员879人,境外机构及综合化经营公司审计人员351人,其中,科技化审计人员258人,占比21%。

二、中国银行审计早期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及存在不足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中国银行审计工作适应时代需要,在2010年左右,总行主导开发和应用了适用于全辖的两大系统,一是审计数据分析系统(ADAS),二是审计管理系统(AMS)。这两大系统在当时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银行审计数据的处理能力,提高了审计检查的有效性及审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并同步培养了一支科技化审计队伍。但随着银行业务及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原有系统对高效支持审计工作开始出现局限性,总体反映在两方面:

一是审计数据分析系统方面。审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存在不足,如数据采集和加工时间滞后于交易发生时间较长(40天),数据的质量不高,差错率较大,数据未能覆盖主要业务;系统功能不够完善,复杂模型运行时间长(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复杂模型或跨系统的数据关联性查询甚至会挂死,无法运行;未采集海外分行和综合化经营公司数据,未能实现全集团审计数据的联通与整合;与监管要求、境内外先进同业存在差距等。

二是审计管理系统方面。系统功能与性能存在不足,如整改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不能满足审计工作需要,统计分析功能不足,存在部分功能重叠、环节繁琐、重复操作等问题;系统未在海外分行和综合化经营公司部署,无法支持集团审计的一体化管理。

由于现有的审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赋予内部审计的使命要求,中国银行内部审计开始着手推进审计科技化建设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探索和实践,以不断提升审计工作价值,促进集团高质量发展。

三、中国银行审计科技化建设的规划、目标及任务

2015年以来,中国银行在现有审计系统的基础上,开始研究中长期审计科技化建设规划。在充分调研、借鉴审计署、境内外同业及外部审计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审计委员会科技强审和审计署大数据审计模式转型的要求,以“统筹规划、全面覆盖、互联共享、便捷应用”为设计理念,在集团信息科技整体规划的框架下,于2018年制定并经审批通过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科技化建设三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设定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科技化建设,建立以审计知识库、资源库、数据库、问题库为支撑,集审计管理、信息管理、数据监测预警及数据分析挖掘为一体的审计工作平台,搭建对国内、海外分行及综合化经营公司从宏观到微观的非现场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升审计监督的精准性和及时性,逐步实现现场审计与非现场监测与分析高度融合的审计模式,并建立覆盖集团全业务领域的多元化审计网络,实现系统有机整合、信息高效流转、技术充分应用、数据深度挖掘、成果广泛共享的局面,实现审计监督的智能化和审计管理的自动化,为数字化审计转型奠定基础,推动审计科技化应用向境内外同业一流水平迈进。

在具体的开发实践中,主要将审计工作信息化平台(AWIP)和审计智能分析平台(AIAP)的建设以及两个平台的一体化融合作为抓手,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中国银行审计科技化建设进展情况

截至2019年8月,两个平台均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投产工作。

审计工作信息化平台方面,已投产了“审计计划”“项目实施”“问题整改”三大主要功能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程序库、业务分类标签库等支持功能;初步实现审计项目作业全流程管理,实现审计工作相关信息的标准化和管理信息的可视化,实现离线编辑及文档自动生成,为提升效率奠定基础。

审计智能分析平台方面,实现了数据分析的基本功能,搭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集团层面的审计数据库,统一了审计数据的来源和审计数据处理规则,建立了T+1数据加载机制,并已完成70多个业务系统1500多张数据表三年数据的加载。在功能上,建立基于用户组的参数化权限管理模式,实现数据按表授权、用户角色灵活配置、用户权限动态隔离;投产自由建模功能,满足业务人员随时建模的需要,建立起快速、灵活、安全、易用的数据分析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审计人员使用效率,获得了审计条线用户的广泛好评。

两个平台投产以后,改变了原来集团层面缺乏统一审计工作平台和审计数据库的问题,给中国银行审计条线的检查工作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显著变化。审计管理方面,可以为总行审计部、境内审计分部的审计人员以及集团内配合工作的非审计人员提供一体化的审计工作平台,逐步实现审计工作全流程的线上化,提升了审计资源管理、流程管理以及整改管理的效率。数据分析方面,以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为依托、以数据為引领和驱动的审计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审计系统数据和应用的集中,实现了审计数据范围广、质量高、内容全、时效强的特点,模型执行效率较之前平均提升20倍以上,数据覆盖范围扩大5倍,为总行、分部各类审计项目、循环监测等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数据分析支持。此外,初步建立起审计数据智能分析的基础框架,审计数据分析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推动数字化审计思维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五、中国银行大数据审计的应用实践

案例一:通过审计智能分析平台查找境外机构境内账户被集中控制、涉及洗钱交易的情况

在总行集团反洗钱审计项目中发现,境外机构境内账户(NRA)在核心银行系统中的客户信息和账户信息存在明显有违商业常理的可疑特征,初步怀疑NRA账户被集中控制、贸易背景不真实。如同一地址大量重复注册使用,且较多客户具有相同账户联系人/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等。

为进一步揭示NRA账户之间贸易背景不真实,或作为地下钱庄的资金通道等潜在洗钱风险隐患,审计人员使用数据分析系统,结合银行内、外部数据,对全量的客户、账户、交易等信息进行多维度关联分析,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I2将结果进行展示,并对I2软件生成的因账户间资金往来而形成的多个组群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NRA公司账户呈现被集中控制、过渡资金明显的典型可疑特征,大量在境外没有经营实体的境内客户,通过代理注册等方式合法注册成立疑似空壳公司,并开立NRA账户,进而通过集中控制多个NRA账户进行虚构贸易背景的关联交易,或作为地下钱庄的资金通道,存在较大的洗钱风险隐患。

案例二:通过审计智能分析平台查找第三方批量代偿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倒贷操作,干扰资产质量分类的情况

审计人员基于总行审计智能分析平台(AIAP)中的客户交易数据,批量追踪中小企业客户的还款资金来源,根据数据筛选,发现某二级分行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客户由外部第三方个人客户提供资金进行“过桥贷”的情况,且代偿人具有批量、集中的特征。经排查发现,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某二级分行个人客户通过长期控制的3个对私账户和2个对公账户为该分行38家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过桥贷”,涉及过桥资金2亿元,延缓该行不良资产暴露。同时还进一步发现该行某员工与该个人客户存在密切资金往来,收到该个人客户转入资金17笔,共计4000多万元。鉴于该员工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目前,已将相关情况移交监察部门处理。

六、努力方向

下一步,中国银行将加快两大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和优化系统功能。审计智能分析平台方面,将逐步搭建审计预警体系,数据范围和模型算法将进一步丰富;集成新型数理统计分析工具,逐步引入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在安全管控机制下逐步实现平台内外部信息的链接与应用。审计工作信息化平台将进一步完善功能,推进风险评估、内控评价等模块的建设;开发审计平台APP,逐步实现审计工作移动化。将两大平台进一步推广到海外分行和综合化经营公司,真正实现集团全面覆盖、互联共享。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虽然对传统的审计模式提出了挑战,但也为新的审计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银行将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科技化建设,不断加强数据挖掘和利用,探索实现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利用,持续提升审计监测预警能力。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最新的科技手段,大幅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检查评判、发现问题、宏观分析等能力以及审计管理的效能,通过数据模型的应用,及时跟踪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银行各层级单位的落实情况,通过科技手段的應用实现总行战略、规划、重大部署在各层级单位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真正助推内部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四项新职能的扎实落地。

猜你喜欢
科技化中国银行账户
中国银行
现代苏州(2022年22期)2022-12-09 07:08:18
中国银行
现代苏州(2022年14期)2022-08-05 05:42:54
梅缘稻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4
中国银行
现代苏州(2019年19期)2019-10-18 11:58:02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28
父亲的股票账户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0
中国银行
现代苏州(2017年1期)2017-01-18 02:01:01
居住空间理论探索
科技资讯(2015年5期)2016-01-14 16:46:20
应用高新技术打造医疗制药的科技化及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