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进华 楚佳佳
摘 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体师生的不断努力创新当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果,而“心理育人”作为我国十大育人体系的一环,与其他的方面是紧密连接、环环相扣的。笔者从实践经验出发,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政相结合、与大数据相结合、与资助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具体分析该模式的必要性及实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三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前言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连续开展了30多年,我国逐渐探索出符合高校及大学生情况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当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果,守护了高校師生的心理健康防线。近年来,我国提出高校教育工作“全面育人”的总要求,指出从“网络育人、资助育人”等十大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其中,“心理育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个独立的孤岛,需要与其他方面紧密连接,多方配合,才能在整体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在此,笔者从实践经验出发,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政相结合、与大数据相结合、与资助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具体分析该模式的必要性及实施的有效方法。
二、从行动理念上,与思政相结合
1.结合的必要性
关于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之辩存在已久,由于研究者视角和立场的差异,有人主张思政为主心理为辅,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育的补充方式、有人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体系的独立性,二者互不包含。但其实,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的。
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构建,虽然身心都趋近成熟,但由于社会阅历欠缺、心理稳定性不足、自我认知不全面等问题,容易受周围环境和事件影响,产生身心不协调的情况,严重者甚至违法乱纪或出现心理疾病。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此出发,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方法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为国家、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所以,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重合性、教育过程方法的互补性,都决定了从行动理念上,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2.结合的有效方法
(1)工作队伍的结合。从历史发展看,我国高校均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思政组织管理体系,工作机制已趋近成熟、人员配置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对角色定位、工作内容、发展规划都清晰明确。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相对比较模糊,人员缺口较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工作的展开和效果。因此,两者工作队伍的结合是势在必行的。比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要对院系心理指导老师及思政辅导员给予全面的培训,传授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方式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认知。而院系心理指导老师及思政辅导员长期近距离接触学生,对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精准把握,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所不能及的,因此,双方团队要实现人员、信息、资源的互通,对开展工作有巨大的推动力。
(2)课程师资的结合。在高校,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两学科所开设的课程、运用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有各自的体系和特色。比如思政课程重视理论的传授,常以说教、案例的方式展开教学,而心理课程重视技巧的应用,活动、团辅的模式更为常见。因此两方在师资和课程上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比如思政课程加入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环节,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参与度;心理课程加入生动案例、反思总结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在课程师资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与思政相结合,找到学科契合点,发挥教育功效,构建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思想境界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从方式方法上,与大数据相结合
1.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用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学习新的趋势,“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词汇成为新兴技术的代表,为人们所熟悉。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对网络的接触也越来越深,运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趋势,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学校和学生能够使用新技术开展教学,提升技能、搜集信息、开阔眼界;另一方面,过度或不当使用网络、手机,也造成部分学生健康堪忧、学业下降、认知偏差甚至心理疾病。面对愈加复杂的工作形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必要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和便利性特征,更好的服务师生,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工作水平。
2.结合的有效方法
(1)创建电子心理档案。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为每个学生成立心理档案,记录测量数据及日常心理状态,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任务。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心理测评,自动归档,经过精确的数据统计,全方位测评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个性特点、职业规划和危机预警,为今后查询、统计提供方便和参考。
(2)构建网络心理服务平台。由于心理问题具有隐秘性,部分学生存在抵触情绪,在现实世界里不愿意接受心理疏导;一些学生又缺乏正确的心理健康常识,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心理学知识,难辨真假,因此构建线上的心理服务平台是非常可行的方法。学校可以通过网站、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各种心理问题案例,分享经典的心理学资源,成为第二课堂,随时随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开辟心理咨询和预约功能,利用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提高他们的安全感和接受度,增加主动求助率,拓展师生交流的新渠道。
(3)大数据追踪心理状态。通常学生在校生活学习会处于校园网络环境下,并经常使用“一卡通”,所以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心理状态追踪。比如提前设置敏感词汇“自杀”、“抑郁症”等关键词,利用大数据筛选、捕捉个别学生的网上搜索,再结合校园卡使用、图书借阅等行为学数据,分析行为及发生频率,推测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危机早发现、早预警、早疏导,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
四、从关注重点上,与资助相结合
1.结合的必要性
诸多研究数据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症状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自尊等因子高于常模。虽然并不因此能得出结论,认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大部分贫困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但是不能否认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心理消极暗示、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力量等原因,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应该与资助相结合,把部分受资助学生作为重点关注人群,帮助他们实现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
2.结合的有效方法
(1)弱化贫困观念,提升心理弹性。贫困生在情绪及认知方面,有脆弱敏感的一面,因此在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提升他们抗压抗挫、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加心理韧性;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工作方式,不能过分夸张、搞形式主义。一些不恰当的帮扶方式,反而会激化、加深矛盾。要保护学生隐私,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贫困生的心理困境。
(2)营造良好心理氛围,科学开展心理辅导。贫困学生常常出现人际关系敏感、高自卑、高自尊、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要打造积极的、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呵护他们的心灵。并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体系,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引导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组织实践活动、进行社团帮扶,在平等平和的氛圍中,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五、结语
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各方各面的支持配合。“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政相结合、与大数据相结合、与资助相结合,实现了心理健康与其他育人因素的协同联动,从行动理念、方式方法、关注重点三方面加以创新, 以有效的整合模式,明确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思维下的综合优势,为高校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提供一些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毛伟娜.协同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高校论坛,2019(35):12.
[2]古翠英,李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国际教育,2019(10):86-87.
[3]胡寒春,黄建榕.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共生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7(12):118-121.
[4]薛蓓,周延怀,樊姮毓.大数据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35-236.
[5]夏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线上线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39-40.
[6]周婷.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心理援助[J].现代经济信息,2018:354-357.
[7]蔡景雪.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1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