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悄无声息地结束,离家返校。车窗外,妈妈在蒙蒙细雨中招手,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我也笑着道别,车子掉头后却不忍再回头。
恰巧翻到远在上海的朋友动态,“那句,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我算是明白了。”突然就一阵心酸,都一样。
离别越来越频繁,我们越来越矫情脆弱。悲欢离合,本是再常见不过。只是这一聚一散,总会引起人的神思。小时候觉得上了大学就能离家千里自由自在,却到真正到来的那一刻才发现那里是你没法摆脱的牵绊。
越长大,越恋家。因为你会慢慢地发现,家永远是最深情的眷恋。上了大学,每一次回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说上一次是狠狠的思念,那么这一次更多的也许是愧疚。这个寒假本来不算长,而假期又有百篇作文的重大写作任务在身,所以不用外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人待在房间里“潜心创作”。妈妈是极为体谅宝贝女的,连家务活也不用我多干,好让我安心写作。但对于我的作业也不敢多加打扰,只有时关切问上一句“文章写完没”。当然,每次我的回答都是否定加叹气,偶尔还愁眉苦脸,她便露出焦急神色,恨不得自己來分担女儿的忧虑。
我一向乖巧懂事,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我是她的大棉被”,可是这大棉被如今似乎徒有虚名,外出求学无法时刻陪伴,假期就算在家又因为各种不可抗力没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父母尽可能多地分担。年岁渐长,我会越来越频繁地去关注、去思考青年在外工作打拼与父母只得过年团聚一类事情,因为这可能不用过几年就会成为我需要真正实际面对的问题。
昨天刚到学校的时候,打开宿舍门,空荡荡只有我一个人。于是拼命地想找些从家里带来的食物慰藉自己。莫名地,无比想念家里的东西,也自然地外延到妈妈给买好的水果、面包和别的一些。并非贪恋东西的美味,单纯就渴望从食物里品出家的感觉。也就逐渐体会到,食物确实能够治愈人的,因为它承载着熟悉的爱的味道啊。
现在只要我回家,爸爸妈妈可能都是这样的想法:与其让我花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孝顺,他们更愿意让我把为期不长的假期用作休息和放松。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依然是备受宠爱的小朋友,但今晚在家庭群组里忘了聊到什么的时候,妈妈说了句,“女儿说得对。”后面还加了一个愉快的表情。那一瞬突然就觉得他们不再是我小时候的那样坚不可摧了,而是渐渐开始对我的情感依赖。大抵他们也不再年轻,不用很久也是时候角色颠倒过来了。
这两天假期临近结束,看到很多关于亲子之间在春节这个节点上的种种文章,也比以往有了更多的感触。尽管尚在上学的我远远没有在外工作打拼的群体那样一年只回一次家,如此艰难才换来短短七天陪伴家人,但我依然会难过,因为相比以前,如今陪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时间真的少了太多。翻着朋友圈,有不少人都说下学期要多回家,不禁生出一丝欣慰,原来为人子女的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情感。也许距离真的能让很多东西变得不一样,当你时刻拥有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很珍贵,一旦远离了,才会知道什么是你最想留住的幸运。
《欢乐颂》里有这么一句台词:“在这个世界上啊,除了父母之外,任何关系都需要费心经营。”我们似乎总是如此默契地,把和父母的关系排除在费心经营的列表之外。也许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和父母都还要谈“费心经营”,未免太奇怪,而且听上去就让人压力大。
可是,如果“费心经营”的标准只是心里记挂着爸妈,给他们打个电话唠嗑唠嗑,让他们知道即使不在身边你也很爱他们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羞于去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就像我自己,虽然现在的我也一直保持着小时候那样的称呼习惯,叫“爸爸”“妈咪”,有什么事儿也很乐意跟他们分享,也仍然会撒娇,但我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直截了当说上一句“我爱你”,要是写了一些与他们有关的亲情文章也会扭扭捏捏不太好意思给他们看。我在担心什么呢?担心父母发现我的小九九吗?可是这个小九九明明就是我越来越爱他们,文章里也都是对他们的万般柔情啊。
我想,除了中国人共有的内敛特性外,可能还因为我不太习惯看到父母因为我而感动的样子,我宁愿他们永远都是我小时候那样无比坚不可摧的高大形象,而不怎么愿意接受他们相对弱小的一面。说到底,是我不够成熟了。其实父母这个身份让他们不得不坚强,有些时候他们也是希望得到呵护吧。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依赖,但当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当有一天他们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依赖谁呢?自从上了大学,我能感觉到的最大变化是,我不再是那个时刻需要他们粘着他们的小女孩了,但他们却越来越需要女儿,也许是需要和他们聊天,也许是需要女儿的小肯定,又也许是单纯地需要陪伴。所以我才会雷打不动地每天给妈妈打电话,所以我才会在紧凑的短假期里,就算来回会花上一天的时间也执着地想要回家,所以我才会在家时推掉不必要的外出聚会去陪他们安安静静地散步。说实话我有点害怕等到以后我真正工作了、成家了,有些事情就更加身不由己。也许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但我努力地想要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他们,就像他们曾经对我那样,我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如何,你还有我。
如今,我越来越用心地思考着自己应该做一个怎样的女儿。我想作为子女,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也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龙应台有一句话,“所谓父子母女一场,不过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的另一端,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现在我想说,我们必须要追,大步去追,还要提前追。
只是这一次,不再是父母追我们,而是,我追你们。
作者简介
张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当代文学。