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

2019-09-10 07:22陈厚朴
南腔北调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半夏诗经黄河

陈厚朴

《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文章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国发展大局,明确指出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刻阐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作出了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为我们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必将对更好地治理保护黄河、让黄河造福人民产生深远影响。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黄河流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黄河治理的成绩为世人瞩目。全长5千多公里的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母亲河,流经全国9个省区,惠泽了数亿人口。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从历史看,在我国5千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300多年长期居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位。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诞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黄河大合唱》,跨越近80年的历史传唱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郭沫若说:“《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产生的最成功的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

我国自古有“饮水思源”的美德和传统。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该把黄河文化放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认识,并加以发展。文化工作者应当始终牢牢把握主旋律,深入探讨黄河文化的精髓,不断创新、不断升华,努力增强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度,充分发挥母亲河文化对中外华人的凝聚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那么,究竟什么是黄河文化?本文从这个角度切入,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中外华人崇敬母亲河、珍爱母亲河,自觉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韵味长。《史记》上说:“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这里的河,就是黄河。《诗经》中的“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写的是黄河流水的声音。自商周至唐宋,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黄河文明不仅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

中国的江河文化,现在有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诞生伏羲、黄帝、炎帝等华夏先祖的黄河流域,成为海内外亿万华人心目中姓氏、宗族、家庭的根脉之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里所说的“河”为黄河,此段位于洛阳孟津。传说中,有龙马从黄河浮出,向伏羲献上河书。洛为北洛河,在洛阳境内,是神龟驮书而出的地方。据河图洛书而衍生太极八卦,由此诞生中华文明史前史。

中华远古居民,逐水而居、逐花而居,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被称为“六经之首”的《周易》,堪称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诗经》《大学》同样是黄河文明的典籍。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这里所说的“诗”,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开山,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名句都出自《诗经》。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诗经·小雅·鹤鸣》里面的诗句。

两千多年前,老子写《道德经》的地方,在函谷关。函谷关在哪里?就在距三门峡市75公里的地方。老子在鹿邑出生,但写《道德经》的地方,却在黄河之滨,道家从此产生。何止道家,其实,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包括纵横家,都是在黄河之滨孕育的。何止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也好,汉赋、唐诗、宋词也好,无不脱胎于黄河文明。

黄河文明孕育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以“宇宙生命整体观”全面论述了保健养生之道,主张“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一部《黄帝内经》,十几万言,其实说的就是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说:“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醪醴(láo lǐ):醪:糯米酒也称为醪糟。醴:一夜之间酿成的酒。醪醴就类似于甜酒。

湯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而成。古代用五谷熬煮成的清液,作为五脏的滋养剂,即为汤液;用五谷熬煮,再经发酵酿造,作为五脏病的治疗剂,即为醪醴,例如我们现在常用的米酒。虽然五谷均为汤液、醪醴的原料,但经文又指出,“必以稻米”。因其生长在高下得宜的平地,上受天阳,下受水阴,而能得“天地之和”,故效用纯正完备;春种深秋收割,尽得春木和秋金的生发与刚劲之气,故其薪“至坚”,所以必以稻米作为最佳的原料,以稻薪作为最好的燃料。有个朋友说,他没有按照古法用五谷熬成汤液,而是经常用杂粮熬成汤液,再在汤液里兑点糯米酒或黄酒。感觉精神好,气色好,面色红润。五谷是一门养生学问,值得研究。古代的这种汤液醪醴,对后世中医方剂学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例如现代所用的汤剂、酒剂,以及方药中使用的粳米、秫米、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绿豆、黄豆、黑豆等,都是直接从《黄帝内经》的汤液醪醴发展而来的。人,从本质上说,只有三样东西:精、气、神;养生,从根本上说,只有也只需养精、养气、养神。如何养?针对“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必须“清积”。法天地阴阳,清积除弊,让血脉畅通。清泻祛积,疏通洗涤脏腑血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自生,形体自盛,骨肉健壮。“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人体内的积聚不除,不排毒,血脉如何畅通?

怎么理解《黄帝内经》中的“形劳而不倦”?人总是要上班挣钱的,也就是说,“形劳”是必然。但劳累过度就不好了,“劳而不倦”才好。劳累过度容易引起“劳伤”,又称“五劳所伤”,即所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黄帝内经》十三方,所用药物大约有三十来味,半夏是其中之一。仲景《伤寒论》中用半夏者共计42次,居第6位。除“出汗”外,凡《本经》述半夏主治,仲景皆有相对应的专方。如治“伤寒寒热”之大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治“胸胀咳逆”之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越婢加半夏汤;治“头眩”之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咽喉肿痛”之苦酒汤、半夏散及汤;治“肠呜”之半夏泻心汤;“下气”之葛根加半夏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等。概括言之,半夏乃一调和阴阳之要药,清代医学家邹润安先生在《本经疏证》中用长达4382字的文言对半夏一药做了精辟地阐释,用他的話说,就是其功“不容殚述”。《黄帝内经》所谓“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为不寐,饮以半夏汤,阴阳既通,其卧立至”,是将半夏用于交通阴阳之最早记载。邹润安说:“头为诸阳之会,阳为阴格则眩;咽喉为群阴之交,阴为阳搏则肿痛。肠鸣者,阳已降而不得入;气逆者,阳方升而不得降。汗出者,阳加于阴,阴不与阳和。凡此诸证,不必委琐求治,但使阴不拒阳,阳能入阴,阴阳既通,皆可立已。”这就是他认为半夏能治疗以上诸证的根本原理,即在于该药能交通阴阳,“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他说:“是故半夏非能散也,阴不格阳,阳和而气布矣;半夏非能降也,阳能入阴,阴和而饮不停矣。”所以,那种认为半夏能“散结消痞”“降逆止呕”的认识,还仅停留在表层,还未看到半夏有交通和调和阴阳的功效。其实,这才是它最值得看重和加以利用的。邹润安明确提出“半夏主和”这一论点。他是在对以“大、小”命名的12个方剂的阐释中提出来的。他先解释了大小青龙汤、大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大小承气汤、大小建中汤和大小半夏汤。何以分别以大、小命名的由来?即“夫青龙,兴云致雨者也;陷胸,摧坚搜伏者也;承气,以阴配阳者也;建中,砥柱流俗者也。是四方者,以功命名,则当大任者为大,当小任者为小。惟柴胡与半夏则以药命名。以药命名,则柴胡主疏,主疏则疏之大者为大,疏之小者为小;半夏主和,主和则和之大者为大,和之小者为小”。邹润安对于大小半夏汤的比较,从治证、病机,到半夏所发挥的作用,都作了深入地剖折。他说:“小半夏汤是耕耘顽矿而疏通之,使生气得裕;大半夏汤是沃泽不毛而肥饶之,使生气得钟。”因为两方证虽然俱病在胃,“第‘谷不得下之呕(按:指小半夏汤证),是胃逆有火,可见胃犹有权;至于‘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完谷不化(按:指大半夏汤证),胃几于无权矣。故小半夏汤劫散其火,胃中自安;大半夏汤则将转硗瘠为膏腴,用人参不足,又益以白蜜,即水亦须使轻扬泛滥,不欲其性急下趋,化半夏之辛燥为宛转滋浥之剂”。可见小半夏汤之用半夏,是取其辛燥劫散,而大半夏汤之用半夏,不是取其燥而是取其润(即滋浥),目的是要使整个方剂起到一个“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效果。如此,半夏既可燥又可润,邹润安以大小半夏汤为例作了生动地说明。另外,邹润安还认为:治疗腹胀满的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实为和中之剂,其著力处全在小半夏汤。半夏之用,神明变化极矣”。

中焦为阴阳交会之所,“中焦如沤”,司升清降浊之职,所谓脾升胃降也。虽然《本经》云半夏主“下气”,但下气并不等同于治呕,它还能治“心下坚、胸胀、咽肿、肠鸣”等。

邹润安认为:半夏主中焦气逆,不治诸气奔迫于肺,即“半夏下气之功,断在中而不在上”,“仅能使气不自中焦逆”,所以它与杏仁、五味子、射干、菖蒲等主上气、能使逆气自上焦而降者有别,不可混同。气逆也有虚、实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以姜、夏二味药组成的方剂,即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三者要区别运用的原因。

黄河文化,寓意着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蓠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这是清朝时,怀府河内县令范照黎写下的诗《怀药》。诗中描绘了古怀庆府家家户户种植山药、牛膝角、地黄、菊花四大怀药的景象。岸为黄河岸,古怀庆府即现在的焦作市辖区。怀药,可以说是黄河的馈赠。

怀庆府更早为怀川,夏朝时为覃怀地,万变不离“怀”。何也?“怀”的是黄河文明之故也。据考,怀庆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形成怀抱之势,由此得“怀”字。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黄河文明是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明,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化对周边以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辉煌灿烂、独放异彩。

黄河孕育出与尼罗河文明、西亚两河文明、恒河文明等一样璀璨夺目的文明。加拿大籍中国学者何炳棣在《东方的摇篮》中论证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乃是农业和文明发生的核心地区,是东方文明的摇篮。

黄河文明并不意味着“保守”,相反,是强调创新的文明。黄河文明的典籍《大学》,其中有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就像洗澡一样,一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自新。

《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九卦是“革卦”,经文曰:“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大意是说:革卦象征变革,在“巳日”(祭祀的日期)推行变革,上顺天命、下应人心,前景就亨通。革卦的《彖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1]

作为一种植根于黄河流域的地域性文化,黄河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文化交流,逐渐形成了著名的三大文化区:即黄河上游的河湟区、中游的中原区和下游的海岱区。

每一种文化体系,都会有其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如果说,长江流域的文化符号代表人物是老子的话,那么黄河流域的文化符号代表人物非孔子莫属。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她深深地影响着东亚并将走向世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亿万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圣河。

许多古老的文明都是从一条河流开始的。很多国家称它的文化,都以母亲河作为代称。比如印度恒河文化,埃及尼罗河文化。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和西亚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恒河文明一样齐名于世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

黄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黄河的雄浑气魄,让众多诗人为之动容,写下大量的诗词佳作,留给世人千古绝唱。从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温庭筠的“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驅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到李梦阳的“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柳中庸的“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元好问的“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再到李流芳的“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王维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宋琬的“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写黄河的壮美诗篇实在太多了。

且看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中的第一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了滔滔黄河的雄伟气势,突出了九曲黄河的特点。摊开一幅标准的中国地图,“黄河九曲十八弯”,呈巨大“几”字形。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刘禹锡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写出了黄河文化中那种“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

想当年,离开京城长安的李白,漫游中原山水之后,站在黄河岸边,不由想起“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于是,他的思绪飘向了苍茫辽远的天穹,写诗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被眼前的“黄河之水”奔腾冲泻之势,震撼了。他眼中的黄河水,是由远至近,从高到低,自九天之上飞泻而下,于是他将“黄河之水”形容为天上来。

“黄河之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是诗人的想象。在水利专家的眼中,黄河在空间上的曲线,是发源于青海,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份,最后注入渤海。用长度单位衡量,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可以沿着黄河直达天上的银河,我们一同到的家,拜访牛郎和织女。

牵牛织女,是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城,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河源头“见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刘禹锡采用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典故,想象着,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

《诗经》中的“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这句话描写的是黄河流水的声音。“洋洋”“活活”的流水声,在南北朝的诗人范云的《渡黄河》中,却成了忧患中的奋发图强。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大意是说:黄河水,迅猛而浑浊,其盛大的水势不可阻挡。渡河太危险、太困难,连桧楫使用起来都好像不能胜任,松舟也只是勉强胜载。庭户是空的,倒放着旧木头;田地荒芜了,还可以看到往日的田埂畦垄。周围也看不到行人,只有狐狸兔子出没。村庄完全破败了。面对社会凋残、生民涂炭,想问问河上公:这浊水何时澄清呢?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中“河上公”是个典故:葛洪《神仙传》谓河上公住在黄河之滨,能预卜未来。传说黄河千年一清,河清则天下太平。

作者范云是南北朝的诗人,《渡黄河》写出了旅途的感触,从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

黄河水“洋洋”“活活”的流水声,在清代诗人宋琬的《渡黄河》中则成了一个思想的载体。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宋琬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黄河而发穷愁孤愤之音。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所以李白感慨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诗的意思是说:“倒泻银河”这个神秘传说,有没有?不知道。我爱到黄河岸边,见到的黄河,非常险恶,一下子就能浊浪掀天。

“人间更有风涛险”,说黄河是畏途?错了。生命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友谊的小船,在惊涛骇浪面前,说翻就翻。其实,人世间的险恶更甚于黄河浊浪,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渡黄河的险恶程度,远远比不上现实社会中的所谓“江湖”。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在所有描写黄河的诗句中,我还是喜欢这句出自《诗经》的诗。《诗经》中常以水、天、山等自然物,作为神灵或万物之主宰,《诗经》把水、天、山等自然物主体化、拟人化。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物我不分、万物有灵的特点。正是先民这种特有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特有的图腾观念。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这句看上去非常平常的诗,却写出了黄河的原生形态以及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那是万物有灵的生命律动,正如《诗经》中的《桃夭》所写: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音坟)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音真)。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大意是说:你看那一树茂盛的桃花,开得多么鲜艳,桃花都在笑呢。那个桃花一样的女子要出嫁了,夫家“和顺”的日子像桃花一样红火。

你看那一树茂盛的桃花,结满肥又大的桃子。那个桃花一样的女子要出嫁了,夫家兴旺“和乐”。

你看那一树茂盛的桃花,枝繁叶茂。那个桃花一样的女子要出嫁了,夫家“和美”平安,美满的新生活等着她。

诗由桃花盛开的美丽比兴,联想到女子的“宜其室家”。古人对“室”和“家”是有区分的,男人娶了老婆,这叫做有室。女人嫁了、有老公了,这叫有家。一个女人如果总“剩”着,在家啃老,没嫁出去,这都叫无家可归。在周代礼制中,“室”和“家”是两个阶层:大夫才可以称“家”,士只能称“室”。

《桃夭》的影响很大,是《诗经》中的名篇。现在广为人知的成语“逃之夭夭”就是从“桃之夭夭”谐音而来。夭夭,什么意思呢?有的注家说是桃花含苞欲放的样子,有的则说是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论语》里讲到孔子在家是什么样子呢?这样形容他:“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让注家很为难,搞不清楚到底“夭夭如也”是个啥样子,总之,和美好有关,类似桃花在笑之类。中国文学里,桃花成为春天的象征,正是从《桃夭》这个文化母题来的。桃花园也成了美好世界的象征。文学作品中很多爱情故事,都跟桃花有关。唐朝诗人崔护那首妇孺皆知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估计也是受了《桃夭》的影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里的“华”,就是“花”。中华文明又被称为华夏文明。“华”与“花”同义。魏晋南北朝之前,只有“华”字,没有“花”字。人们讲“华”时,指的就是“花”。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

海内外有识之士,依据《诗经》中有关的诗篇来考察周初“周公摄政称王”“周公东征”“周公居东”几件大事,并把对《诗经》文化的研究作为认识汉文化源流的重要手段。花意象、水意象、鱼意象、马意象、采摘意象等,都带着《诗经》时代的印痕。《诗经》中许多用来起兴的事物都是原始先民的图腾,它们与先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比方说,赵缺就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认为《蒹葭》并非情诗[2]。文中说:今人多半将《诗经》中的《秦风·蒹葭》视作情诗,但《蒹葭》绝非情诗。

首先,从“所谓伊人”中的“所谓”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主人公)与“伊人”似乎未曾谋面。“谓”者,论人论事得其实也(《说文解字注》)。“所谓伊人”也就是“他人所说的那个人”,又或是“据说那个人……”。假如作者(主人公)是在寻访恋人,那他就应当说“所思之人”(我想念的人)、“予美之人”(我喜爱的人)。

其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与爱情并无关联。《诗经》中的比兴通常都与后文有着必然的联系。“蒹葭”指初生的芦荻,“白露为霜”指秋天已至,芦荻已老。除非《蒹葭》是在歌唱老人的黄昏恋,否则诗人就不应该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

再次,“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也不似情人之语。情人何在?与“顺流”“逆流”有何关系呢?

秦国位于西周故地,其境内主要河流便是渭水。“渭水”在《秦风》的其他篇目中也曾出现。《蒹葭》中“在水一方”的“水”,极有可能也指“渭水”。“渭水”之“一方”,恰是周文王见姜太公之处。秦国的统治者渴求贤才,而他(他们)最需要的人才,应是神机妙算、决胜千里的政治家、军事家。所以,我断定:《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应指姜太公式的高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蒹葭”是初生的芦荻,虽然青翠,却无用处。这芦荻惟有经历了风霜的考验,方能变得坚实中用。作者以此起兴,正是告诉读者:青年人膂力方刚,但欠缺经验,不堪大用。老年人历经挫折,才经验丰富,堪当重任。

《蒹葭》的作者也许是秦伯(或为秦穆公),也许是秦伯的代言人。将《蒹葭》解作秦伯求贤诗,将“伊人”释作姜太公(以及类似于姜太公的百里奚、蹇叔),应更加合乎情理,近乎原诗本义。

漫长的上古社会对今人而言是神秘陌生的,然而它却是图腾和图腾祭祀产生的直接背景。图腾和图腾崇拜又是图腾诗产生的根源所在。

探究《诗经》中虫意象所折射的先民的原始崇拜观念,具体表现为图腾崇拜观念、生殖崇拜观念。舜,本义就是花的图腾,“舜”字,本义一种花蕊突出、紧紧地贴在地面生长的植物。

鸟的图腾崇拜,在远古先民中分布很广,也是影响很大的一种文化现象,比如玄鸟、凤凰、鹤、鹰这几种图腾。在生成观念中的“意中之象”后,作者看似写鸟,实则喻人,或者用恶鸟来讽刺人,或者用德鸟来颂美人,或者用鸟的一些行为来隐喻人的一些行为。颂人主要以鹤、凤凰、雉和鹭为典型,刺人主要以鸱鸮、乌鸦、雀意象为典型。

芍药是我国栽种历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有4900年之久,其根、茎、叶、花皆可入药,具有镇经止痛、活血化瘀的疗效,自古就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从植物属性的角度来看,芍药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翠绿娇嫩,花色繁多且艳丽,花朵硕大,有清香,花期在暮春时节。

芍药在《诗经》中作为代表爱情的美好个体出现,寄予了美好的“意”。不由想起刘禹锡写的一首诗:“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酒喝得尽兴,花观得不畅。梦得(刘禹锡的字,叫梦得)71岁谢世,在唐代算高寿了,赏花遭花闭,扫兴了。有时候,坐公交,见到老年人比年轻人多。放眼周围,国泰民安人添寿,两代老人同堂的家庭比比皆是。想到自己也老了,是否也愁花有語、不为老人开?

想不到到了老年,那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梦,也会如此伤感。花本无语,肯为老人开,其实也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花就是花,只会为季节而开,不会为任何一个群体而开。这么一想,也能感觉到阵阵暖意在众人心头荡漾。

中国古典文学中,花卉意象品目众多,花文化更加博大精深。《全宋诗》中将芍药作为第一吟咏描写对象的有100多首。

华夏文明以农为本。大家知道,在粮食不满足需要的年代,有个“瓜果半年粮”的说法。植物开花之后,就距离结果不远了。对瓜之花的崇拜,其实是期待吃到瓜果,所以,《礼记》上说“天子树瓜华”。《诗经》中有“实发实秀,实坚实好”的说法,其中的“秀”就是指谷类植物的开花抽穗。崇拜“花”也就有了生物学的依据。古诗文中那些梅花、杏花、桃花、菊花、柳花、野菜花、苦菜花、茶花、梧桐花、王瓜花、小草花、野山花等花,都和节令有关。伏羲与女娲的母亲,传说名叫华胥,公认的华氏之祖。神话学家陆思贤认为:华胥义为光华而甜蜜的花朵,“伏羲一作宓牺,宓一音蜜,概有袭母名之意”。

尧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一名娥皇,一名女英。其中,“皇”字亦有花义。《尔雅·释言》:“华,皇也。”古人将初生的花蕊称为皇辜。舜时,以花为图腾的情形十分明确。

学者王增永在《华夏文化源流考》一书中指出:依据原始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世界上任何文明民族,都有一个以图腾为氏族标志、氏族称号的文化时代。华夏民族也不例外,华夏民族的祖先,就是一个以花为图腾的古老民族。“灼灼其华”也好,“皇皇者华”也好,这些带着万千气象美好词中,所谓的“华”都是“花”。

《诗经》是我国最早结集的一部诗歌总集。由于产生年代极为久远,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头脑中存在的一些复杂而神秘的观念,这些观念正是处于特定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原始宗教意识的残存。叶舒宪先生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一书中认为:《诗经》中大量出现的“采摘”母题是爱情咒。他引证其他民族的事例,认为在爱情巫術中用植物叶子洗濯身体,增加个人吸引力以使对方爱上自己的巫术行为,是《诗经》采摘母题产生的根源。

寻访《诗经》作品原生形态的途径之一就是追溯《诗经》作品的来源。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大致有三说:其中之一是民间采诗说,展示了民间歌谣产生的广阔背景。然而,民间采诗与《国风》出于民间说自清代起就不时受到质疑,比如说,朱东润专门写了《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一文。

朱东润的质疑,是否合理呢?据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宣传部萧甫春先生考证,《国风》是祭诗,并进一步论证出《国风》是祭社诗。《国风》正是诸侯祭社活动的祭诗,其中“国”指“国社”,“风”指“巫风”,即祭祀国社的巫歌。同时,还考证出《国风》的作者是“瞽”。瞽并不是什么盲乐师,瞽如同后来所谓的“白眼”,乃是“瞽工轻君”的代名词。

“瞽为诗”就像“史为书”一样,瞽是专业的诗人歌手。瞽是先秦时期的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他们才具备创作《国风》所应有的音乐上和“文学上必需之条件”。 《国风》既非出于民间,也不是“统治阶级之作品”,而是“瞽”创作的祭社诗。此说的确立,不仅表明了“郑声淫”的客观性,还说明了朱东润《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一文中的质疑的合理性和以“统治阶级之作品”来释疑的牵强性,更证明了朱光潜所说的原始诗歌“与神话和宗教相联系”的正确性。

《国风》是《诗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占《诗经》总数的一半以上。两千余年来对《国风》的解读是《诗经》解读中争议最大的部分。主要争议点在于《国风》中的诗歌是否涉及情欲以及如何看待这种情欲的表达。

汉儒以“美”“刺” 说诗,否定《国风》中情欲的存在。以朱熹(1130—1200)为代表的宋儒肯定了《国风》中情欲的存在。朱熹,字符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创立了丰富而新颖的诠释方法,纠正了《毛序》以政治教化为中心的解释方法的失误和偏颇,提出了“以诗说诗”的《诗经》诠释方法,由伦理教化升华到了情感与审美。而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现代解读派,虽肯定情欲的存在,却否定《诗经》与礼教的关系,企图跳出儒家语境而以纯文学和文化学的眼光来解读《诗经》。

对于处于图腾社会的先民来说,自然界的任何动物、任何植物以及其他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图腾。如《诗经》中所涉及的鱼类多隐含生殖崇拜的寓意,这便是人们顺势巫术心理下的产物。而《诗经》中的植物的采摘行为,则多体现了感染巫术的效能。

在原始思维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是神圣的,没有任何东西与宗教无关。因此所有较重大的活动都要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人们希望通过各种娱神、媚神的祭神仪式把自己同神灵联系起来,获得神赐的力量,并达到让神灵降福免灾的目的。没有办法,当时没有公共安全预警,我们的先民在灾难到来的时候,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只好求助神灵。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黄河的这种流水声,一如春天,生机勃勃,没有“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激荡。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出自《诗经》的《硕人》:

硕人其颀(音奇),衣锦褧(音炯)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音酋)蛴(音奇),齿如瓠(音胡)犀。螓(音秦)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音睡)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音坟)镳(音彪)镳。翟(音迪)茀(音弗)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音谷)濊(音货)濊,鳣(音沾)鲔(音尾)发发(音泼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音怯)。

大意是说:身材高大的美女,穿着锦绣衣服,外面罩着麻布衫。这高贵的美女是谁呢?她是齐侯(齐庄公)的女儿、卫侯(卫庄公)的老婆、太子的亲妹妹、邢侯(邢国王侯)的小姨子。谭公(谭国公卿)是她亲妹夫。

手指纤纤像嫩草一样柔软鲜嫩,皮肤像凝结的脂肪一般,白皙、晶莹又滑腻。脖子好像蝤蛴虫一样又白又长,牙齿像葫芦籽一样洁白整齐。长着蝉一样宽大方正的额头,蛾一样弯细的眉毛。笑起来两个小酒窝,一双大眼睛左顾右盼,炯炯有神,秋波流转。

身材高大的美女,在农郊停车休息。驾车的那四匹雄马骄傲而健壮,马勒上边缠绕着红绸布,迎风飘扬。美女善解人意,说大夫早点退朝吧,不要让卫国的国君太操劳。

茫茫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哗哗地奔流向北不复还。张开鱼网来捕鱼,诸多的鳇鱼鲟鱼摆动着鱼尾进了网。芦苇菼草长得挺拔又健壮,齐国姜家众多随嫁女子着盛装,跟随的众多庶士威武雄壮。

《诗经·卫风·硕人》是对新婚的齐国公主庄姜倩丽、灵秀和华贵的赞歌,它的主题主要有三种说法:怜悯说、劝谕说、赞美说。三种解读都把“庄姜”作为焦点。

送亲车马、随嫁人员与新娘庄姜一起构成了美好的婚姻,是周代礼乐文明的“归化”。卫国百姓咏唱《硕人》其实是歌咏合乎伦理、国家利益、婚姻理想的美好婚姻。

庄姜是春秋时代闻名遐迩的美女,《诗经·卫风·硕人》描写了她高贵的出身、绝代的美貌,以及出嫁时盛大的场景。庄姜的婚姻,虽门当户对、六礼皆备、陪嫁丰厚、侄娣如云且处处遵从时俗,却从未给她以真正的幸福。

《诗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民歌总集,距今虽已两千余年。它奠定了中华美学的底色和基调。

《硕人》中“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卫国公室的婚礼颂诗,从原始图腾与生殖崇拜的角度,颂美了人体的审美构建,但它颂美的不是庄姜本人的富贵与美丽,而是从原始图腾与生殖崇拜的角度,颂美了卫国族的兴盛和繁荣。

诗末“庶士有朅”体现了对“乐土”的追求,是展望也是祈愿,而不是对陪嫁随从的“人”的赞美。

庄姜婚嫁的场面很排場。四驾豪华马车,陪嫁的姑娘和护送的“小鲜肉”格外精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黄河之水浩荡荡,滔滔北流哗哗响。山河格外美,迎娶的媳妇更美。

庄姜作为卫庄公的妻子受到了冷落谗嫉,她是寂寞的,原因就是没有子嗣。借用张爱玲的一句话:“她的美没有给她闯祸,也没给她造福,空自美了许多年。”据《左传》记载:(庄姜)“美而无子。”

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卫国人同情她,不忍心看庄姜受此遭遇,于是写了这首赞美诗《硕人》。

“美而无子”说明求子而不得,陷入“求不可得”的纠结,这比爱情上的“求不可得”更悲惨。深受卫国人喜爱,却无奈结局凄凉。

《毛诗序》中说:“《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 《左传·隐公三年》的记载是:“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诗经》是周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内心咏叹和思考。《诗经》作品的原生形态集中表现在与乐一体的存在方式上。《诗》入乐的存在方式,决定了《诗经》文本是情绪化的艺术文本,诗的本义即其字面意义,诗的功能既有政治教化方面的、又有娱情审美方面的。

《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周代礼乐文明的一部可靠史料。周代文明是以“礼”为核心的,周礼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为在贵族阶级内部经常举行的一些礼典,如冠婚、郊祀、朝觐、锡命、聘问、乡射、丧葬、军旅、田狩等。《周礼·春官·大宗伯》将这些礼典划归为吉、凶、宾、军、嘉五礼。

汉代是训诂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产生了最有代表性的两部《诗经》训释著作——《毛诗故训传》(以下简称《毛传》)、《郑笺》。《毛传》,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传注体训诂专著。毛亨注解词语,也串讲文意,涉及到许多语法现象,反映出西汉初年人们的语法意识和语法观念。

涂石在《人民日报》撰文,谈朱熹怎样读书。引用如下: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3]以朱熹读《诗经》为例,开始读时,他就未知有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跳出《毛传》《郑笺》的传统《诗》学的窠臼,奉《毛诗》为圭臬。而等到他知之有疑,疑渐渐解,以至于融会贯通,都无所疑后,才感到是真正读懂了《诗》了。

《毛序》解诗的基本观点是“美刺说”,以为《诗》三百篇都有美刺的深意,后人更认为《郑风》与被称为“淫声”的郑声是两回事,应当在《诗》三百篇外别求郑声,借以维护孔子“思无邪”的千年诗教。朱熹断然认为《诗》中的《郑风》《卫风》就是郑卫之声,古时太师陈诗以观民风,采集里巷歌谣,是“不问其美恶而悉陈以观” “不嫌于庞杂”,这些民间土风本就没有什么美刺。自悟雅郑邪正之辨使朱熹彻底抛弃传统解《诗》的美刺说,而确立了自己经传相分、就经说经的解经原则。他的《诗》学思想经历了一个由主《毛序》作《诗集解》到黜《毛序》作《诗集传》的根本转变,从而建立了自己的解《诗》体系。

朱熹也是在熟读这些著作时,对“四书”学产生怀疑的,进而解疑,并在吸取融贯众家之说后建立“四书”经学体系的。他删改、重写《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是抛弃了历来的解经方法,而采取汉儒的训诂解经方法。朱熹的“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的治学精神,和他从无疑到有疑,到解疑,到无所疑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史载传《诗经》者原为鲁、齐、韩、毛四家,然鲁、齐、韩三家东汉以后渐亡佚,流传至今的仅《毛诗》一家。

东汉末年,郑玄以礼笺《诗》,其远源是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诗》学中的相关理论,其近源是《诗序》《毛传》、三家《诗》之以礼说《诗》。郑玄《毛诗笺》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十分丰富。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在《诗经》中可以找到各种文学形式的源头。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诗经·国风》里存在着大量关于爱情的诗篇,这些爱情诗里存在着“求不可得”的痛苦折磨。

“求不可得”,这种文学现象对后世诗歌产生很大影响,诗人喜欢选择“求女情节”这种通过“求”来表达作者追求理想的时代性。“求不可得”,其实是个体情绪的一个排泄阀,换句话说,是通过“意”与“象”的关系的演变,来记录这种认识的发展和精神的丰富。爱情诗表现出来的愿望并不在情欲本身,而是看中了情感的安慰作用,其实不过是作为其他情感的一种寄托或发泄方式。

以《诗经》来说,虽然收集了上千年的诗歌,但淘汰下来,不过305首,庄姜一人就占了五首,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她,以至于孔子上课也和学生讨论她。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有一次,子夏问孔子:老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立即顺着老师竖起的杆儿往上爬:“礼后乎?”礼也在仁义之后吧?孔子乐不可支:“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诗经》里的美女,如庄姜,可以说修长、高大、丰满、白皙。硕是什么意思?就是大的意思,郑玄是这么注的:“硕,大也。”高大的美女名叫庄姜,长得很魁梧。《诗经》中还有这么一句:“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说这个美女,长得高大且美好。

《诗经》的美学精神是:崇尚壮大美,体现了《诗经》中的生命文化。比如《卫风·硕人》中描写卫庄公夫人庄姜出嫁的排场及沿途的风景,用了6个摹形或摹声的叠词:“洋洋”“活活”“濊濊”“发发”“揭揭”“孽孽”,赞美兴旺和繁盛。再比如《周南·葛覃》用“萋萋”赞美叶子繁茂好看、“喈喈”赞美鸟鸣响亮动听,《鄘风·简兮》用“俣俣”赞美硕人壮美,《王风·大车》用“槛槛、哼哼”赞美车马盛美,《秦风·权舆》用“渠渠”赞美大屋壮美,《大雅·生民》用“旆旆、穟穟、幪幪、唪唪”赞美庄稼茂盛,《大雅·韩奕》用“奕奕、彭彭、锵锵、祈祈、訏訏、甫甫、噳噳”等词分别赞美山岭、车马、川泽、鲂鱮、麋鹿众盛、壮美。受原始文化影响,作者喜欢用这些叠字表现壮美大美。

一部《诗经》,如果说,《风》彰显出生命的力量,是人类的性欲原型,那么,《雅》则是在人类在生存本能外的自我价值,《颂》就是先民物质生存意识原型。

庄姜,她是齐国的公主,齐国国君是姜子牙的后代,姓姜,而美女的老公是卫庄公,因此大家称她为庄姜。

庄姜某年嫁到卫国去,卫国人民为庄姜的美丽倾倒。她给卫国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硕人其颀”,长得高大、修长。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高大、修长,意味着健康、吃得好。审美的第一标准是健康。你看,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女神雕像,个个高大丰腴、有着结实的臂膀、修长的双腿和一个圆润的小肚子。可见在人类的“先民”时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喜欢那种高大、丰硕型的美女。可以说,“美与善相统一”,这种审美观是相当健康的。先民受自然条件所限,寿命没有现在长,高大健硕的女人至少代表着健康、宜生养,所以,是“好”的,因此也是美的。

女人,长成“硕人”,圆润丰满的身体,就如灌满浆的稻谷,代表了一种生命力,在与天地斗、生存环境恶劣的岁月里,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人关于“美好”的想象呢?

“高个儿”的庄姜,是先秦高个子美女的代表人物。《诗经·国风·唐风》中的《椒聊》诗中,也提到一“高个儿”美女,“彼其之子,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且笃”。《诗经·国风·邶风》中《简兮》诗,说一女子在舞蹈表演时对领队舞师的感觉是:“硕人俣俣”,意思是舞师高大英武。高大,说明出身娇贵、吃得好、营养好;白皙,说明她不用去室外劳动,从不经风吹日晒,可以说,这是一种属于贵族的美,是一种贵族时尚。

商朝最后一位国君纣王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首先是他“硕大”,《荀子·非相篇》是这样描写的:“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

在《诗经》中,直接就把美人称作“硕人”。比如其中有一篇《卫风·硕人》,赞美一位卫国的贵妇有多么美丽,“硕人其颀,衣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这是一位又高大又肥胖的美女。

《诗经》中的另一篇《唐风·椒聊》里面,也有类似的“硕人”审美观,“彼其之子,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意思就是:这个美女,又肥又壮。后来人们干脆就用“硕人”来形容美女。所谓“硕人”者,有德之尊称也。在唐代,胖是健康,更是美。“穿越”到唐代,你根本不用担心“每逢佳节胖三斤”。“宁要瘦得精致,不要胖得雷同”,诸如此类的减肥广告,根本就没有市场。有一句调侃的话,对一个胖女人来说,即使认真看书都像在点菜,呵呵,这玩笑开大了。说白了,还是“硕人”歧视,想改变这个观点,还是“穿越”到《诗经》时代为好。

话说回来,《诗经》时代的“硕人”,也不是那种一身多余的脂肪,都说杨玉环胖,不过人家胖得恰如其分,“其俗喜丰艳,虽肥不伤肉”。《旧唐书》中记载了太平公主的长相,是这样说的:“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就是说,太平公主是那种“丰肌”“丰肉”的样子,不愧是公主,“富态”。“胖”“方面大耳”,在古代是贵族的标志,还意味着有德。《礼记·大学》中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东宫之妹”这4个字,明写庄姜夫人跟太子是一母所生,也就是王后所生,凸显她娇贵的身份。

《诗经·卫风·硕人》的前三段赞美庄姜之美,末尾点题却是落在她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中。喧闹的水声使她心烦意乱,她眼中的黄河之水,缓缓流,浇灌她早已干枯的爱情心田。

看到这里,有人说,明白了,在先秦时期,“硕人”就是美女的标准,这话,只说对一半。也就是说,在北方黄河文化中,是这样的,但在南方楚国人的眼中,并非如此。

先秦时期,在以楚国人为代表的南方人眼里,不是以“硕人其颀”为美,而是以“细腰”为美。“细腰”又叫“纤腰”“小腰”“柳腰”。据《韩非子·二柄》中记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意思是:楚王有“细腰”癖好,喜欢细腰之人,结果身边人为了取悦于他,饿着肚子减肥、瘦身。楚国上下皆以“细腰”为美,所以细腰又叫“楚腰”。《墨子·兼爱中》中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楚灵王的“细腰”癖好,弄得朝廷臣僚都饥瘦得面有黄黑之色,扶着墙才可以站起来。北宋词人晏几道《鹧鸪天》诗称:“楚女腰肢越女腮。”

古代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便是“柳腰”。

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轻如燕,成语“环肥燕瘦”中的“燕瘦”,说的便是赵飞燕。宋秦醇《赵飞燕别传》称:“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据《南史》,南朝梁名将羊侃的艺伎张净琬腰围只有一尺六寸,能站在人的手掌上跳舞。此舞叫“掌中舞”,据说是赵飞燕的原创舞蹈作品。

楚国人的审美标准不是以“硕人”为美,相反,是“女以弱为美”。这个审美标准,导致整个魏晋六朝时期都崇尚“仪静体闲,柔情绰态”。

《诗经·卫风·硕人》历来传诵众口,尤其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8个字,可以说是《诗经》中写女子写得最美的一篇,中国“美女”文学的源头大抵可以追溯到《诗经·卫风·硕人》。《诗经·卫风·硕人》确立了以“君子”和“淑女”为标志的审美标准。温瑞安的《温柔一刀》中,对女侠是这么描写的:“灯下的手,灯下的柔荑。”

《诗经·卫风·硕人》,这首婚恋诗,围绕多种表现手法共筑庄姜公主之美。

对庄姜容貌的传神描写,自古以来享有“美人图”的赞誉。作者从多个角度刻画庄姜公主之美和“美人图”背后蕴藏的悲凉。但《诗经·卫风·硕人》诗中几个名物的解释却是众说纷纭。诗中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在赞美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老婆庄姜夫人的美貌。先是说庄姜夫人身材如何如何娇媚,衣着如何如何华丽,出身如何如何高贵,总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位美女绝对让你神魂颠倒,因为她会“巧笑”,既妖又媚,美到近乎妖的程度了。《说文解字》云:“巧也。一曰女子笑貌。”巧是妖的古字,又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曰:“‘巧也者,俗作妖,《上林赋》‘妖冶娴都,李善引《字书》‘妖,巧也。”

接着,刨根问底一般,对这个“硕人之美”非常具体地描述,用了一连串比喻,说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那么,问题来了。“柔荑”是什么东西?就是初生的嫩茅草。“凝脂”呢,就是白色凝结的动物脂肪,比如猪油。“蝤蛴”又是啥呢?是乳白色的天牛幼虫。“瓠犀”呢,就是瓠子整齐洁白的籽儿。至于“螓首”,那是知了的头。“蛾眉”呢,是飞蛾的触须。这一连串比喻,就是中医中所说的取类比象。

“硕人”是齐国的公主。她的哥哥是齐国太子,她的姐姐妹妹也嫁得挺好,夫君分别是邢国和谭国的国君。她的牙齿,就像是瓠瓜的籽,方正而洁白,排列得整整齐齐,“齿如瓠犀”。

在审美艺术鉴赏中,“神”高于“形”,“动”优于“静”。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清代姚際恒《诗经通论》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说,顾盼生辉,美人的眼睛黑白分明,妩媚动人。倩,《毛传》:“好口辅也。”“口辅”指嘴角两边,就是说,嘴角两边非常好看,笑起来有小酒窝。盼,《毛传》:“黑白分”“动目也”, 指眼珠的流转。《论语·八佾》里引用了这句话,马融注:“盼,动目貌。”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活人们美的联想和想像,堪称中国版的“蒙娜丽莎”,给人的感觉就是:神美动人心。可以想象,那“永恒的微笑”,多么楚楚动人。那笑靥、那秋波,是怎样的千娇百媚,令人销魂摄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是搔首弄姿,而是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

清代孙联奎《诗品臆说》评论道:“‘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地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犹如亲其笑貌,此可谓离形得似者矣。似,神似,非形似也。”

《郑风·野有蔓草》里说:“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清扬,《毛传》:“眉目之间婉然美也。”也是写眉目清秀。“清扬”一词是当时常用语,在《鄘风·君子偕老》里面也出现过:“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齐风·猗嗟》专写眼睛的漂亮:“美目扬兮”“美目清兮”。

到了元代,王实甫在《西厢记》里,这样描写张生见到崔莺莺的样子:“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庄姜出身高贵。《诗经·卫风·硕人》的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她的服饰和妆束,长相如此地端庄,媚好,肌肤柔白,丰满,肥胖,高大,总之,齐国的公主庄姜是个“硕人”,丰乳肥臀。

姜是齐的国姓。“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这是讲国君夫人庄姜家庭背景的。那个年代,择偶很讲究这个。一说就是她是谁谁谁的孩子,谁谁的老婆等。比如,《召南·何彼襛矣》里还有类似的描写:“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你看,老婆是周王室的背景,是姬家人;老公则是齐国王侯的儿子,是姜家人。《诗经》时代的婚姻非常看重血统和出身,《陈风·衡门》里说:“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取妻,必宋之子?”姜是齐的国姓,子是宋的国姓。诗写得相当明白:男人找老婆,必然带着政治目的,一定要找齐国、宋国的公主?

在《诗经·卫风·硕人》里,姬家女儿嫁给齐家的儿子,不只是小姬和小齐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姬家和齐家的政治联姻。与其说是男女的两性结合,不如说是姬、姜两姓、两个家族的政治联盟。这两个家族从此结为“秦晋之好”。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来自春秋时代的故事,秦穆公为“和亲”,先后嫁5个女儿给晋国的公子。为什么要如此讨好晋国?因为晋是当初的强国。没有强大的外援,国将不过,更不用说保住君位了。

《左传》里记载,为了和晋国攀上亲,秦穆公嫁女儿给晋惠公。晋惠公的老爸晋献公年老时糊涂了,听信谗言,逼世子申生自杀。家族内讧导致晋国大乱,晋惠公逃到了秦国,后来,在自己老岳父秦穆公的帮助下,返回晋国当上了晋国国君。晋惠公做了国君后,并没有表现出对秦穆公的感恩,还派兵威胁秦国。

秦穆公没有能力和强大的晋国对抗,只能再嫁女儿“和亲”,又嫁第二个女儿给逃到秦国的晋怀公——晋惠公的儿子。等待时机成熟后,晋怀公偷偷从秦国溜回自己的国家——晋国,连自己的老婆都没带。秦穆公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听闻晋怀公的伯父即晋惠公的兄弟——公子晋重耳来到秦国,秦穆公又把第三个女儿“怀嬴”嫁给晋公子重耳。嬴是秦国的国姓,“怀”指的是晋怀公,说明什么?说明她曾经是晋怀公的女人。晋怀公不要她了,如今又嫁给我?晋公子重耳想到就烦,当然不高兴了。但晋公子重耳是个有大追求的人,为达目标,他选择忍辱负重,不拘小节。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得力相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

秦穆公就这么一直和晋国走“和亲”之路,先后嫁了5个女儿。而晋国在晋文公时代,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庶姜孽孽, 庶士有朅。”朱熹归纳为:“而夫人之来,仕女姣好,礼仪盛备如此,亦首章之意也。”在“硕人”的影响下,卫國一片生机盎然,就像黄河水浩浩汤汤。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给我的感觉就是鱼的自在。小窗莫听黄鹂语,踏破荆花满院飞。平生最爱鱼无舌,游遍江湖少是非。人身的气血要流通运动,就像黄河里的水,“洋洋”“活活”日夜奔流不息,如果停滞了,人身的血脉如何畅通?不畅通,水就会发臭、腐败,或者由于淤积而冲开河堤泛滥成灾。因此人不能贪图安逸。

时间的书页哗哗翻动,芦花飘满了天地,庸常的日子如黄河之水,“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没有止境地继续着。那个高个子美女庄姜,已经袅袅婷婷地站在了黄河旁,生命中的这场华美但悲哀的盛宴,悠悠千年。刹那间的光华,更像一场梦。至今,黄河岸边还残留着她的光影、她的笑靥。

记忆里的庄姜从来没有离开。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 主编.周易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8.

[2] 赵缺.《蒹葭》并非情诗[N].中华读书报,2013-05-29.

[3] 涂石.朱熹怎样读书[N].人民日报,2013-04-30.

猜你喜欢
半夏诗经黄河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古方常用之半夏,有哪些功效呢
半夏入药多炮制
黄河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巧用《诗经》解难题
渡过黄河看雕塑
《诗经》掇药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