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红波
【摘要】目的:评价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中实施胺碘酮单独治疗,实验组中实施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机体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实验组治疗效果较好;实验组机体各项指标经治疗后变化显著,基本趋于正常水平。结论: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能提升治疗疗效,加速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胺碘酮;稳心颗粒;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1-0004-02
心力衰竭为心血管内科较为严重的疾病。其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慌,水肿等临床症状[1]。与此同时,还伴有一定程度的心律失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通常是采取利尿,强心类药物进行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往往证明患者已进入心脏疾病的终末端,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意义重大。此次研究中,我院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了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力在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所选患者均在本院确诊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均经本人同意签字,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有家族精神史患者,不愿配合此次研究患者。对照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51~79岁,平均(62.34±5.44)岁;实验组31例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52~78岁,平均(62.45±5.7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中实施胺碘酮单独治疗,选取胺碘酮(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872;规格:0.2g*24片)0.4~0.6g/d,3次/d,可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变化酌情加减量。
实验组中实施胺碘酮和穩心颗粒联合治疗,选取的胺碘酮生产厂家与服用剂量与对照组一致,选用稳心颗粒(生产企业: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26;规格:9g×9袋/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心电图检测结果正常,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心电图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心电图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无变化,症状未变化。
(2)观察患者机体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心率,QT期间,LVEF等三项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机体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实验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2]。此次研究中,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用到了胺碘酮和稳心颗粒治疗。胺碘酮为K+通道阻滞剂,能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与有效不应期,达到减慢患者房、室性心律传导的目的,作用于冠状平滑肌,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3]。虽治疗疗效较好,但易引发皮疹,脱发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稳心颗粒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党参,三七,黄精,三七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软化血管的作用,党参能补中益气,降血压,黄精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能有效保护患者心血管,且不良反应较小。因此,有人提出将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此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机体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实施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实验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证明联合用药确比单独用药治疗效果好。
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能提升治疗疗效,加速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墨茹.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15, 36(5):831-831.
[2]李亚楠, 谢力, 刘朋燕.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87):141-142.
[3]仁英, 路俊英.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4):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