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科技人才引进以及转化的可行性对策研究

2019-09-10 22:03:12李燕菲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

李燕菲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科技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核心力量,不仅是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而目前,我市科技人才依旧供不应求。因此,在我市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引进并留住科技人才成了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邢台市科技人才的引进及转化问题。首先,提出了邢台市科技人才引进以及转化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归纳和总结了科技人才引进及转化的有利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技人才引进及转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人才:人才引进及转化:可行性对策

本文对科技人才引进及转化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是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的最新成果以及省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路举措,立足我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借力推动邢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技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邢台市科技人才引進以及转化的目的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个城市要强起来,支柱产业至关重要,而支柱企业强起来要靠科技创新,而在科技创新中科技人才的作用是首要和关键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原经济区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给邢台市经济社会发展供了难得、宝贵的重大历史机遇。尤其,近年来邢台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科技人才的引进工作直接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有效落实邢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

邢台市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以落实《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为抓手,通过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产业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能有效助推邢台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邢台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比如交通方面:太行山高速邢台段、国道308线等普通干线路网的升级改造、邢台机场改造工程等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生态环保方面:大气污染攻坚行动、水环境治理、城镇管网建设等:产业方面:化解过剩产能、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推进、我市“4+2”新型产业体系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推动产品层次迈向中高端以及高端技术产业的培育壮大等;其他方面:科教文卫、公共服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提升和发展等。

以上这些方面的突破与发展无疑都需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保障和支持,这就要求我市要抢抓机遇、奋发作为,统筹安排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人才选拔、引进等发展改革工作方面视野更开阔一些,力度更大一些,动作更快一些,举措更可行一些,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决策咨询、产业发展规划、关键技术破解、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推动邢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二、科技人才引进以及转化的有利环境

科技人才引进与转化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外在的社会环境也是制约和影响科技人才成长及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这些有利因素的梳理和思考对于制订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及转化的相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前提

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办公场所、实验室、创新平台或基地水平、经费保障等硬件设施是保证科研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科研人员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着科技人才的引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能否长久地留住科技人才。

(二)宽松的科研环境是条件

尊重科技人才,鼓励科技创新的领导,足够科研人员自主支配的科研时问,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社会风尚等这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氛围能有效地激发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创造性思维和潜能,促进科技人才和团队聚集,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以及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公正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动力

评价机制的公正科学与否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关系着科技人才的成长质量和发展速度。采用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如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群众及社会满意度等等,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强大的团队依托是支撑

高效的科研团队是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的有力阶梯。团队可以实现科技人才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研究思路方面的优势互补,在团队中可以充分激发队员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及整个团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因此政府在科技人才的引进过程中除了要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专家、学者,更要重视对年轻的创新型创业团队的引进与培育。

(五)便捷高效的政策是保障

人才引进只是第一步,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后续服务和管理,从而长久地留住人才,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才是根本。而灵活的人才政策机制、优良的服务环境、稳定的生活保障这些灵活、宽松、便捷的体制机制都是确保科技人才能否扎根、科研成果能否持续产出的重要后盾和保障。

三、邢台市科技人才引进以及转化的可行性对策

(一)优化用人环境,完善工作机制

1.创建高效服务体系,加强服务保障

人才引进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与我们的用人环境和服务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强化产业技术大军培养工作、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搞好人才服务,打造优良的用人环境、营商环境与创新创业环境,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促进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向我市汇聚,提升整体吸引力和竞争新优势。

优化人才环境: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集成各项人才政策服务工作,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增加各类人才发展资金的额度,在政治待遇、工作保障、创新创业支持、生活服务(住房保障、职称评聘、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领域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发展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举措和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和园区建设工作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进省级技术中心建设、完善提升省级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加大创新平台资助力度,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平台、机会和条件,使创新基地和产业同区成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聚集地。

打造成果转化平台: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促进一批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

创新人才转化作用载体:完善与以科技专家服务基层行动为引领的科技人才使用机制,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和专家在基层一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产业咨询和产业诊断,实现科技人才的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人才库”“智囊团”作用。总之要做到用硬政策吸引人才、用软环境留住人才。

2.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保障

要破除束缚人才引进的思想观念以及阻碍科技人才流动及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瓶颈,以引才聚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构筑人才引进及转化绿色通道,激发人才活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如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管理方式,增强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在人才引进上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以及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通过挂职、兼职、技术合作等灵活方式,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引进国内外科技人才等,确保人才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政策保障更加有力,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解决制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做到深化简政放权,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潜能。

(二)抓好区域人才合作,实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

发挥区位优势,深度对接京津,实现借智发展、借力提升。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共享机制。在京津冀地区开展人才交流洽谈会,签订人才合作框架协议,研究建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长期合作机制,通过科技人才政策交流、科技人才信息互通等实现技术、科技人才等优质资源共享,提升京津冀区域科技人才资源的综合开发水平。

在招商引资中招才引智。通过打造项目对接平台,深化与京津冀地区在科技领域方面的合作,积极承接京津创新成果,以项目工程、成果转化带动人才流动,为我市吸纳各类科技人才。

搭建区域引才信息平台,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紧紧围绕各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市场主体的技术需求,整合各地人才需求数据库,对外发布高层次科技人才需求信息,加速供需双方结合,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提供项目、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为精准引才搭建对接平台。

(三)分类实施特色科技人才引进工程

围绕邢台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对科技人才实施“靶向引进”,分类选拔特色、专门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型产业方向,根据县域产业特点,如临西轴承、沙河玻璃、内丘白瓷、平乡自行车等加强各类特色科技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建设,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的特色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四)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增强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构。设立专门人才引进服务机构,制定目标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规划引导和政策保障,梳理任务清单,列出重点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压实工作责任,对人才引进工作实行专项考核,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提供对接服务,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

落实企业等机构的主体地位,发挥用人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以项目引才、以人才引才。加大对企业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视其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及成果产业化程度给予奖励,形成企业主动、民问促动、政府推动的合力。

(五)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进一步加大媒体宣传推介力度,借助“一报两台”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电视专题片、媒体专栏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我市的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及优惠政策,扩大我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力宣传各单位在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人才引进标杆单位:积极宣传我市引进的科技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先進事迹,加强对引进的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的宣传表彰,推介我市优秀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及人才引领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增强人才引进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我国成为创新型大国建设的今天,科技人才队伍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科技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人才生态环境,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以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不断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激励科技人才为邢台经济转型升级贡献聪明才智,提升邢台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邢台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
科学之友(2023年10期)2023-12-15 15:07:53
面向2035年中国科技人才集聚机制研究
科技与经济(2021年2期)2021-05-19 03:34:02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杭州(2020年24期)2021-01-11 02:34:36
评《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吸引力研究》(书评)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2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8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西藏科技(2016年10期)2016-09-26 09:01:49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2
济源市科技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